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新的一课53(1 / 2)

城北废弃砖厂的事,朱标回到宫中便找了朱元璋。

朱元璋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而且他也坚决不要杨炎的钱,赏赐就是赏赐,还给钱那就是看不起他朱元璋。

朱标无奈,只好将朱元璋的意思转达给杨炎。

杨炎也没有再纠结。

“要不这样,整件事情我都只是动动嘴皮子,一直是你从中牵线搭桥,也不能埋没了你的功劳,这个厂子就当是你出场地我出钱,我们一起合作,如何?”

朱标只当是杨炎不想埋没自己的功劳,便将赏赐和他一起分了,所以没有多想便答应了下来,而且他也想要看一看,杨炎要这个废弃的砖厂究竟做什么。

而杨炎想的可不是这个。

他这么做,无他,只是想将太子绑在自己的船上。

至于钱。

杨炎靠香水已经财富自由了,做这些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要给大明带来一些新气象,当然他还有更大的谋划……

……

接下来的时间,杨炎在忙自己的事,而朱标也在忙自己的事。

对于朱标而言,首要的是事情,就是大明的首届恩科,这是举国都在关注的大事,容不得半点差池。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大明朝的首届恩科如期进行。

本场恩科,由大儒宋濂做主考官。

宋濂是元末明初有名的儒学大师,自幼聪慧,有神童美誉,他早年闻名天下却隐避归山终不仕元,人到中年应朱元璋所邀出山辅佐大明,被尊为“五经”之师,为太子朱标讲经。

宋濂德高望重,做大明首场恩科的主考官,显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此刻,考场之内,一片静悄悄,只有考生偶尔翻转试卷的沙沙声,还有考官尽量放轻的脚步声。

一个个隔间里,考生们正聚精会神,奋笔疾书。

考场外,宋濂和太子朱标一起,缓步巡视。

朱标看着考场内紧张进行着的考试,那种挥毫泼墨,知识的比拼让他竟有几分热血上涌,不由得感慨道:“先生,不瞒你说,我恨不得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和他们好生比试一下!”

宋濂笑道:“殿下能有这副心思,足见圣主情怀,垂爱天下学子啊!”说着,话锋一转,道:“不过老臣倒是不希望,殿下参与到他们中间去啊!”

朱标不解,问:“为何?”

宋濂笑道:“如果殿下参加,那定然是鹤立鸡群,但请殿下想想,学子们寒窗苦读,千里迢迢来此是为了博取功名的,可还没考,状元郎就已经被殿下收入囊中了!你说他们愿意吗?”

朱标谦虚道:“那倒也未必!”

宋濂摇了摇头,认真的道:“殿下过谦了,别的不说,就说殿下前些日子前去赈灾的手段,即便是放在历史上,都是让人惊叹的,足以留名史册,殿下如此才学,就是朝廷这么多的经年老臣都不能及,又岂是寻常学子所能及?”

朱标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清楚得很,宋濂现在看起来是在夸他,实则是在夸杨炎。

如果杨炎也来参与考试,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以杨炎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思维和眼光,对于本届恩科策问的题目“安国全军之道”,应该会有别样的见解,甚至有可能惊世骇俗。

朱标很好奇,杨炎究竟会怎么应付这个题目。

只可惜杨炎不肯来。

想到杨炎,朱标便又想起了杨炎前段时间说跟他合作开厂的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