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武官集团的胜利(1 / 2)

收复河中城的消息传遍后汉朝每个角落,王景崇和赵思绾不想也被郭威活活玩死,立刻跪地投降。

郭威得胜归朝,迎接他的是掌声和赞誉。

郭将军这次打了胜仗,劳苦功高,一定要大加褒奖。刘承祐一边举杯敬酒,一边大声赞扬。

郭威也是老江湖,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连忙再三推辞。之所以能够旗开得胜,上靠的是陛下运筹帷幄,指导有方。中间靠的是同僚们呐喊助威,加油打气。下面靠的是三军将士不畏艰险,视死如归。至于我本人,实在没有什么功劳可言。盖了几间顶棚漏雨,墙壁透风,摇摇欲坠的房子,还被河中城管执法大队认定是违章建筑,强制拆除了。我本人实在没有什么功劳,陛下要赏赐,就赏赐他们吧。

居功不自傲,打了胜仗还陪笑脸,简直是人间极品,参加表彰大会的人们都感动的热泪盈眶。

郭威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而且只字不提反信的事,那些反贼们心中大安。这个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简直太上道,太懂事了。先进少先队员、优秀三八红旗手、新时代巾帼英雄,大家绞尽脑汁,把能想到的光荣称号,全都毫无保留的送给了郭威。这一刻,他浑身光芒四射,成为了红毯上最耀眼的明星。

朝廷公议,升郭威为枢密使、侍中。既然推辞不了褒奖,那就坦然接受吧。一时之间,郭威风光无限,炙手可热。

一块烧红了的铁放久了会变凉,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也一样。随着时间流逝,人们淡忘了这件事,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天,符彦卿带领女儿符氏登门拜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郭威救了长女一命,登门道谢,理所当然。

文仲老第,你救了小女一命,真的太感谢你了。我想让她拜你为义父,给你养老送终,不知意下如何?

冠侯老哥,我太愿意了。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就应该患难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对极,对极。以后我们要亲如兄弟,携手共进,有肉一起吃。

苏逢吉眼见郭威得到了实惠又得到了荣誉,武官集团实力倍增,恨得咬牙切齿。于是想出了一条毒计,让郭威去天雄军担任节度使。理由非常合情合理,天雄军是北方重镇,帝国屏障,负责抵御从燕云十六州南下的辽军。郭威刚刚打了胜仗,威名远播,就是辽国人都佩服的竖大拇指。他坐镇邺都,辽军势必不敢侵犯。

苏逢吉为什么如此痛恨郭威呢?其实他痛恨的不仅仅是郭威,而是整个武官集团。最痛恨的人是史弘肇,郭威反而是其次。既然对史弘肇本人有意见,就对他提嘛,为什么要向郭威下毒手?那是因为史弘肇这个保安部经理蛮横霸道,谁提意见就打谁。苏逢吉搞不定他,就吃柿子拣软的捏,拿郭威开刀。一来打压了郭威,二来削弱了武官集团的实力。一箭双雕,一石二鸟,果然是天衣无缝的好计谋。

话说史弘肇绝不是好惹的,苏逢吉放冷箭拍黑砖,暴躁脾气顿时发作。要不是众人拦着,早就打得苏逢吉满地找牙了。

武官集团也不都是莽撞武夫,也有爱动脑筋的人。苏逢吉已经出招,不能不接招。既然他拿辽军说事,我们也在天雄军身上做坐文章。天雄军的前身是魏博军,那些骄兵悍将素来无法无天。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如果郭威不带枢密使的职位就任节度使,只怕镇不住人。

什么?节度使兼任枢密使,你们太异想天开了吧!从古到今,都是中央领导地方,没有地方领导中央的先例。你们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简直语无伦次,莫名其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