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武官集团的胜利(2 / 2)

没有这个先例,不代表不能这么做。从郭威同志开始,他自己不就是先例了吗?

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唇枪舌剑,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肃静,肃静。关于郭威同志就任天雄军节度使是否兼任枢密使这一话题进行辩论,参加辩论的双方分别是史弘肇,以下简称正方。以及苏逢吉,以下简称反方。现在重申一遍现场纪律,不得说脏话,不得做侮辱性动作,不得随地吐痰。现在我宣布,辩论大会,正式开始。有请正方先阐述自己的观点。刘承祐变身为裁判,主持这场别开生面的辩论大会。

现场的观众朋友们以及电视剧前的观众,大家好!其实这就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天雄军那些家伙们杀人放火,无恶不做。郭威同志威名远扬不假,武艺超群也是真的。但是为了更好的行使节度使的权力,兼任枢密使是最好的办法。史弘肇声情并茂,口沫横飞,发表自己的观点。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正方说这个话题是伪命题,恰恰反映出了他的心虚。古今中外,就没有地方官兼任中央官的先例。你们这是搞特权,想要搞政变。苏逢吉手舞足蹈,捶胸顿足,神情十分激动。

由于武官集团的坚持及抗争,刘承祐终于答应郭威带着枢密使的职位去邺都。

武官集团大获全胜,毫不掩饰喜悦之情,马上开香槟开红酒庆祝。不但保住了枢密使一职,还白捡了天雄军这么个大军镇,中央地方一手抓,真可谓是锦上添花。反观苏逢吉自作聪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偷鸡不成蚀把米,一败涂地,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这天刘承祐在皇宫里设宴,为郭威送行。席间武官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火朝天。苏逢吉也是吃过见过的人,知道越是在这种重要的场合,越不能垂头丧气。哼哼,现在就论胜负,为时尚早。还没有到最后,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反正老板清客,不要自己掏腰包。不吃白不吃,吃了不白吃,于是抡起腮帮子狼吞虎咽起来。要是有人敬酒,当然来者不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郭侍中,我昨晚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你变成一头驴,驮着我走。到了地方之后,你放下了我。狂风呼啸之中,你又变成了一条龙,飞向南方去了。此梦何意,请你解释解释。刘承祐手握酒杯,似笑非笑的说道。

龙是天子的专用标志,私人订制,独家专利,绝无授权。假冒伪劣产品,一经发现,格杀勿论。回答不好,可是一道送命题。

郭威吃过的盐比刘承祐吃过的饭还多,趟过的刀山剑林比他走过的路还多,绝不是被吓唬大的。一愣之后,随即哈哈大笑。

我是地上的麻雀,陛下才是真龙天子。我怎么飞,也飞不高。怎么飞,也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第二天,郭威带领属官幕僚们离开京师,前往邺都,他现在的官职枢密使、侍中、天雄军节度使、邺都留守。这些属官幕僚有王溥、王朴、魏仁浦、王峻、韩通、李筠等人。

王溥是乾祐元年的状元,王朴则是乾祐三年(公元905年)的状元,出生于公元906年,字文伯,四十四岁年纪。魏仁浦,字道济,公元911年出生,虽然不是科甲出身,但是强闻博记,天下机要,谙熟于胸。王峻,字秀峰,公元902年出生,已经四十八岁了。韩通脾气急躁,一发脾气就瞪大眼睛,因此人称‘韩瞠眼’,最大的长处是忠心耿耿。这些人有的才思华瞻,有的博览群书,有的忠心不二,有的骁勇善战。不是田野里模样丑陋,毫不起眼的野芹菜、野黎蒿,而是冬虫夏草、人参、灵芝,有营养的很。

他们之所以不在京师里享清福,心甘情愿跟随郭威去边关喝西北风吃黄沙,主要原因是郭威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柴荣现在的官衔是天雄军衙内都指挥,不但有编制,而且是堂堂正正的副科级干部。此衙内非彼衙内。高衙内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柴衙内却胸怀大志,天下第一等英雄。

在旁人看来,郭威被发配到地方,就是失宠了,不乏幸灾乐祸之士。但是在郭威的心中,远离朝堂这个是非之地,反而是一种解脱。你们去斗吧,我远远看着就是,免得深陷其中,被溅一身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