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平边策》(1 / 2)

当天离开京师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看好柴荣。

瞧你那熊样,真是打得过刘崇,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来。

虽然你有点能干,毕竟打仗不是儿戏,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万一有个闪失,你追悔莫及。

你以为自己是超人啊,超人把内裤穿在外面,你也把内裤穿在外面啊,看看有没有超能力,看看能不能飞出银河系。

大家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把送行搞得像出殡一样。就差披麻戴孝,号啕大哭了。

柴荣凯旋而归,情形就迥然不同了。我们伟大的老板,打得刘崇屁滚尿流,战斗力连齐天大圣都望尘莫及,真是英明神武,年轻有为。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蔚为壮观。文武百官们争先恐后,抢着与柴荣握手留念。一时之间马屁与奉承齐飞,掌声和赞誉共响。柴荣非常清醒,没有迷失于阿谀奉承之中。

就在大家争相与柴荣合影留念的时候,一个人蜷缩着身形,神情显得无比尴尬。不错,他就是冯道。当天他以一己之力掀翻柴荣,搞得他灰头土脸,很没有面子。

他历仕五朝十帝,始终屹立不倒,所见必是真知灼见。当天所言,其实也是众人心中所想。只不过别人不说,他却说出来了,但无情的现实推翻他的预言。柴荣不但打败了刘崇,而且围攻太原。要不是辽军从中捣乱,粮草不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说不定已经攻破太原了。

柴荣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他心中有愧,自己的老脸先挂不住了。

按说打了胜仗,王者归来,至少要召开一场盛大的记者招待会,在闪烁的聚光灯下添油加醋的详细讲解高平之战的经过。或者举办几场专题讲座,慷慨激昂的分享成功经验。最少也要休息几天,松弛一下紧张的心情。但是柴荣是务实派,从来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第二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因为他是工作狂人,唯有不停的工作,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经历高平之战,刘崇被打怕了,但是柴荣的雄心壮志彻底爆发,不能只做个守成之君,要做一个开拓进取的天子。要向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统一大中国,而不是守着中原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得过且过。

要削平四海,必须要有一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军队。现在的禁军素质低下,老弱病残混杂其中,混吃等死,别说打仗,就是拉到野外来一次十公里武装越野都不及格。指望他们平定天下,还不如洗了睡。必须改革,让禁军焕然一新,成为一支百战百胜的精锐之师。

为了改革兵制,柴荣接二连三发布诏令。命令侍卫亲军司和殿前都指挥使司裁汰老弱病残,甚至罗圈腿、斗鸡眼、娘娘腔,这些奇形怪状的士兵也统统赶出军营。留下的都是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猛士。当兵打仗拼的是体魄力气,块头越大,力气也就越大,也就越能打。什么伸个兰花指打情骂俏,抛个媚丝眼暗送秋波,是娘炮所为,不是真正的男子汉。军营里要充满阳刚之气,不需要阴柔之美。

但是淘汰老弱病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些禁军大老爷们都是有编制的。砸了人家的铁饭碗,人家不拼命才怪。

虽然我喝酒骑马,酒驾摔断了腿,成了瘸子,但也是工伤,要开除我不是不行,除非赔偿七八十万,否则免谈。

我家三代当兵,除了当兵,什么都不会做。你说下岗就下岗,总得给些安置费吧。

禁军工资高福利好,逢年过节还有礼物,中秋节发月饼,端午节发粽子盐蛋,过年还有年终奖,简直就是个安乐窝福利院。被淘汰的老弱病残,愤愤不平,于是天天上访游行,希望把事情闹大。这一套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做法在以前或许有用,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柴荣的手掌稍微用力,就把他们压了下去。

哼哼,我发起火来,连三军总司令都杀,何况你们这些蚂蚁一样的小人物?铁饭碗打破了,你们都下岗了,要自谋出路了。但是要遵纪守法,如果不知悔改,继续闹事,我也很想试试我的刀好快不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