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河中城之战(1 / 2)

李守贞每天准时登上城楼,然后活蹦乱跳的摆出各种姿势造型,展示自己发达的肌肉,其目的是在告诉刘承祐,我还活着,比超市里游仰泳的鱼还要鲜活。挑衅之情,溢于言表。

李守贞屹立不倒,王景崇和赵思绾大受鼓舞,反叛之心,更加坚定。明明白白的告诉后汉军,不要劝降,我们不吃这一套。不吃这一套,那么想吃那一套?煎饼果子要不要来一套?

更为可怕的是,李守贞不止王景崇和赵思绾这两个为虎作伥的帮手,南唐的李璟想浑水摸鱼,捞点好处,占点便宜,已经在为李守贞摇旗呐喊了。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也放出风声,要声援李守贞。问他为什么助纣为虐,他的回答让人十分无语。因为我们都姓李呀,姓李的必须要帮姓李的。

如果李璟和李彝殷属于虚张声势,那么后蜀的孟昶就是投机倒把,闷声发大财的典型。后蜀军早就悄无声息的出了大散关,兵锋直指汉中。当年耶律德光带领契丹兵入侵中原,孟昶趁着天下大乱,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秦、凤、成、阶四州。现在又想叼走汉中这块肥肉,简直太贪得无厌了。

后汉朝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看来朋友圈里没有几个朋友,邻里关系处理的不怎么样啊!

国内叛军合纵连横,顽抗到底。国外敌人磨刀霍霍,不怀好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后汉朝随时都有灭顶之灾。怎么办,现在怎么办?刘承祐大声询问文武百官。有人献计,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请郭威出山。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当初刘承祐打发郭威回家待业,现在又要去请他,面子上实在说不过去。但是转念一想,丢面子总比丢江山丢性命要好,无可奈何,只得厚着脸皮登门拜访。

当初刘承祐无情的抛弃了你,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个男子汉的话,就不要答应他。把他晾起来,让他后悔去吧。

我年纪轻轻就在家待业,一大家子人要我养活。不工作挣钱,难道去喝西北风啊。你们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郭威虽然能征善战,但是深知李守贞不是银样蜡头枪,而是非常强悍狡猾的敌人,于是决定拜访相公冯道,听听他有什么克敌制胜的高见。

相指的是宰相,公是对权贵高官、德高望重这些人的尊称,合起来就是相公,是宰相的专用称呼。某些影视作品或者文艺作品里,妻子称呼丈夫为相公,那是大错特错的。更不是打麻将,抓错了牌的那个相公。

李守贞虽是武夫,但是有十万八千个心眼,很会收买人心。做人不要太吝啬,要舍得赏赐将士,这样三军将士才会听你指挥。大家齐心戮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败李守贞,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大佬就是大佬,一语切中要害,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郭威受益匪浅。

就这样郭威带着后汉朝的希望,带领增援的后汉军,还有属官,以及养子柴荣、外甥李重进、女婿张永德,大张旗鼓,奔赴战场。

柴荣此时的头衔是左监门卫大将军,哇呀,大将军耶!好威风好气派!

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左监门府为左监门卫,设置大将军一员,品秩正三品,实至名归的高级武官。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随着时代的变更,左监门卫大将军一职,也从有权有势的实权职位变成了无权无势的虚职。无兵无将,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是朝廷给予勋贵高官子弟的恩萌。也就是说,柴荣没有经过科举,凭着养父的关系,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京师里的高干子弟多如牛毛,一块砖头砸中三个这样的大将军,并不是件稀奇的事。

之所以把子嗣后辈们带在身边,就是让他们感受一下大战的氛围,学习学习,历练历练,拓宽一下眼界,为将来入仕打下基础。

走到半路的时候,一个叫赵匡胤的小伙子请求从军。郭威今天心情很好,竟然亲自接见了他。

小伙子,为什么要当兵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