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王朝气运真的被杨炎推演出来了?(1 / 2)

“张三是王朝治下的一位普通百姓,他淳朴善良,勤劳节俭,靠着努力耕作祖上传来来的一亩三分地,勉强养活着一家老小。”

“生活虽然贫困,但也平安喜乐。”

“但是有一天,大灾来临了,张三家的地收成大打折扣,原本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就已经捉襟见肘,这个时候更是青黄不接了,张三一家子很快陷入饥饿的境地。”

“而隔壁地主周扒皮家不一样,因为家底雄厚,所以即使是地里的粮食减产了,但养活他们一家完全没有问题,而且不仅如此,他们还有不少的银子,可以从未受灾的地区购买粮食。”

“张三一家很快撑不住了,老人小孩饿得两眼发昏,就是大人也是饥肠辘辘,现在摆在张三一家子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逃外未受灾的外省,成为流民乞丐,另外一条路,就是向周扒皮家借钱借粮。”

“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也没有人愿意去做流民乞丐,所以张三最终选择了向周扒皮家借钱借粮。”

“但是,想要借钱可是有代价的,周扒皮要的利息很高,但张三还是不得不借。”

“因为不借,他们一家子就要饿死。”

“借到了钱和粮,张三一家子总算顺利度过了灾年,但是,灾年过后的另一个噩梦才刚刚开始。”

“周扒皮带人找上门来要债了。”

“可是刚刚度过灾年的张三,早就已经一贫如洗,哪里还有钱还债?但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无可奈何之下,张三只能将家里仅有的一亩三分地抵押跟了地主。”

“从此以后,张三一家彻底失去了土地。”

“可是一家子还要吃饭啊,为了生存下去,张三一家只能租周扒皮的地来劳作,为周扒皮打工,彻底成为了依附地主周扒皮的佃农,任由周扒皮剥削。”

“而周扒皮呢?他仅仅是在灾年的时候,用一点点投资,就可以在灾年过后兼并了张三家的土地,他的土地再一次增加了,每年收入的粮食也跟多了。”

“张三一家子的遭遇,就是土地兼并的一个简要过程。”

通过杨炎讲述张三的故事,小朱标和同学们彻底搞懂了土地兼并的过程,都是深以为然的点头。

然而,坐在后排角落里的朱元璋,却是早就已经眼眶通红,差点止不住泪崩。

这哪是什么张三一家子的故事啊?

这分明就是他老朱家一家子的故事啊!

深埋在心底的一幕幕,在这一刻不受控制的涌上心头。

当年他们老朱家就是这样子,成为了没有田地的佃农,一家子都给地主刘德家打工,而他从小小年纪开始,就给刘德家放牛。

一家人虽然贫苦,但父慈子孝,勉强过得去。

但后来天灾来了,黄河泛滥,河堤垮塌,沿河数省几十万人都沦为了灾民,他们老朱家也不例外。

但是这个时候,老朱家已经没有田地去抵押了,只能活生生的饿死。

活生生的饿死啊!

老朱家一家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从来没有害过人,也没有欺负过人,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

朱重八哭都没地方哭。

眼睁睁的看着最亲近的家人一个个活生生饿死,而自己却又无能为力,天底下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朱元璋至今不能也不敢忘却那种痛苦。

最让他绝望的是,父母死了以后,他竟然找不到哪怕一小块地方,来让他们入土为安。

那时候的朱重八才十几岁,他没有任何办法,就只能和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然后用门板抬着双亲的尸体到处走,希望能找个地方让亲人入土为安。

但是,天下这么大,目之所及都是土地,但却没有一小块是属于他们的。

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最后饿死了,竟然连安葬之地都没有,而地主家从来都没有在土地上劳作,却可以丰衣足食。

为什么?

那时候的朱重八不明白。

后来的朱元璋四处奔波,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今天,也没有再去想这个问题。

直到现在,杨炎再一次提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