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化险为夷(1 / 2)

辽汉联军来势汹汹,长驱直入,后周朝举国皆惊。我们的大炮在哪里,赶快拉出来,炮轰敌军。有的大臣已经想好了退路,反正天下从前就姓刘,如果刘崇来了,我就第一个投降。正所谓铁打的官场流水的皇帝,皇帝怎么换不要紧,保住自己的饭碗就行了。

后周朝建国还不足一年,就遭遇了如此重大的危机,王峻身为第二大股东,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带领军马奔赴战场,誓要击退来犯之敌。

李筠紧咬牙关,苦苦支撑,但还是没有看到援军,不禁急得跳脚。怎么搞的,走迷路了吗?怎么还不到?行军打仗,为什么不把卫星导航系统打开,究竟是翻车了还是翻船了?

王峻出发之前拍着胸膛信誓旦旦,就算是爬也要第一时间爬到战场。但是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到了绛州,却不走了。难道胆小怯战,不敢深入战场了?不是,因为他很忙,忙的没有时间继续赶路了。

他每天早晨会聚精会神的收听天气预报,到了晚上则身穿道袍,披头散发,手持宝剑,来到七星坛前,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念念有词。载歌载舞,不亦乐乎!

王峻裹足不前,在绛州大开歌舞晚会,又跳又唱,夜夜笙歌,把紧急军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急得郭威连忙派遣使者询问。

亲爱的相公,老板要我问问你,为什么不走了?是跳舞摔断了腿,还是唱歌用力太猛,导致嗓子发炎了?

我既没有摔断腿,嗓子也没有发炎。之所以不上战场,是在等待机会。天气马上就要转冷,只要起风下雪,机会就到了。

晋州被围困已经有几十天了,粮食快吃完了,李筠一再表示,快顶不住了。老板说,相公再不前往战场,他就御驾亲征算了。

王峻连忙阻止,并且陈说厉害。回去告诉老板,乖乖坐在龙椅上,哪儿也不要去。李筠打仗很有一套,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敌人深入我国境内,没有补给,吃喝拉撒,都要靠抢,比李筠更难受。如今四方并不太平,尤其慕容彦超上窜下跳,和刘崇遥相呼应。老板一旦离开,他马上就会杀向京师。这个时候,必须坐镇开封。我们是正义之师,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郭威听了使者的传话,惊出一身冷汗。啊呀,差点坏了大事。

辽汉联军这次出兵,没有携带多少粮草,再加上战线拉的太长,粮草转运困难,所有军需都是靠抢。有如蝗虫过境一般,所到之处,抢得干干净净。李筠采取坚壁清野的打法非常有效,辽汉联军能抢到的粮食越来越少,开始饥一餐饱一餐,吃了上顿愁下顿。他们九月出兵,那时秋高气爽,不必穿厚衣服。但是现在天气转凉,一天比一天冷,没有厚衣服抵御寒冷,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刘崇的目标是郭威,应该直截了当扑向开封才对,但是却本末倒置,忘记了自己终极的任务,和李筠打得不死不休。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没有办法,一个人的脑袋短路了,就无药可救了。

那么刘崇的脑袋为什么会短路呢?这就好比是一个人上火了,身上长了个无关紧要的包,既不会引发癌症,也不影响美容。但是就是看这个包十分不爽,必须要挤破,不挤破就不行,可能就是所谓的强迫症吧。

李筠的意图也十分明显,就是牵制刘崇,为郭威争取宝贵的时间。刘崇围攻晋州,那真是瞌睡来了遇枕头——正中下怀。但是王峻在绛州按兵不动,就让他十分不爽了。粮食吃完了,士兵们死的死伤的伤,还不来帮忙啊?你游山玩水来了啊?

眼见王峻始终岿然不动,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你这个见死不救的家伙,不得好死。王峻却十分委屈,见死不救是指死了也不救。你活蹦乱跳,精神十足,一点伤都没有,怎么叫见死不救?年纪轻轻,正是大谈理想抱负的时候,不要总是把死去活来这些负能量的话题挂在嘴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