穿越大明,教个书怎么了? 连载

穿越大明,教个书怎么了?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反游猫 字数:9万字 标签:穿越大明,教个书怎么了?,反游猫 更新:2024-06-13 18:38:59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朱元璋为保大儿子朱标的平安,以及能够让朱标有一个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将朱标寄养在太平府富商陈迪家中。在陈迪家的私塾,朱标遇上了一位奇怪的年轻先生。这位年轻先生不讲四书五经,而是讲一些 ...

元朝至正年间,中原数省遭遇罕见水灾,饥荒频仍,瘟疫爆发,百姓流离失所,大量死亡。

大乱一触即发。

脱脱二次拜相,试图力挽狂澜,但他采取变钞和起用贾鲁治河两大政策,却为元朝掘好了坟墓。

时人讥曰:“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

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刘福通聚众三千人在白鹿庄起义,率先反抗元朝。

从此,拉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中原大地,一时间群雄逐鹿。

而在这期间,一颗新星冉冉而起,正是朱元璋。

朱元璋穷苦出身,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于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霸主。

元至正十五年,也正是龙凤元年,这一年的九月初五,义军将领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的时候,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

此时已是朱元璋结婚的第四个年头了。

作为长子,朱标的出生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得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太平府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兴奋之余,朱元璋也对儿子抱以极大的希望,而儿子的降生,也给了他带来了更大的动力。

接下来,朱元璋果真气运当头,一路披荆斩棘。

至正二十六年。

经过连番恶战,朱元璋终于在鄱阳湖大败了劲敌陈友谅,并收编了陈友谅的军队,随后,如日中天的朱元璋又发布檄文讨伐平江城吴王张士诚。

巧的是,朱元璋也是吴王。

元末农民起义最后的两大军阀之争,也是吴王之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在这战乱期间,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不大不小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一次机缘巧合下,有云游相师给朱标看相,大惊曰:此子生性聪慧,贵不可言,但却不知为何近日有星光坠落,扰乱天机,窥不见未来,为避免天妒英才,需遮掩天机,至束发之年方可回归。

朱元璋将信将疑。

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好处。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朱标的安全,免得被有心之人惦记,又可以给朱标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所以朱元璋便将朱标一直寄养在太平府富商陈迪的家中,化名陈标……

……

太平府,陈迪家中,陈家家塾。

“来抓我呀!”

“哈哈,抓不到我,抓不到我……”

“……”

陈迪家的几个孩子你追我赶,嬉笑玩闹。

而在一旁的景象却完全不一样,一个面容清秀,十来岁的孩子,正安静的看着书,仿佛热闹是他们的,与我无关。

这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寄养在陈迪家的朱标。

这时,一位青衫布衣的青年走了进来,走到屋前挂着的一块铁片前,拿起棍子在铁片上用力敲了敲。

铛铛铛!

还在玩闹的孩子们,听到响声,连忙呼啦啦的回到学堂里的座位上坐好。

朱标更是正襟危坐,小小的脸蛋上写满了期待,他很喜欢听这位叫做杨炎的杨先生讲课。

因为这个杨先生很特别,和其他先生不一样。

他不讲什么枯燥乏味的四书五经,而是讲一些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奇而又好玩的知识。

所以不仅是他,其他孩子也都喜欢上杨先生的课。

“好了,开始上课!”

杨炎往讲台上一站,环视一周,道:“上次给你们留的课业回去都好好思考了吗?”

“思考了!”

孩子们稀稀拉拉的回道。

“坛经有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你们说说看,他们三人谁说得对?”

杨炎的话音落下,扫了一眼下面的孩子们,只见几个孩子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怕被点到名的样子,唯独朱标,小脸上写着期待。

“陈标,你来说一说。”

听到杨炎的点名,朱标应声站了起来,认真回道:“学生觉得,慧能法师说的是对的,因为人是活的,唯有心动才可以感觉到风在动,帆在动。”

杨炎听罢,却是微微摇头。

“慧能不对?”

“难道是其他两僧是对的?”

朱标怔住了,而其他孩子则是议论纷纷。

“他们都没错!”

杨炎道:“只能说,他们都是片面的!”

???

都没错?又都是片面的?

朱标和孩子们被杨炎的话说得一愣一愣的,就连那几个平时贪玩的孩子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只听杨炎继续道:“一僧曰幡动,幡确实在动,他错了吗?他没错!一僧曰风动,风也确实在动,他错了吗?他也没错!”

“风吹幡动,大家都能看得见,难道慧能看不见吗?”

“并不是!慧能当然也看到了风吹幡动,难道他的心不动,风幡就不动吗?也不是!慧能的意思是,风依旧在动,幡也依旧在动,只是我不去理会他们罢了!”

“这是一种佛理!”

“从佛理的角度来讲,他这句话无可厚非,所以,他也没错!”

听了杨炎的分析,孩子们纷纷点头。

“但是!”

杨炎话锋一转,道:“从认识这个世界的角度来说,他们三个人都片面了,都是想以自己的认知和意识去概括这一切!”

“风动和幡动,这个现象真实的存在这里,不论是看到了风动,还是看到了幡动,亦或是看到了心动,那都是我们人的意识,而风吹幡动这个现象并不会受到我们人意识想法的影响,它就真实的存在那里,按照着自己的规则在动。”

“风吹幡动,人因此而心动!”

“风,幡,人心,他们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他们都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中,说他们静止,或者单独说他们其中一者或者两者在动,那都是片面的!”

其他孩子们听得有些茫然,而朱标却是听得目光湛湛,止不住点头。

杨炎继续道:“事实上,世界万物,不仅仅是互相联系,而且还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当中。”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绝对?也许有同学会说,你看我现在坐着的桌椅就不会动啊!”

“实则不然,你们想想,你们现在所坐着的桌椅是不是都处于一天天的老化当中?所以,它们是不是也时时刻刻处于变化当中呢?只不过变化的幅度小,我们感受不到而已。”

这话倒是让孩子们纷纷点头。

杨炎继续道:“我,你们,还有我们能感知到的所有东西,甚至我们感知不到的东西,大到茫茫宇宙,小到颗粒尘埃,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当中,或肉眼可见的运动,或经年累月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没有脱离运动的事物。”

这句话,孩子们听得多少还是有些茫然,但小朱标却听得津津有味。

杨炎很喜欢陈标这个学生。

不为别的,就因为陈标这个学生聪慧,总是能够去接受和理解他说的一些东西。

杨炎道:“所以,今天这一课,我们就来讲一讲,我们所在的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去认识这个世界。”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