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奇妙的国舅爷(1 / 2)

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的明争暗斗,并没有因为郭威的离开而偃旗息鼓,反而日臻激烈。史弘肇几次想杀苏逢吉,但是都被人拦住。太尉杀宰相,下级殴打上级,这不成体统嘛,请放下手里的大剑。也许史弘肇不是真的想杀了苏逢吉,而是吓唬吓唬他。

虽然脑袋没有搬家,但是苏逢吉越想越害怕。当官能把命都当丢了,这个宰相不当也罢。既然斗不过,总躲得过吧。想到这里,心中萌生了退意。上了一道奏表,要去地方上做个节度使。就像郭威那样,做个无忧无虑的诸侯。但是转念一想,到了地方上,史弘肇杀起自己来,只会更加方便,一句话一张便条就能要了自己的老命。之所以一直拿自己没有办法,因为还是宰相的缘故。如果不是宰相,早就不客气了。想到这里,不禁不寒而栗,于是又偷偷收回了奏表。

斗也斗不过,躲也躲不掉,这该如何是好?

既然躲不掉,那么就只能勇敢面对吧。不过实力悬殊,必须要找些不同凡响的外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逢吉拿着放大镜,在人群中仔细搜索,寻找最有实力,最非同凡响的外援。功夫不负有心人,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渴盼已久的梦中情人,他就是武德使李业,姓李的李,李太后的李。李太后有兄弟七人,李业是最小的弟弟。

和许多宠溺小儿子的家庭一样,李业从小就被父母还有哥哥姐姐们宠着,在蜜罐子里长大。正所谓慈母多败儿,得益于家人的宠溺,从小就养成了轻浮放任的习性。肩不能挑背不能扛,好逸恶劳,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吊儿郎当。除了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生就一张能把死的说活、能把活的说死的伶牙俐齿,浑身三万六千个汗毛孔,再也挑不出一个长处。

武德使是武德司的长官,名副其实的正七品芝麻官。但是如果不把这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当干部,那就是有眼无珠了。武德司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警卫禁宫,乃是皇帝的贴身保镖。不是皇帝信得过的人,怎么会安排在身边当侍卫?但是其权力还不仅限于此,还负责监察文武百官,收集军事情报,侦捕不法分子,刺探阴谋活动。他们神出鬼没,来无踪去无影,无论朝堂里巷,还是田野阡陌,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如此有人非法集会,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情绪,破坏社会安定,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哼哼哼,你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胡说八道,败坏皇帝的名声,破坏皇帝在老百姓心目中高大上的形象。皇帝挖了下鼻孔,你们就说成是鼻咽癌。皇帝放了个臭屁,你们就说成是肠道癌。简直就是罪大恶极,统统抓起来。

如有人企图大逆不道,他们则掌握收集罪证,实施抓捕,严刑拷打,刑讯逼供。看到没有,这是什么?这是你印发的传单,上面写满了打到帝国主义的反动口号,是大逆不道的证据。瞧你那熊样,有缸粗没缸高,除了屁股全是腰,还想造反啊。给我打,狠狠的打。不怕你不招,就怕你扛不住泰式按摩、足疗保健、小鱼吃死皮这些重刑。

皇帝深居简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想知道外面的事。武德司就是千里眼顺风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会一五一十上报。报告陛下,王大人昨天晚上吃了五碗饭,差点没噎死。报告陛下,吴大人家的老母狗被流浪狗拐走了,它们私奔了。

看到没有,这些都是武德司做的事,真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好像除了不做皇帝,什么都做,什么都管。武德使的品秩虽然差点低到没品,但是位卑而权重,职小而责大,权势大到无边无际。李业之所以能成为武德使,一个原因,就是是李太后的弟弟,刘承祐的舅舅,自己的人。

好像有种熟悉的味道!

专门干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这不就像是明朝的锦衣卫吗?没错,武德司就是当时的锦衣卫。

李业此人不学无术,却偏偏目空一切,自视甚高。自从王峻跟随郭威去邺都,就任天雄军监军,宣徽北院使的职位就空缺了下来。他这山还望那山高,于是异想天开,想弄个宣徽北院使当当。

宣徽使掌管宴会、典礼、检视内外进献奇珍异宝等事宜,既清闲又油水丰厚,是个大大的美差肥差。哪像武德使,不是今天钻下水道偷听偷看,就是明天打入敌人内部当卧底,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天天都提心吊胆。

他想到做到,当即向史弘肇求官。老史,王峻走了,宣徽北院使空着也是空着,给我当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