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富强他奶奶个锤子!68(1 / 2)

回到宫中,朱元璋依旧还处于兴奋当中。

杨炎说的法子甚合他的心意。

朱元璋虽出身行伍,但是他明白,武力可用来夺取政权,却不能用以安邦治国,他的部下大多不识字,也办不了公文,更不能作高级执政官员。所以战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就勤于学问,多方罗致文人。

但是你说他喜欢文人吧他绝对不喜欢,只是治国理政离不开他们。

朱元璋是底层的农民出身,小时候连书都没得读过,如果说考四书五经,他铁定考不过那些文人,但是说到农耕知识,放牛的注意事项,他可不见得比朝堂上那些学富五车的大臣们差,甚至可以说是碾压。

但是他可以做到皇上,而那些学富五车的大臣只能做他的大臣,所以,诗词文章不见得是考核一个人才的唯一标准。

甚至在他看来,拥有丰富的生活生产知识,可不见得比学富五车差。

而且有标准答案的考试,更是合他的心意。

文人相轻,历来都是文绉绉的学士们喜欢干的事情。

而且以文章评判,考官可以主观升降,极易徇私舞弊。

现在有了标准答案,大家也就不用争了,也不用再提出异议,搞得像现在这样,满朝文武都在奉天殿阅卷,而且还要写批注。

朱元璋乐呵呵的回到武英殿,却见马皇后坐在了他的位置上,身旁站着侍奉徐妙云。

“妹子,你坐咱的位置干啥?怎么,想篡位呀?”朱元璋佯装动怒道。

马皇后笑道:“还给你,坐吧,我来帮你松松肩。”

朱元璋乐呵呵的坐回自己的位子,享受着马皇后给他揉肩。

马皇后一边揉肩一边道:“重八,我有事想找你商议一下。”

“哦?”

朱元璋露出好奇的神色:“咱正好有话也想跟你说说。”

马皇后:“你先说。”

朱元璋:“你先说。”

“好。”

马皇后也不磨叽,道:“本次朝廷取仕风波,我和妙云也商议了一下,重八,你看这样如何……”

马皇后将她和徐妙云商议的法子娓娓道来。

听罢,朱元璋露出惊叹的目光:

“妹子,你怎么这么厉害呢,比满朝文武还厉害,整个朝堂都束手无策,咱妹子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分南北榜取仕,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如果没有杨炎的分析,朱元璋兴许就采取这个法子了。

他和太子也是在杨炎的引导下想到这个法子,没想到马皇后竟也想到了这个法子。

马皇后笑道:“重八,怎么照你意思女人就该比你们男人差?我也读书啊,我不像你,你是喜欢听别人给你说古论今,我呢,我是自己博览古今,所以我怎么就不能厉害了?”

“再说了,你真以为整个朝堂都没人想到吗?只是他们暂时还不敢说,毕竟分开南北取仕,那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他们能不好好斟酌,能不谨慎吗?”

“嗯。”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随后眼珠子一转,道:“妹子,那你来听听咱的法子怎么样?”

“你的法子?”

马皇后一怔。

朱元璋笑道:“咱的法子是这样的,也是增加一场大考,不过不是分南北,而是分考试内容……”

朱元璋将杨炎的话几乎照搬了过来,马皇后和她身后的徐妙云早已经是目瞪口呆。

好新奇的法子。

朱元璋看着呆住的马皇后,有几分得意的道:“咱这法子怎么样?”

马皇后反问道:“这是你的法子?”

朱元璋笑而不语。

马皇后突然恍然道:“这是标儿先生的法子?你和标儿出宫,就是去找那个杨先生了?”

朱元璋啧了一声:“你说咋什么都瞒不住你呢?你让咱装一会不行啊?”

马皇后忍不住嗔了朱元璋一眼。

“这个杨先生还真是个奇才呀,哎重八,你下次出宫去找他,带我一起去,我也想见见他。”

马皇后已经听了很多次杨炎的名字了,可是还从未见过杨炎,她也很好奇杨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说你见他干啥?”

“咱标儿的先生,我怎么就不能见一下了?怎么,吃醋了?”

“呵呵,我吃的哪门子醋呀,真是的……”

皇上皇后在打情骂俏,徐妙云感觉自己应该找个地缝钻进去。

其实刚刚徐妙云也想说,要不带我一起?可是话到嘴边,急忙咽了回去……

……

翌日,奉天殿。

当朱标将增加一场大考,以及这场大考的考试方式说出来的时候,整个朝堂瞠目结舌,鸦雀无声。

在场的都是昨天刚刚阅完卷的三品以上大臣,歇了一晚上后,这才刚刚缓过来了。

可现在,刚刚缓过来的他们,又被太子的话给惊到了。

好大胆的法子!

不仅要史无前例的增加一场大考,而且这场大考的方式更是闻所未闻。

众大臣表情各异,有惊愕,有傻眼,有思考……

短暂的安静之后,是议论纷纷。

大家都是经年老臣,自然理解太子的意思和意图。

经过一开始的震惊之后,细细一想,便能够发现,此法虽然新奇,但却非常的有效,而且似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非要说有毛病,那便是太大胆了,竟然完全跳脱了传统的文化。

这一次,又是孔孟的忠实拥趸钱唐第一个站了出来。

“臣斗胆请问,殿下认为农桑知识,还有什么母猪的产后护理,这是读书人该做的事情吗?这是读书人该去学习的知识吗?用这个来考核读书人,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钱唐直言直语,朱标也不恼,依旧儒雅的道:

“那我请问钱老,朝廷录取进士所谓何用?是不是为国为民效力?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作为朝廷的官员亦或是地方的父母官,如果他连最基础的民生知识都不懂,他如何敢言爱民如子?又如何做好民生工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