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因功封侯,培养讯鹰22(1 / 2)

“光和四年,宏......”

一篇洋洋洒洒的祭文,重点告诉了老刘家历代先祖,刘宏励精图治,料敌先机,决胜于千里之外,获取了此次重大的对外胜利,最后提了一嘴将士们谨慎奉命,顽强作战。

烧了祭文后现场取了那几个部落首领的人头和鲜卑帅旗供奉在宗庙当中。

此外杨蟠被封了个荡寇将军的杂号将军位和靖平乡侯的爵位。徐方被册封为讨逆将军,李进为破虏校尉。仍归于渤海郡太守府治下。

紧接着便是休朝三日,大宴群臣,全京城张灯结彩欢庆三天。

庆功宴玩到最后一天,刘宏彻底成了主角,嗨翻全场。不知道哪个王八蛋给出的主意,刘宏将后宫圈养着供他取乐的那些侍女们也给拽到了酒宴现场,传说中的开裆裤虽然没出现。但也是让一众大臣掩面低头,最终实在受不了了只好纷纷装醉离席。好在杨蟠级别太低,还够不上那种场合,所以只是在第一天露个面给天子装个人场,随后吃饱喝足就回家了。

杨蟠还惦记着出征前就安排下去的渤海棉纺织的事情,所以也没有在家陪杨赐夫妇多久,就带着兵士们快马加鞭的返回了渤海。

在京城庆功升职期间,还多了个小插曲,便是张让使人特意去找他暗示,此次是按照击胡令军功升爵,原则上不需要他进献鬻爵财物。

听到此杨蟠也就明白了,想想后面还有很多计划未实施,此时还当与张让继续虚与委蛇。索性也就让小黄门去回话“我杨家世代忠良,陛下那儿既然需要添补,作为臣子的自然不能居功自傲。为避免民间误会陛下,传出恶言。杨蟠会安排人偷偷将此次鬻爵费用送至张让府邸,由张让代为转交。”

张让此时做事倒也还守规矩,派人送来条子,暗示在此事上他不会让杨蟠吃亏。

杨蟠看到条子时已经临近出发。看到条子笑了笑“嗯哼,至少做生意这方面,天子和张让还真是个场面人。这大汉……嘿嘿。”

杨蟠紧赶慢赶,赶冬天下雪前回到了南皮。杨蟠宅中,杨蟠正安静的看着蔡琰在库房内指着一方方分类好的物事给杨蟠一一介绍。

“夫君,你看,这一方是码好的棉花,我给你说,送来的时候并不是这么紧实方正的,而是一团一团,白花花的,十分柔软松散;这一方中一卷一卷的是棉花编织出的棉线;这一方是……这几件是我按照你上次的吩咐,召集城中制衣巧匠做出的棉布中衣,我试了试,诚如夫君所说的那样,穿在身上极为暖和、柔软,而且我着人试验过,非常耐磨耐操。不过这个彩色布料濯洗后会略有掉色,我也让人试了试,洗的次数多了颜色就会变淡,没有新的时候那么鲜艳了。”

蔡琰歪着头想了想,接着说道“我通过荀公问过,他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我派侍女小环去工坊盯着看了几天,反复对比夫君留下的染色过程,他们都操作无误,所以问题应当不在于工匠。”

“哦,还有。”蔡琰费力的拉出一大包“这是棉服,很保暖,各方面特征跟夫君留下的资料相符,没有任何意外……”

杨蟠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蔡琰忙活着,库房里关于制衣方面的东西,从原材料到成衣,全部一方方的分类码好,整齐、清晰,每个上面都还挂着小木牌,上面的字体娟秀好看,一看就是蔡琰自己挨个做好的。只是为了让他出征回来能轻松些。

“以上就是这些所有的东西了,采收入库,编织成布,各个环节的详细数据,荀公已经全部做好了详细的记录。拿来时妾没有打开翻看,给夫君放在了书桌的最上方。”不知不觉蔡琰做完了汇报,看着杨蟠一直没吭声,只是痴痴的盯着她看,脸不由得红了“夫君……”

“辛苦你了,我的好琰儿。”

“夫君不在,妾在府中无事,想着夫君出征在外,就想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夫君分担些也好。只要夫君勿怪妾多事便好。”

杨蟠起身,走上前紧紧的将蔡琰抱在怀里,看着蔡琰的笑脸,情不自禁吻了下去。

“哎呀!”蔡琰推开杨蟠“库房呢,注意点儿。”

“夫人如此为为夫着想,为夫不得好好犒劳夫人一番。”

“讨厌,昨儿一夜都没够么?”

“那怎么够,恨不得天天如此。”

“尽说些好听的哄人,我的夫君是个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岂能沉迷女色。快去找兄长他们商议成衣之事。如果不是夫君东奔西跑大半年,昨儿刚回来。他们怕是早都来叫你了,快去快去,休要让我看不起。”说着用力把杨蟠推了出来。

“真不愧是我的贤内助,好,为夫先去忙公务,忙完回来再伺候我家掌柜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