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真实的李太后(1 / 2)

宰相冯道带领着部分官员在开封城门外迎接郭威,他在京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而且很久也没有回家了,做为同僚,迎接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

郭威骑着高头大马,远远就看到城门外等候的官员,内心有些激动还有一些得意。刘知远,你看到没有,你的儿子一死,后汉朝的官员就立刻改换门庭,投到我的门下了。

但是当他走近,却发现没有一个官员行君臣叩拜大礼。难道都得了关节炎,所以屈不了膝,弯不下腰?

尤其那个官场老油子冯道,两只眼睛似闭非闭,似睁非睁,像个木头桩子一样,杵在道路中间,一动不动。

新科皇帝驾到,为什么还不迎接,瞎了还是聋了?没有一个官员参拜郭威,现场气氛无比尴尬。郭威脑袋里电光火石,无数个念头飞快闪过。

契丹人耶律德光入主中原的时候,冯道拜过。刘知远兵进开封的时候,他也拜过。能不能这样理解,只要是他拜过的人,都是皇帝。反之只要他不拜的人,就不是皇帝?

这个老油子不拜自己,难道没有把我当皇帝?郭威心中发出疑问,但是又不能问,只能自己猜测。

这些官员不拜,能不能按着他们的脑袋,逼着他们拜?当然不是不行,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后汉朝官员们哪里是五大三粗士兵的对手。但是强扭的瓜不甜,硬逼着人家拜,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打破这要命的尴尬,郭威下了马,先向冯道行礼。下级拜见上级,是官场上起码的规矩。如果不知道这个规矩,就不要在官场上混了。

冯道僵硬的脸上,终于发生了变化。他面带微笑,握住郭威的手,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侍中这次回来,很不容易啊!这句话包含几层意思,一层是:从澶州到京师,三百里路程,你们只四五天就到了。这么拼命赶路,鞋底磨穿了,脚底板也磨破了,仍然面不改色,很不容易啊!另一层是:你们明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但是却不按套路出牌,君侧没有清,反而先把君给清了,很不容易啊!

郭威知道不能接下茬,否则越描越黑。反正刘承祐不是我杀的,你们爱咋咋地。

走进开封城,牢记王峻承诺的士兵迅速分散,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各自施展浑身解数,看见东西就抢,要是有人阻拦就杀。惨叫声不绝于耳,开封城成了人间地狱。因为这是事先的承诺,也是给与天雄军的赏赐,郭威没有阻止,也无法阻止。

国不可一日无君,刘承祐死了,自己顺理成章成为下任皇帝,这不仅是他自己的想法,也是整个集团的想法。他回到了枢密院静静坐着,等待文武百官们纷纷泪如雨下,死乞白赖的请求自己即位。

一天两天过去,文武百官们仍然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不仅没有一个官员上门劝进,就是一个送外卖送快递的也没有。枢密院也没有搬家啊,大家不至于迷路,找不到地方啊。要不要派几个人出去,敲锣打鼓,告诉百官,枢密院的地址?事情不应该这样发展,难道大家都拿错剧本了,所以把戏给演砸了。

在此期间,郭威抽空回家了一趟,家里到处都是血迹,一片狼藉。刘承祐虽然死了,但是还不足以报仇雪恨。不夺过刘氏集团公司,誓不为人。郭威一边哭泣,一边发誓。

郭崇威和王殷走进办公室,讲述天雄军的所作所为。这些士兵太丧心病狂了,能抢的快抢光了,拿不动的就毁了。不用十天,再有个二三天就能把开封抢光。再这样打砸下去,开封就要从高德地图上消失了。

承诺是王峻许下的,当然该由他收回。大家抢的差不多了,可以收手了吧。

不守信用的王峻惹恼了意犹未尽的大兵,纷纷反驳。抢劫十天是你自己说的,又不是我们逼你的,现在远远没有到日子,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大抢特抢。滚到一边去,不要妨碍我们发财。

给点颜色,你们就开染房了,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不来点狠的,你们不知道我有多么凶残。杀了几个抗命的大兵之后,天雄军才知道王峻的剑法出神入化。一旦拔出来,必须要沾到血腥。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拎着大包小包,驻扎到了刘子坡。每个人都拿出战利品,相互攀比,相互炫耀。

后汉朝除了少了一个刘承祐,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歌照唱舞照跳,麻将照打不误。尤其禁军没有一点损失,怎么也不出面来管管天雄军呢?那是因为人和人不一样,禁军吃皇粮,如果跟一伙抢劫犯较真,不是脑子短路了就是神经错乱了。在天雄军烧杀抢掠的时候,他们必定是瑟瑟发抖,紧闭军营大门。阿弥陀佛,上帝保佑,千万不要抢到这里来。

郭威坐了好几天冷板凳,冻的瑟瑟发抖,再也坐不下去了,于是来到皇宫,和同事们叙叙家常。

你怎么搞的嘛,说好的清君侧,怎么不按剧本来?军侧没有清,军却先清了,必须给个说法。

天雄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你怎么也不约束约束,我看你是存心的吧。

回来就回来,带着天雄军这些凶神恶煞当保镖,你以为自己是顶流明星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