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虎牢咏志,雏龙向北(1 / 2)

在杨蟠没日没夜的软磨硬泡下,加上有大哥杨彪的照看。桓氏终于松了口,彻底同意小儿子随杨彪入冀。婆媳二人不舍的目光中,杨彪一行人,收拾东西离开了洛阳。

兄弟俩率队北出虎牢,准备一直赶到河内后再行休整。临行前府中管事徐伯找到杨蟠,说老家河东杨县有一支族人,在县城略有田资,同时经营着一些上不了台面的生意。他出来后仍然时常与族中联系,并利用杨氏的声望关照一二。此次杨彪兄弟前往冀东上任,正值用人之际,正是他们家报效之时。他已书信族弟,让其变卖家业并组织人手前往河内与杨彪兄弟汇合,以作驱使。

杨彪兄弟一合计,正好等他们同在河内汇合,再行前往邺城,最后一站在邺城逗留休整,然后直奔渤海郡制所南皮。

虽然刚入冬不久,一场西风过后,皑皑白雪已经飘飘洒洒的倒了下来。好在黄河尚未封冻,杨彪兄弟一行能得以顺利过河。出行前最让杨蟠感到意外和喜不自禁的是队伍里多了个荀攸。此次党锢之祸,虽然因为荀爽的先见之明,荀氏所受波及并不太过。在原本时空中此时的荀攸仍然滞留京师等待启用。可这一次却是受幕于杨彪,准备去北方历练一番。杨蟠也很意外茶叶利益链能如此快的起到作用?

天刚蒙蒙亮队伍便离开渡头,赶中午顺利抵达虎牢关,兄弟二人拉着荀攸拾掇了点酒菜,坐在虎牢关上暂歇,经过这段时间杨蟠刻意的亲近,荀攸与杨氏兄弟二人已然结为好友。

虽然是文武阵营不同,但毕竟同殿为臣,关卡守将对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三人身处关城重地,却酒菜齐全的坐谈闲聊。

看着关外黄河之水缓缓东去。大雪纷纷,白茫茫的一片荒凉,杨彪情不自禁的即兴一首四言乐府诗。狠狠地抒发了一番此次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被迫离京的愤懑。

“好诗!大哥唱尽了一位忠臣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操,以及对这天下的期待,此诗见世,我辈读书人当浮一大白。”说着将碗中酒一饮而尽。

“二弟休要笑我,你知道的,于填词赋诗一道,大哥我并不擅长。倒是你,最近活跃的紧。在你小的时候,康成公就称赞你有天赋,唯独过于懒散调皮,否则在诗词一道上成就不止于此。也就是诗词乃小道尔,父亲不甚在意,否则就你撒的那些懒,屁股早被父亲抽肿了。”似是想起杨蟠小时候的样子,杨彪脸上不自觉流露出笑容,连此次降职外调的阴郁也去了不少。

杨彪大杨蟠快两轮,小杨蟠几乎是杨彪一手带大,杨赐虽然偏宠幼子,但治家极严。每次杨蟠犯错都是杨彪出面护着弟弟,挡驾挨训。对于杨蟠来说,杨彪亦兄亦父,关系向来亲厚无比。直到去年杨修出生,兄弟二人的亲近也是不曾改变半分。

“你这小子,趁着此情此景,必须吟诵一首新诗出来。”杨彪期待的笑道“我就在这儿等着,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收拾出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