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个教书先生而已,能有什么坏心思?(1 / 2)

杨炎顺利的成为了陈迪家的先生。

他并没有着急着向小朱标和同学们传授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而是先给孩子们讲一些新奇有趣的知识,让孩子们先接受他这个先生。

杨炎给小朱标他们上的第一节社会科学理论课,也是掐好时间点的,当时他已经发现有人在窗外探头探脑的偷听。

不是别人,正是时不时来探望小朱标的朱元璋,还有一位老者。

杨炎故意装作没有看到他们,继续讲自己的课。

果不其然。

朱元璋被他的课吸引住了,又来了第二次,而这一次还多带了一个人。

猎物上钩,这一次杨炎也是精心准备,带着同学们出去上实践课,与朱元璋三人相撞上,顺理成章的带着三人一起去上实践课,用不经意间的话语刺激他们一起乘天灯登上天空,并将天灯的原理告知他们,目的也是助朱元璋攻破平江城。

杨炎唯一失算的是,他没有想到古代人们的脑洞这么大,竟然把他们当成了神仙,制造出了极其有利朱元璋的舆论,这更是助力朱元璋一举攻破平江城。

后来每一次讲社会科学的课,杨炎几乎都是掐着朱元璋来听课的点,其他时间,就教授同学们其他的或者传统的文化知识。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隔三差五前来,但是却能基本上将整套理论都能听下来的原因。

所以这一切,看似机缘巧合,但实际上都是杨炎的有意安排。

当然,杨炎并没有寄期望于讲讲课就能改变什么,但是他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思想启蒙。

思想是指导人们行动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君主和储君而言,他们的思想,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走向。

当然,杨炎并没有天真的以为,讲讲课就能改变他们的思想,特别是对于朱元璋,他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

但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杨炎现在做的,就是在他们的思想上,点上一星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完成了前面最为关键的这一步,接下来杨炎要做的,就是让这点点星火,慢慢的酝酿,慢慢的燃烧起来,燃烧得越来越旺,越来越广,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既然这里的一切已经完成,朱元璋和朱标也即将返回金陵,杨炎也是时候离开了。

扬言当然不会跟着他们一起回金陵,也不会暴露已经将他们认出来的事实,也不想让他们自己把身份爆出来,那样的话,说话形式就会有诸多顾虑了。

就让点燃的那点星星之火慢慢烧一会吧。

杨炎并没有骗朱标,他确实是要去游历天下,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怎么能不去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呢……

……

另外一边。

朱元璋看着上午还兴冲冲想要回金陵的朱标,此时却是一脸低落的沉默不语,不由得疑惑问道:“标儿,怎么了?”

朱标回道:“先生他……他不肯跟我们一起回金陵。”

“不肯?”

朱元璋眉头一皱:“为什么?他一个教书先生,跟咱回金陵还亏待他了?”

朱标回道:“先生说,他想去游历一番。”

“不行!”

朱元璋突然喝道:“他一定要跟我们回去!”

小朱标吓了一跳,他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突然这么激动。

“毛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