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忠臣刘仁瞻(1 / 2)

李重进把淮南战局搞得一团糟,柴荣不禁感叹,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于是于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二月,第二次亲征淮南。

南唐军看到柴荣还带来了水军,不禁笑出声来。就你们那几艘破船,也叫水军吗?我们才是打水战的祖宗,让你们见识见识识我们的厉害。

寿州虽然处于重重围困之中,但是刘仁瞻却始终面无惧色,因为他忠于南唐,公正无私,誓死于寿州共存亡。再说如果在军民面前露出惊慌胆怯之色,那么人心也就散了,队伍也不好带了。不但众志成城,击退后周军一次又一次进攻,而且每天拿着望远镜扫视战场,主动寻找战机。

后周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使李继勋在寿州城南安营扎寨。刘仁瞻一眼就看出了破绽,顿时计上心来。你小子这样安营扎寨,漏洞百出,不是笨就是傻,我要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偷袭。

在一个月黑风高、乌漆麻黑的夜晚,寿州城内的南唐军在苍茫夜色掩护之下,悄无声息出了城门。到了李继勋的营地,拔刀就砍。我们被你们围困了这么久,也应该轮到我们报仇了。

睡梦之中的李继勋万万想不到,寿州城内的南唐军居然敢跑出来偷袭,顿时懵了。等到醒过神来的时候,南唐军已经大摇大摆回到寿州城了。这一仗损失惨重,不但营地被毁,还阵亡了数百名士兵。

柴荣一向赏罚分明,既然李继勋不行,那就调离战场,回国去当河阳三城节度使,就这样被解除了兵权,不再担任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

当初郭威任天雄军节度使的时候,李继勋投入军中。因为神勇无敌,仿佛霸王复生一样,打架不要命,骂架不要脸,屡立战功。尤其高平之战,战功卓著,深受柴荣器重,终于开府建牙,成为节度使。不是他不行,而是刘仁瞻更高一筹。

不但李继勋在刘仁瞻手下吃了败仗,赵匡胤也吃过大亏,差点被一支粗大的利箭射中。要不是部将张琼在危急时刻,推开赵匡胤,替他挡住了巨箭。只怕早就成为了一张相片,挂在家里了。

刘仁瞻文韬武略,能攻能守。可是就这么一位忠臣良将,却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他有几个儿子,一个叫刘崇让,一个叫刘崇谏。

刘家虽不富裕,但终究是高干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是有些家底。子弟们每餐吃不上山珍海味,可是汉堡包、薯条、可乐、奶茶这些食物管够。

寿州城被围困几个月,米缸见底,囤积的粮草吃完了。为了活命,军民们掏鸟窝、挖野菜,挖空心思填饱肚子,挖到一条蚯蚓都算的上是富含高蛋白的大餐了。身为高干子弟的刘崇谏为了填饱肚子,也加入挖野菜大军,天天扛着锄头和军民们到处寻找野菜。想不到平时不受待见的野菜,也有咸鱼翻身的一天,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美食。但是人多野菜少,常常空手而归。长期的饥饿,导致他从一个一百八十斤的小胖子,变成了八十斤的瘦猴子。

他常常在想,这一百斤肉,要是做成红烧肉,那得多大一锅啊!就这么平白无故的消失了,简直太浪费了。想想就垂涎三尺,大咽口水。

爸爸,我饿。刘崇谏饿的头昏眼花,希望刘仁瞻能给一点安慰。

你个混蛋,六点钟吃的晚饭,现在才九点不到,怎么这么快就饿了。你这么能吃,是猪八戒投胎吗?再这样下去,家里都被你给吃穷了。看到刘崇谏饿得无精打采,刘仁瞻心如刀绞,于是轻声安慰。就算刘崇谏活到九十岁,也是个孩子。除了安慰,难道还忍心暴揍一顿吗?

刘崇谏非常委屈,愁眉苦脸。一碗清水,里面加几粒米,连个油珠子都没有,能算是晚饭吗?我太饿了,要吃满汉全席,要吃法国大餐。

睡吧,睡着就不饿了。刘仁瞻的这个办法果然高明之极,只要睡着,什么都不知道了。就算再饿,也不会有知觉的。

我试过,可是饿得睡不着。刘崇谏撒娇着说道。

睡不着啊,我有办法让你睡着。刘仁瞻拿起棒子,砸晕刘崇谏。瞧你睡得像个死猪一样,一句梦话都不说,不是挺香吗?

刘仁瞻想为国捐躯,当忠臣当英雄。但是刘崇谏没有这样的气节,他要吃饱肚子,要活下去。饿得实在受不了,决定铤而走险,逃出寿州,向柴荣投降。

一个夜晚,虽然有惊无险的逃出了寿州城,但是在淮河边,被巡逻的南唐军给抓住了。南唐军得知他的来历,于是交给刘仁瞻,让他亲自处理。你的儿子逃跑,是打是骂,你自己看着办吧。

刘仁瞻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英雄一世,怎么生了个贪生怕死的狗熊儿子?儿子啊,你为什么要逃跑啊?

爸爸,我饿,饿得受不了啦。我想去后周军那里搞点吃的,吃饱了再回来。看着父亲无比严肃的表情,刘崇谏有些害怕,竟然撒谎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