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黄巾踪显,弘武谋才24(1 / 2)

“文约,真没想到,短短四五年间,我们竟然就让这一郡之地有了如同洛阳一般的繁荣景象。”看着路上往来忙碌的人流,荀攸欣慰的笑道“如果这大汉能处处如此,该有多好。”

“放心吧,公达,会有那么一天的。”两人看着路边有叫卖小吃的、靠杂技为生的、早起去城外打渔、砍柴进城摆摊售卖的,哪怕是要饭的都很少有那种皮包骨头,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路上纷纷攘攘,行人往来,也不复昔日满面颓色的情景。

见到此景,杨蟠也不禁得意洋洋,虽然这里面大多是他兄长和和一众同僚的功劳,但是没有他筹谋的诸多实业,渤海郡也没法如此迅速的收拢财富后再顺利的反馈至民间。现如今的渤海郡,只要愿意出把子力气,都不至于饿死。

“公达,你信不信,将来有一天,这大汉的土地上一定会人人有衣穿,家家有余粮。”

“是啊,真期待那一天早点到来。”难得悠闲的荀攸兴致所致,拉着杨蟠在南皮城走走转转。同时想和杨蟠看看这几年施政的效果,以及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毕竟是百废待兴,加紧建设的过程,再加上年年有大量流民涌入渤海,所以哪能处处妥帖,路边的地痞、懒汉也没少见,不过这些杨蟠也暂时不过于计较,巡城郡兵都比较尽责,很少会让这些人惹出事端,真抓了现行一律强行送到农场劳改去。

可喜的是一上午都没遇上二代们仗势欺人,想必是共处这些年下来,渤海各个显贵阶层大多都从杨蟠这儿落下了实惠,又都知道杨蟠的底线所在,所以比较配合太守府的工作。实在配合不来的也都自觉迁走或者被干倒抄家了。

渤海从今年起,多了不少打着祈福、算命、治病为幌子的道士。就杨蟠、荀攸逛街的功夫,都过去两三波,杨蟠眼中精光闪烁,但也只当做不知。“已临近正午,走,酒楼好好犒劳公达一顿,渤海能有今天,多赖公达操劳。”

“哈哈哈,理应如此,算你杨二郎有些良心。”

两人来到酒楼雅间,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吃饭。荀攸今天不上衙,借着股高兴劲,跟杨蟠喝点。

“你听说了吗?东城外弘阜县的范家庄似乎把大贤良师给请来了。”

“你就吹吧你,我那贩牲口的堂兄上周回来时还跟我说,邺城那里有个大贤良师在公开讲学,还免费给人治病来着,听说可神了,都快死了的老头子一碗符水下去,你猜怎么着?药到病除,立马就能翻身起来吃好几大碗饭!”

边上隔间的几个好事闲人凑一块二吹着牛皮。

“文约,我觉得此事有蹊跷。”

杨蟠装作不知“噢?我最近也没少听,不知是真是假,但是传言颇广。”

“去年秋时,我就从流民口中得知此事。一开始并没给当回事,求仙问道之事,别说是这些俗人,就是世家大族甚至是宫里都非常奉行。”

荀攸沉思片刻“可是这发展速度有点过于迅猛,加上攸多次听来的不同版本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思想理念很统一,这让我觉得此事是有人在有组织的发起,而且背后还有势力在推波助澜,否则仅凭少数人可达不到如此声势。”

“此事我倒是知道一二,宫里封谞几人貌似得了那所谓的大贤良师不少好处,还欲将此人推荐给陛下。结果被大臣们强行阻拦才不了了之。冀州、并州、司隶、南阳闹的很凶,不少家族、豪强都是其座上客。”

“我只是担心这些人不安好心,这三年天气,大汉各处几乎是饿殍遍野。去年开春至今,仅我们渤海又涌入了五十多万流民,快赶上前几年之和。一旦被有心人煽动,想必会闹出事端。”

“这会儿还不是着急的时候,而且着急也没用。没有充分的证据,就我一郡之地又能如何,且先如此吧。”荀攸不愧是荀攸,杨蟠都没想到他能如此敏锐,提前两年就能感觉出太平道的问题。但任然不能把此事捅开,他还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太平道才能提供的契机。

“哦,对了,公达,还有一事需要你协助,帮我在驿馆设个擂台,以太守府的名义出张‘弘武令’具体内容我已经写好,意在邀请在野豪杰前来比试较量。弘武大会分文比、武比。文比就是两人各抽一篇兵法概要作为题目,依抽出的两道兵法为题,写出论述,直到筛选出第一。武比简单,擂台比武,能者上,弱者下。每项比拼选前三名,分别赏赐兵器、盔甲、马匹或者财物不等。”

“你这是要为军中选才了吧?”

“那是自然,侠以武犯禁,一个个都流浪四方仗着武力胡作非为,还不如来军中给自己搏一份前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