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刘知远其人其事(1 / 2)

契丹兵疯狂的打草谷,虽然收获满满,但是惊喜的发现,中原老百姓的战斗力竟然非常强悍,比起所谓的正规军强得不止一个两个档次,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兵的领工资,混口饭吃,只会欺压老实巴交的老百姓。面对凶神恶煞的敌人,早就吓得腰酸腿软脚抽筋了,怎么会真的拿起武器跟敌人拼命?要他们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简直就太阳底下看星星——白日做梦。

老百姓们就不一样啦,女人被抢,牛羊被夺,房屋被毁,再不奋起反抗,家都给契丹强盗抢光了。老百姓们以纸为甲,拿锄头扁担为武器,运用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打得契丹兵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那些好心好意,前来开封祝贺耶律德光登基的节度使们,微信红包没有抢到,反而被限制了自由,不能出城半步,渐渐的也都心生不满,乃至怨恨愤怒了。

吃个喜酒还被软禁了,天下哪有这种道理?面对节度使们的质疑,耶律德光显然找不到好理由。无可奈何,只得放这些节度使们回自己的防区。并且命令他们要拿起武器,血腥镇压反抗的老百姓。有的节度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耶律德光面前唯唯诺诺,但是回到防区之后,马上撕下虚伪的面具,组织军民打击侵略者。

耶律德光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人神共愤,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终于知道自己不受欢迎,不抓紧时间回上京临潢府,就再也回不去了。于是借口天气太热,不适应中原的气候,要回老家凉快凉快,留下一部分契丹兵,匆匆回家。

到了栾城外的一片树林,耶律德光暴毙而亡。正印证了那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他在中原做尽了坏事,到死也回不了老家。那片树林,人们称为‘杀胡琳’,意思就是杀死胡人的树林。

这个时候,中原大地又乱得一塌糊涂,稍有气节的节度使带领军民反抗契丹兵,野心勃勃的节度使则趁机抢夺地盘,扩充自己的实力。再有一些胆小怕事的节度使则生怕惹火烧身,紧闭门窗。我不招惹你们,你们也不要打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阿弥陀佛,上帝保佑!

就在各路节度使们观望风声,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时候,刘知远当机立断,在太原称帝。他自认为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因此建国号汉,称为后汉。

他虽然姓刘,却是货真价实的沙陀族人,并非汉族人,跟刘邦压根就没有半点关系,八杆子打不着。唉,竟然也是个乱认祖宗的人。

这一年是公元947年,刘知远才五十三岁,离法定退休年纪还差好几年年,正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的时候。

按照当时的惯例,起事之前要犒劳士卒,也就是要提前预付工资。打完仗再发工资,简直是混蛋加无赖。刘知远原本打算让士卒们自己去抢,抢多抢少全凭自己的本事。但是他的妻子李氏十分知书达礼,说了一段话,让他满脸通红,羞愧难当,小心脏怦怦乱跳。

天下人还没有得到你的恩惠,却要先贡献出自己的钱财牛羊。你让士兵自己去抢,和强盗有什么分别?这样会让天下人失望的。是啊,这样烧杀抢掠的做派和万恶的契丹兵有什么区别?

说完这段话,她义无反顾的拿出了自己的嫁妆和多年积攒的钱财,分给了士兵们。贤妻良母,绝对的贤妻良母。

钱财算什么?不过一堆身外之物罢了。虽然看似损失了一些钱财,但是博取了爱国爱民的好名声。好名声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无法用尺子衡量的,这笔买卖利润丰厚,简直太划算了。

如此一来,士卒们得到了实惠,老百姓也没有任何损失,更重要的是刘知远人气暴涨,形象瞬间变得无比高大上。天下归心,人人心向后汉。刘知远登高眺望,踌躇满志。在太原的城墙上指点江山,又下诏鼓励反抗契丹的军民,又下令处死所有在中原的契丹兵。与此同时,以史弘肇为先锋,兵进开封,抢到了那把人人垂涎三尺的龙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