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1 / 2)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我们人的意识,则是由物质派生而来,物质决定了我们的意识。

朱元璋和刘基从来没有想过要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也从来没有想过,人的意识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他们原本想来看一看,朱标在这边上课的样子,没想到连他们自己都听进去了。

“都听明白了吗?”杨炎问道

“明白了!”

孩子们齐声回道,朱标回答得最大声,即使有些听不明白的,也跟着一起附和。

杨炎点了点头,看向班里的学霸,道:“陈标,你来说一说,刚刚老师说了什么?”

朱标应声站起来,认真的回答:

“先生刚才给我们说了,这个世界本质是物质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但是它能被我们的意识所反映,就像风吹幡动,我们的意识反映不同,可以认为它是风动,可以认为它是幡动,也可以认为它是心动,这些都是我们个人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不同,但是我们的意识,正是因为有了风吹幡动的存在才产生的,所以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物质决定了我们的意识!”

“好,说的非常好!”

杨炎给了朱标一个赞扬的目光。

这就是他很喜欢陈标这个学生的原因,他总是能很好的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

窗外,朱元璋早已不自觉的露出了老父亲似的笑容,如果不是怕影响到学堂里的教学,他都忍不住爆赞一声:

好标儿!

杨炎并没有注意到,学堂外有两个人也在听课,继续专心讲他的课。

继续道:“我们搞清楚了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意识从何而来,那我们接下来就来说一说,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去认识这个世界!”

孩子们专心致志,窗外的朱元璋和刘基也是饶有兴致的竖起了耳朵。

这可比四书五经有趣多了!

“前面我们说了,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是无时无刻的处于运动当中,包括你们和我,还有教室的一切,以及外面的世界,所有所有的一切,无论是我们能看到的移动也好,变化也好,还是我们看不到的,他们都无时无刻不是处在运动变化的状态当中。”

“但是这种变化和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吗?是有规律胡乱变化的吗?”

问题一出,孩子们都开始认真的思考。

窗外的朱元璋和刘基,也不自觉的跟着思考了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他们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

一时之间,他们也想不明白。

所以他们愈发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让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后,杨炎这才引导着说道:

“我们还是看看我们身边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坐着的课桌椅,它们是一下子就变得老损的吗?”

“很明显不是!”

“它们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一点点的变得老损,也就是说,时间越久,它们老损的越厉害。”

“还有我们前面说的风吹幡动,这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深入的想一想,它何尝不也是一种规律,利用这个规律,人们制造出了帆船。”

“所以大家想一想,是不是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呢?”

“没有客观规律变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如果同学们有见过,或者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

孩子们都在认真的想。

窗外,朱元璋和刘基也在认真的想,但他们想来想去,还真没有什么见到过的事物,有胡乱运动和变化,毫无规律可言的。

就像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水往低处流,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春来秋去,寒来暑往等等等等,都是有着一定规律的。

还真是和杨炎讲的那样。

只听杨炎继续道:“事实上,不仅仅是我们见到的事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事物,比如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如现如今元朝的灭亡,这其中也是有着它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听到这里,朱元璋和刘基的眼中顿时冒出了精光,身子不自觉地靠向窗户,想要听清杨炎讲的每一句话。

却听杨炎道:“不过现在讲这个对你们来说还为时过早,这个我们以后再讲,我们现在继续讲,我们该如何去正确认识这个世界。”

这话让朱元璋和刘基一蔫巴,不过还是认真的听下去。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物质都是处于运动和变化当中的,而这些运动和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它的客观规律的。”

“这个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没有规律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同样是不存在的。”

孩子们和窗外的朱元璋不约而同的点头。

很显然,经过了前面的分析,他们已经开始接受杨炎这个观点。

最关键是杨炎所说的这些观点,都是从身边的事物出发,从现实出发,让他们找不出半点漏洞。

窗外的刘基,倒是有个问题想问。

不过他是在窗外偷听的,也不好去问。

只听杨炎继续道:“同学们可能就有人想问了,既然世间万物的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那么我们人呢,我们人能做什么?”

听了这个问题,刘基深以为然的点头。

他刚刚听着就觉得有点奇怪,刚还想问,没想到杨炎自己却帮他问了出来。

对呀,是你自己分析出来的,世间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这没问题,但这个规律却不能被创造和消灭。

那我们人能干什么?

面对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杨炎徐徐道:

“前面说了,我们人有着一个非常厉害的大脑,它能够将物质世界反映进来,经过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我们人人独有的意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