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你们三个是?(1 / 2)

“铛铛铛!”

太平府陈家私塾,上课的钟声敲起,孩子们连忙结束玩闹,进入学堂中坐好。

而窗外,也来了三个大人。

自然便是朱元璋,刘基和徐达三人,这一次三人也有了准备,直接搬了桌椅过来,一边喝茶一边和孩子们一起听,不像上次那样站着,怪难受的。

徐达一脸茫然。

敢情跑这么远过来,就是为了和小朱标一起听课?

一想到到要听课,徐达的脑袋就一阵疼。

小时候他没条件读书,长大之后倒是自学了一些,要说自己看一些想看的兵法战略的书倒还可以,要让他听那些枯燥的四书五经,他真的是头大,还不如让他去打仗。

大帅是怎么想着来听课的了?

难道说,是想弥补小时候没得读书的遗憾?

徐达想不明白,但也只好跟着一起听。

学堂里,那位年轻的先生已经开始上课。

“同学们,上次留给大家的课业,大家回去可有好好的去试验一下?”

“有!”

同学们齐声回道。

杨炎满意的点了点头,很显然,孩子们是一起去做了这个试验。

“那结果怎么样呢?”

“同时落地!”

“是不是出乎你们的意料之外?”

“是!”

孩子们再一次齐声回道。

杨炎对此并不意外,道:“这就是科学,我们所处的世界,乃至整个宇宙,本质上是物质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寻找认识这些物质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可以有无限的可能。”

“水往低处流,我们的水利设施,可以引导水流,灌溉农田,供百姓们使用,还有水磨,水车,这些都是科学的利用了‘水往低处流’这个自然规律很好的例子。”

“但科学不是一蹴而就,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科学的发展是曲折的,也是漫长的。”

同学们虽然没有完全听明白,但大体上还是有所了解。

杨炎也没有寄期望于同学们能够一下子就明白“自然科学”这个概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一个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

至少现在,同学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一个叫做“科学”的种子,至于日后能不能生根发芽,那就不是杨炎能够控制的了。

而且杨炎还不知道的是,他不仅在同学们心中种一颗种子,还额外多种了三颗野生的。

扬炎继续道:“所以,通过这个试验,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很多事物,和我们想的可能并不太一样,我们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正确的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问题一出,孩子们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窗外,朱元璋与刘基也面露思索之色。

他们没有想到,杨炎留下的这道课业,除了承接上一节科学的认识这个世界这个课题以外,还引出了这一节课的课题,我们正确的认知究竟从何而来?

要数最震惊的,当然是徐达。

他恍然大悟。

原来,大帅掷铁球的那个问题,是出自这里。

难怪了,他就说大帅怎么可能会去想这么蹊跷的问题呢?

同时他也明白了,来之前大帅跟他说的奇人,不是别人,正是给朱标上课的这位年轻先生。

让孩子们思考了片刻,杨炎问道:

“有哪个同学想明白了吗?想明白的可以举手!”

小朱标第一个把手举了起来。

“好,陈标同学你来说一下!”

朱标应声站了起来,带着几分稚气的声音回道:

“实践!”

“好!陈标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杨炎不吝赞美之词,这个叫做陈标的同学,悟性确实非常的好,而且最难得的是,他肯学,勤学,会动脑,会思考,是一个非常好的苗子。

窗外的朱元璋,毫无疑问的,满脸骄傲之色。

他小时候不得读书,所以他就十分注重对子女在学问上的培养。

特别是长子朱标。

有朝一日,如果他登上皇位,那么朱标就是未来的太子,是整个国家未来的主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