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三国 连载

风雅三国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一线斋 字数:11万字 标签:风雅三国,一线斋 更新:2023-11-21 02:59:48

后世灵魂与古代风骨的交融,文明的进步除了征伐,还应有发展,更不能少了那高悬天边的明月。这是一个带着后世词人一起奋斗的故事。

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春,日头已低悬于孟津关外山林之上,怕是再用不了一个多时辰便要落下,驿站旁的数个粥棚外仍熙熙攘攘排着等待施粥的流民,更远处隐约还有人影汇聚过来。

驿站不远处便是孟津关渡口,南来北往的官船、商船纷纷在此停靠,役卒抓住最后的时间忙碌着。旁边的空旷处,一小队兵马拥簇着一辆精致马车,车辕之上,正站着一身着素色缎子长衫,腰佩玉珏,斜挂短剑,面貌浩然风流的少年郎。

少年远眺烟尘中仍不停汇聚的流民一眼,叹了口气,跳下车辕道;“徐伯,今年方才盛春,这流民的数量就比去年多了不少啊。”

身侧一老仆拱手到“应是前年北方寒灾影响了收成,听说关外暴雪多日,每当这个时候必有边寇入关掳掠,想必幽凉之地去年一整年都是流民遍野、土匪横行。”

“族中粮铺需做好准备,流民多到一定程度后必会对京畿地区的粮食造成冲击,算了,这一点我也是多虑,这种小事,以父亲和大哥的经验必定是早有预料,这次回去后通知家里多调拨钱粮于此,看样子粥棚这点供给撑不了多久了。”

想想还有十年不到就全面爆发的黄巾起义,再回看朝中近年来那些子乌烟瘴气,少年面露嘲讽继续道“既然做了,就给人做足了样子,省的朝中那些缺物件儿的找借口拿父亲说事儿,今年老爷子怕是不太容易。”

“是,徐泰明白。”

少年名叫杨蟠,字文约,是东汉末年两朝重臣杨赐之幼子,公元163年出生。本来是长在红旗下的一理工科毕业生,因平日喜好古诗词,舞文弄墨中沾染的酸腐气多了些,一毕业跑去体验仗剑天涯与山水为伴的情调时不幸落难,赶上了穿越洪流。虽然穿到了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好在气运非凡,托生在弘农杨氏一族,而且成了当朝太尉杨赐的嫡次子,上有长兄杨彪(字文先)。对,没错,这货成了杨修的小叔。

杨氏人丁单薄,这杨赐老来得子,端是将其珍爱万分。再加上杨蟠幼小的身体里杵着个成年人的灵魂,显得格外早慧,凭此得以拜在当时的清流派旗帜郑玄门下学经,康成公喜爱杨蟠的灵气,多次在外夸赞此子有能力继承其师大儒马融的衣钵,小小年纪便已经才名在外。

也正是如此,在三年前,天子刘宏的寿宴上,在群臣的恭贺声中,宦官王甫为讨灵帝欢心,提议杨氏幼子少(shào)有才名,不如宣之觐见赋诗为帝王助兴。杨潘这厮仗着年不满十岁,童言无忌,一首打油诗把一众阿谀奉承的宦官好一通戏弄嘲讽。给他老爹涨了大脸,同时在一众清流中刷了波名声。事后虽然看在杨潘年幼以及其父杨赐帝师的身份上免罪,但也是惹得灵帝极为不喜。当即处罚杨蟠自备钱粮奉帝王之名在京畿周边施粥安抚流民三年,以此为天子行善积福。由此杨蟠得以提前加冠,取名文约。今年正好是第三年。

杨蟠正了正被风吹乱的衣冠,想到今年父亲已经数次因为强谏天子减少游乐、远离宦佞而被那位‘名闻清史’的灵帝驳斥。

杨蟠隐约记得东汉末年的第二次党锢之争就会在这几年展开并短时间内就到达高潮,此后迅速的推动汉朝走向没落。

朝中的外戚势力在八年前“九月辛亥政变”的打击后就不再与士大夫们同心同德了,为了重新掌握权利,他们甚至还会跟宦官集团蝇营狗苟。宦官集团一直防备着党人的复起,凭着天子刘宏的宠信,频频对士人打压使坏,家中老爷子作为士林为数不多的顶梁,正努力征调剩下的党人力量以做抗衡。

可惜陛下威望已近顶峰,已经不是那位在士大夫、外戚、宦官之间左右逢源的窝囊帝王了。父亲肃清朝纲的观念过于清正理想,不怎么讨天子喜,估计是要付之东流,这次动荡后他这太尉的身份怕是够呛了,只希望不要跟人拼的太惨烈。

“外患尚未平定,灾民流于四野,奸佞当道,唉……”看着不远处衣不遮体的百姓,杨潘新世纪的小良心偷偷占领高地,不由轻吟到“公田青苗壮,道路有移民。飞蝗果残骨,锦貂拜隍庭。哈哈……这想必是三国版的悯农了吧。”

这个来自后世矫情酸腐的闷骚男正自嗨时,突然瞪大了眼睛......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