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檀石槐死,计讨鲜卑19(1 / 2)

经过急报得知,原来是统一北方鲜卑的檀石槐死了。目前鲜卑部落的首领由檀石槐的儿子赫连继任。然是最大的三个部落步度根、轲比能、东部大人不稳。

这檀石槐在天子刘宏登基起就数度挑衅大汉,一直到熹平六年(177年),乌丸校尉奉天子令,带一万骑兵北击鲜卑,却因为贪功冒进被打的打败。自此往后,檀石槐虽未敢与大汉轻易开战,但是入境劫掠就再也没有停下过。

为此天子刘宏在光和二年还颁布过‘击胡令’,号召边地太守自行组建军队抵御外寇,战功可以抵免‘鬻爵’费用或者按照战功升爵。

但是鉴于刘宏一贯的风格,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上这个当,反而有个别劣迹斑斑的家伙为此干了不少杀良冒功的事情,搅得天怒人怨。

“大哥…”

“怎么,你有想法?”

“檀石槐这一死,赫连上位突然,未必能压得服那些大部落,目前草原或许出于一个各自为政的混乱时期,我想带着精骑边关溜达一圈,看看有没有机会咬他一口,好为边关受难百姓讨些公道。”

“休想,你小子胆大包天,说是边关遛马,最终会跑多远,你一向是没个准数。”

“大哥放心,你不放心可以让子谦为将,嘱咐好他也成。有伏虎和季先护卫,一定没问题。他们俩的手上功夫你也见过,没事儿的,得对你家弟弟放心。再说了,蔡琰还没给我留个后呢,我不得好好苟着回来见我小娇妻?”

最终杨蟠还是软磨硬泡的说通了杨彪,其实杨彪也明白,他这个不安分的弟弟是有着自己的野心和追求的。与其让他自己想办法去行险,不如由着他带精锐军队去安全些。

随后渤海郡太守府签署‘击胡令’出兵任务,并向尚书台发函,做了调兵备案。

回到家的杨蟠面对的是梨花带雨的小娇妻。

“夫君英雄人物,妾自知不应阻拦,但是妾…妾忍不住…”正说着杨蟠刚给蔡琰擦干的泪水又涌了出来。“对不起,夫君。”

杨蟠又是好一通安抚,才算是让蔡琰平复心情。趁着蔡琰给打点行礼的功夫,杨蟠去书房将李清照的信也做了回复,要不这一走数月甚至一年半载不回信,天知道那个小妮子会闹多大的情绪。

全部拾掇消停,一身盔甲的杨蟠带着典韦前往军营。

此次出兵需要抓住随时出现的战机,所以杨蟠只带了5000骑兵快马赶往边地。

骑士们带着一个月的干粮飞速赶到了雁门。在那个地方有渤海委托甄家帮忙准备的补给,也是一个月的分量。

出关以后就需要看杨蟠他们自己的了,抓得住战机,便就食于敌,一路扩大战果。抓不住,那也只能干粮吃完了回渤海。

“子谦叔,此次我等是出来吃香的喝辣的,加官进爵,还是关外一月游,吹够了塞外的寒风回渤海,就看季先的了。”

因为李进随其师在草原历练多年,关外很多大小部落都去过,而且熟悉牧民的习惯、语言。让他扮演甄家商队的镖师前往关外各部打探消息,此外杨蟠还安排数百探马,不分昼夜,轮番在周边巡弋探查。此时已经过去十几日了,不免也有些心焦。

“二公子勿忧,我们可以再等等,目前关内还是能采买少量补给,我等留下半月口粮,若真是天命不予,我等也可夜袭折然部后回冀,这些鲜卑人娇狂的太久了,去年折然部袭掠我渤海商路不成,还真当我们不知道是谁干的?”

“如果没机会干票大的也只能拿他开刀了,也是我大汉衰弱日久。让他们丢掉了占完便宜就远遁的习惯,竟然敢把部落扎的离大汉边关这么近,那我们就给他再回忆回忆往昔。”

后半夜,杨蟠睡梦中迷糊着正香,突然被外面轻轻叩门的声音惊醒。“何事?”

门外典韦轻声道“主公,李校尉回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