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杨蟠订婚,父子重聚(1 / 2)

打发走宦官的杨蟠回到后院,看到杨彪闷闷不乐看着京中带来的家信。不由一乐,随意跪坐到旁边榻上,拿起杨彪手边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大喝了口,噗嗤笑了出来。

“大哥,瞧你那哭丧的表情,封爵了是好事啊,该乐呵还得乐呵呦。虽然有点像是强卖给你一个爵位,但好歹比硬撵上去买要便宜的多不是。”嬉笑间杨蟠摇头晃脑的又是一大口茶,很没形象的仰头咽下。

杨彪听到此言更是气的瞥他一眼,没有说话,继续看着手中的信,看着看着,情绪和缓起来,不一会儿突然轻松许多,高兴了起来。如此丰富的表情,看的杨蟠莫名其妙。

杨彪蓦然抬头,仔细端详了杨蟠一番,哈哈笑出声来。“妙啊,恭喜二弟,贺喜二弟。父亲这事办的,啧啧啧,哈哈,好。”

“大哥!你这是?我又怎么着了?”

比起杨蟠,杨彪到底是谦谦君子,看着幼弟着急纳闷的样子也不欲过于作弄“父亲给你寻了门好亲事,哈哈,早该如此。”杨彪含笑道“要不是你年纪还小,我早都要劝谏父亲给你张罗了,好在也不晚,正刚好,待你成家了也当能稳重一些。”

杨蟠惊诧万分,急忙抢过杨彪手中的信件“怎么可能,我看看。”

“哈哈,我就盼着你成家了,没准我也能少跟着烦些心。”杨彪犹自一旁老父亲般的絮叨着。

看过信杨蟠才知道,原来就在今年三月,议郎蔡邕因‘西邸’之事将宦官曹节等人得罪的狠了,被构陷下狱,蔡邕被判处死罪,家属流放朔方。蔡邕家人极尽家中余财才将死罪改为流放。

而后赋闲在京中家邸的杨赐惜蔡邕之才,加上在此次营救蔡邕的事情中看到了蔡邕独女蔡琰所展现出的才华和决断,心中一动,想到了自己的小儿子。于是动用各方关系搭救,同时暗自买通宦官张让,将蔡邕一家的流放朔方改为外放右北平,年底前出京。

事后杨赐拜访了回到家中的蔡邕,提议两家结亲的事情。蔡琰是162年的,年龄比杨蟠还大一岁,年方二八。

杨蟠之才早已名动京师,蔡邕对此自是满意至极,但一向偏宠独女,之前还动过结亲河东旺族卫氏嫡子的念头。这次蹦出来个杨蟠,索性让蔡琰自己拿主意。

蔡琰受到其父熏陶,自幼熟读经典,极擅音律词赋。由于杨蟠派人暗中为其四处邀名,蔡琰早就见识过他的文章、思想,加上年纪相仿。再想到此次父亲受难,杨氏对于家里伸出的援手,就向父亲认可了此事。

杨、蔡两家一拍即合,因蔡家本年必须发配离京,拖不得许久,两家一切从简,迅速协商走完六礼中的大部分。此时杨赐的家信也抵达南皮,着杨蟠快马返京成婚。

“啊,大哥,这……这事……这也太过突然了吧。”杨蟠结结巴巴到。倒不是不中意。他小时候可是个调皮捣蛋、上房揭瓦的主。前世起点上没少看蔡琰如何如何,对于这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才女,他也是好奇不已。早就爬墙偷偷去看过,只不过自己从没有起过什么收集名人名姬充实内阁的想法。因为纯纯就是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所以也没让任何人知晓。

蔡邕本就是顶流文人,一个长得温文尔雅的老帅哥。生的女儿也是容颜不俗,蔡琰小时候就粉雕玉琢一般,娇憨可爱,长大了虽再没见过,但想必更是增添一份典雅气质,姿色定是极佳。

杨蟠不禁想到小时候偷偷见到的蔡琰的样子,这时突然心里痒痒的。唯一觉得别扭的也就是,还不习惯以十五岁的身体来考虑二三十岁老色匹才该考虑的问题。

“这有什么好突然的,即便今年不是蔡家,也无非明年考虑其他家里。你都快十六了,父亲母亲宠溺你才放任你整天自由自在的,可随着你的年龄渐长,二老怕是也该着急了。”杨彪笑道“我觉得挺好,蔡议郎家学渊源,那蔡家小姐我略有耳闻,自小颇有文才,性格温顺,听人说长得也算俊俏。虽然家世弱点,但是我杨家也用不着在乎此事。这姑娘配我二弟,我看行。”

说罢不等杨蟠接话,杨彪站起身“你也别耽搁了,且回去收拾收拾,到南城门口等我,我去责人安排护卫、良马,趁天早,你尽快出发。正好娘亲想你想的紧,回去也好多待些日子。”说着向门外走出。

等杨蟠收拾好东西出城时,杨彪早拎着个包裹带着徐晃以及数十精骑等在路边。“呶,城中酒楼带了些肉食,你们路上吃”看到杨蟠出来,杨彪将手中包裹顺手扔了过来“公明带一众护卫陪你进京。”

杨蟠晒然一笑,接过包裹翻身上马,向杨彪拱手“大哥保重,蟠这就去了!”

“一路保重”杨彪微笑颔首“回去向父亲、母亲带好。二老的礼物我已经准备好,交给公明了。”随即向徐晃示意“公明,二郎安全就交给你了,你们一路小心。”

“主公请放心。”徐晃抱拳,表情中满是坚毅,经过这两年的历练,虽未脱稚嫩,但已经带些未来名将的样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