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利益捆绑,渤海发展(1 / 2)

“嘿嘿,大哥,我回来了。”杨蟠双手将茶递过去,讨好的看着一脸寒霜的杨彪。

“唉……”杨彪无可奈何的叹口气,接过茶盏,瞥了一眼杨蟠“您今年算是疯够了吧?”

“大哥勿恼,小弟知道错了。此次也是机缘巧合,遇到了难得一遇的高手齐聚,一时心痒,没忍住。”杨蟠嬉笑道,紧接的话锋一转,从怀里掏出一些摘出来与打造兵器有关的资料“大哥,这次我保证再不乱跑了,而且有一些对于渤海郡发展的问题要跟您聊聊。”

杨蟠终究是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此次小半年的功夫派人早已探明渤海郡及附近郡县的铁矿、煤矿以及火油资源。其中方便采集的资源都已经开始安排开采工作。早在开春出发前,他就托荀攸想办法招募了大量能工巧匠。这次准备就绪了,杨蟠随即丢下手上的工作,带着工匠一头扎进自己建造好的作坊当中。

之前经过杨蟠兄弟和荀攸沟通了一番,在杨蟠的建议下抛出整个渤海郡茶楼的生意,换取了渤海田家的全力支持。

田氏家族原本只是渤海郡一大地主,依赖田产、地租过活。在杨彪接触田家后,双方迅速的达成一致,田丰被征辟接替杨蟠主簿的位置。田丰应招那日还带来了他的同乡好友沮授,杨彪考察后对二人之才那是极为推崇。

杨蟠扔出主簿职位,接下来更是无事一身轻,正好全身心的投入到炼铁制器大业。

距离杨蟠茶叶生意开始已经过去一年余,茶叶早已在大汉各个豪门贵族间风靡开来,随着主要城市郡县中茶楼、茶肆的兴起,饮茶也向着平民阶级铺设开来。作为茶产业的主导者,杨氏从中收获了不菲的利润。

在杨蟠带着一众铁匠经过数月的研究,他们成功复刻出了大唐的明光铠、山文甲和锁子甲,并且借助大唐札甲的经验对目前军中札甲做了升级。兵器则是重点放在了陌刀和雁翎刀的制作研究。因为马槊的制作工艺极为繁琐耗时,暂时还没有投入太大精力,也没有成品问世。但陌刀、雁翎刀已经能完成量产。此外还取用了点族中留存的陨铁,给自己弄出来几把男人的梦想:唐刀。

东西虽然是都搞出来了,可经过杨蟠计算,以家族茶叶目前的规模,其一年的利润,最多也就能让自己训练出五六千身着锁子甲的陌刀兵。山文甲和明光铠是想都不敢想,高额的制作成本和居高不下的不良品损耗能让人望而生却。他确实没有想到步兵这玩意儿的烧钱程度也能不亚于骑兵。

最终杨蟠跟杨彪一商量,借助家里的资源,组建两千陌刀兵,身着锁子甲,交由高适统编训练。此外再训练五百骑兵,加上现有的数量总计扩编至一千,交由徐方统编训练,陌刀兵作为郡府防备力量。骑兵作为郡府机动力量。二人协作全力清扫渤海郡及附近的流寇、盗匪、山贼。肃清治安的同时以战代训,迅速提升战力。

经过此次规划,渤海郡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而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入冬前夕,渤海全境基本上做到了治平民安。虽然不能夸张到路不拾遗,但至少各路商队往来不需要担心任何势力的劫掠和勒索。

杨蟠也没有将打造兵器铠甲中损耗的精铁浪费。对于铁胚中不适合打造兵器的次品,杨蟠安排工匠打造成了大量的农具。在渤海保卫工作被陌刀兵和轻骑接手后,杨蟠和杨彪等人合议,着手重编原有郡兵,并于次年开春进行屯田,平日里他们只履行种田、训练和巡逻的义务,此外还能兼职一下预备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