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超乎想象的力量57(1 / 2)

“这是剩余价值!”朱标惊讶的回答。

杨炎对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人的回答都给予了肯定:“不错,这是一百文钱,也是剩余价值。”

“你们看现在这些在给我干活的工人,表面上我是请他们来干活织布,他们也获得了相应的一天一百文钱的酬劳,这个酬劳甚至比市面上的酬劳还要高,双方你情我愿,看起来也很公平,对吗?”

朱元璋三人点头。

我出钱,你出卖劳动力,确实看起来挺公平的。

杨炎继续道:“但本质上,这些工人他们每一个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布匹价值是三百二十文,刨去原材料成本,仍旧超出来的这一百文钱,就是他们劳动的剩余价值。”

“而这个价值被我通过用资本购买的手段占有了,实际上在这过程中,我已经无形的占有了他们的剩余价值,你们可以说这是我出资建厂产生的利润,但归根结底,这是工人们的剩余价值,所以,这个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过程相较于地主赤裸裸剥削农民而言要更加的隐蔽。”

听罢,朱元璋朱标刘基无不莫名震撼,且又豁然开朗。

三年前,杨炎在太平府私塾里教的那些学问,他们当时有些难以理解,而且也将信将疑,毕竟那都是空谈和推演,但是现在,杨炎却用近在眼前的实际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原来购买劳动力是这个意思,原来剩余价值是这个意思,原来资本家剥削打工人是通过了这样的手段……

三年前一知半解的知识点,在这一刻终于融会贯通。

别说他们了,就连一旁不想听也不爱学习的毛骧,也都似乎有点听进去了,只是不知道他到底听没听懂。

几人说着话,已经回到了原来那个独立的茶房。

杨炎一边泡茶,一边道:“接下来,我再给你们讲一讲,资本是如何累积的!”

朱元璋三人在杨炎面前正襟危坐,认真听讲,就像是三个听课的学生一般。

一切都仿佛回到了三年前在太平府听课的那个夏天。

杨炎喝了一口茶水,润了一下喉咙,道:“就以我这一次开织布厂为例,刚刚说了,我现在一台机器一天收益在一百文上下,就按一百文钱算,而我现在有一百台这样的机器。”

“这也就是说,我一天到晚在这里喝茶,跟你们聊天,或者啥也不干,一百台机器就能给我创造一万文的收益,折合银子便是十两。”

“一天十两,一个月便是三百两,一年十二个月我就能收入三千六百两银子,再刨去税收管理等七七八八费用,我一年至少净入三千两!”

闻言,朱元璋朱标和刘基都张大了嘴巴,下巴都差点掉到了地上。

三千两银子,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现在市面上的工价来算,帮服装店绣花当小工一天工资大概在30文;有技术的裁缝一天工资80文左右;卖劳动力的轿夫、搬运工一天工资大概60文;在街道打扫卫生的一天工资20文。

平均算下来,整个大明的以替人干活谋生的阶层日工资大概平均是在50文,一年算下来也就是18250文,这还是算上每日都有活干的情况下。

换算成白银,大明的工薪阶层一年的收入不到二十两银子。

三千两银子,大明的打工人就不吃不喝不花,想要赚到这么多因子,那也需要一百多年。

也就是说,普通人一辈子赚都赚不到的钱,杨炎一年就赚到了!

这是跟普通人比,杨炎当然不是普通人。

可是……

就算拿朝廷的一品大员来比较,他们一年到头的俸禄折合起来也就一百八十两银子。

当然,这个俸禄比普通百姓而言,已经算是很高很高的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