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后周 连载

水煮后周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火色山川 字数:6万字 标签:水煮后周,火色山川 更新:2023-07-24 07:42:40

五代十国,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所谓的英雄也大都是些不恤民力,漠视民间疾苦,使尽浑身力气挥舞镰刀拼命割韭菜的莽夫。到了后周,经过郭威和柴荣两位帝王治理,中原大地终于恢复了一些生气。本文以幽默风趣的写法, ...

历史是什么?某种意义上理解,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普通人能拥有历史吗?不好意思,普通人拥有的只能叫过去,不能称为历史,因为地位低,根本不配。

历史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得益于史官制度。史官会详细记录历史上的大事件,而小事件则一笔带过,甚至不予记载。

张三几点钟起床,李四几点钟睡觉,赵五在工厂打了多少螺丝。省省吧,史官才没有闲情逸致记录普通人的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人家记录的都是高大上的事件,记录的都是和君王相关的事件。这么看来,历史也能算是帝王史了。

史官的记录都是事实吗?都是无可挑剔的吗?当然不全是,由于个人的喜好,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记录会出现偏差。

譬如某些君王会突然心血来潮来到史官面前,笑眯眯的说。

小同志,把你记录的东西给我看看。

遇到这种情况,史官一般会予以拒绝,这些东西是不能给别人看的,只能留待后世点评。

就看一下下嘛,有什么关系,做人不要这么死板好不好?你这个小同志肯定刚参加工作没有多久,不知道各种潜规则。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活泛一些,这样路子才能越混越宽广嘛。

面对君王死皮赖脸的要求,或者盛气凌人的威胁,有的史官不能坚持原则,只好拿出记录给君王查阅。

满纸若是恭维奉承、歌舞升平的话也就算了,如果记录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君王就会立刻甩脸色。

我早朝的时候没有挖鼻孔,也没有剔牙齿,更没有对着文武百官们大暴粗口呀,你怎么胡乱记录?你这不是抹黑我的光辉形象吗?要改,一定要改,一直要改到我满意为止。更有甚者,干脆自己充当起史官起来,提笔就改。

面对这样的历史记载,真实性是不是应该受到质疑?

后周是什么玩意,怎么没有听说过?知道秦汉,知道唐宋元明清,可是后周在哪个角落里?

唐宋之间,有一段极其黑暗极其残酷的时代,史学家门称为五代十国。

水煮后周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五代十国。唐宋过渡之间,就是五代十国,顾名思义,是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五代是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则是中原地区以外的十个国家。

中原泛指中国,狭义上指的是今河南地区,是以河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即是位居中央,八方来汇的地方,是聚众谋议,定夺大事的地方,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自夏朝起,先后有商、周、汉、魏、晋、隋、唐,等二十多个朝代,三百多位君王定都或者迁都于此。别看现在的中原地区不怎么样,比不上北上广深,似乎没有多少存在感,要知道元朝之前可是妥妥的王气所在,天子脚下。

十国是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楚、南唐、北汉。五个朝代十个国家既然放在一起,那么必然是有联系的。从地理位置来看,五代拥有的中原在中间,而十国则环绕着中原,有如众星捧月一般。单从地理位置来看,就有了主从之分而事实也是如此。十国中有的向中原称臣纳贡,有的暗送秋波,有的低眉顺眼。有骨气的则自立为王,不拿五代当干粮。正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也是一代枭雄,凭什么要向五代俯首称臣?总而言之,五代十国的关系是以五代为主,十国为从,并存于唐宋之间。关系融洽时称兄道弟,翻脸了则拔刀子干架。

蝙蝠身上插鸡毛——你算个什么鸟啊!打就打,谁怕谁呀!

五代从朱温建立后梁,到后周灭亡,总共存世五十三年,即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后梁907至923年,后唐923至936年,后晋936至947年,后汉947至950年,后周951至960年。短短五十三年就更迭了五个朝代,想想当时的局势是多么的混乱动荡。在中国大地上,每次朝代更迭或者说政权更迭,伴随的几乎都是战争和杀戮。五十三年间换了五个朝代,至少要打五场战争。正所谓成王败寇,失败者从历史上消失,胜利者则指点江山,书写历史。

既然说到了五代十国,为什么不从第一个朝代后梁说起,反而讲述最后一个朝代后周,这不是挂倒档开倒车吗?是要从后往前说吗?之所以不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是因为这些帝王们太渣了,没有最渣,只有更渣,有的更是渣的没有底线。

常言说的好,乱世出英雄,五代十国虽然乱得一塌糊涂,可是却没有出过多少值得称道的英雄。相传朱温这个臭不要脸的,睡觉要儿媳侍寝。就算是养子的媳妇,也是儿媳呀。由此可见,这个家伙不仅蛮横霸道,而且心理扭曲加变态。后汉隐帝刘承祐一言不合就拔刀子砍人,哪有半点帝王的样子,分明就是古惑仔嘛。帝王高居九重,不是应该勤政爱民吗?至少也应该站有站样坐有坐样,怎么都这样了?这还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帝王形象吗?简直是世风日下啊!

如果这样想,只能说明戏说帝王的戏看得太多了,入戏也太深了。

帝王们不靠谱,老百姓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什么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这些词汇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局势,不要说什么感同身受。

现代人想吃什么有什么,不想做饭懒得动的时候还可以点外卖,当时的老百姓不饿死就谢天谢地了。当时的苦,今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有不靠谱的帝王,就有靠谱的,郭威和柴荣就是区别于前代,靠谱的两位帝王。他们艰苦朴素,锐意改革,都值得称道。

人们区别帝王的时候,往往会使用明君、暴君这样的词汇,其实古今中外,只有两个阶级,就是镰刀和韭菜。镰刀是统治阶级,韭菜则是被统治阶级。暴君昏君是不会同情怜悯老百姓的,那可是一茬接一茬的割韭菜,下手毫不留情。明君则下手轻一些。正所谓细水长流,韭菜飞不了逃不掉,留着慢慢的割。还能留下好皇帝的名声,何乐而不为?

后周只有短短九年时间,没有发出过‘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最强音,也没有留下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但是确实存在。不能因为不显山不露水,平平无奇,仿佛一堆沙子里最不起眼的那一粒,就忽视它的存在。

九年时间,三位帝王,分别是太祖郭威、世宗柴荣,以及恭帝柴宗训。九年出三位帝王,是不是太高产了?其实是郭威和柴荣宴驾太早了。尤其柴荣,去世的时候才三十八岁。三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人生阅历有了,精力也很充沛,但是柴荣却英年早逝了,留下小符太后和柴宗训这对孤儿寡母。主少国疑,会抄作业的赵匡胤趁虚而入,略施小计,就把少主柴宗训从龙椅上赶了下去。就这样后周从建国到灭亡,只经历了短短九年。

闲下来的时候,有人爱打麻将,有人爱跳舞,也有人爱看历史书籍。此文不是正儿八经的史书,讲故事罢了,多些轻松诙谐而已。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