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郭威的成长之路(1 / 2)

姓名:郭威,民族:汉族,出生日期:公元904年9月10日,字文仲。相传他的父亲郭简曾在晋王李克用手下担任顺州刺史,后来被刘仁恭所杀。郭简死的时候,他才几岁。去潞州的路上,母亲王氏又不幸去世。

哎,小小年纪就双亲去世了,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幸亏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姨母韩氏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了。成年后的郭威长得高大威猛,身姿挺拔,勉勉强强算得上小帅哥一枚。

既然长大成人,理所当然该出去找份工作,挣钱养活自己了。从小就没有受到父母的耳提面命,没有上过小学,没有读过初中。别说没有毕业证,就是肄业证都没有一本。没有文凭,没有手艺,没有背景,名副其实的三无人员。除了一身力气,再也没有一点本事,能做什么?好像除了从军,就没有别的出路了。

那个时候的军人可不比现在,人家的词典里压根就没有什么保家卫国、舍生取义这些崇高伟大的词汇,更谈不上星辰大海。有奶就是娘,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别跟我谈什么忠诚,忠诚值几个臭钱?不把我们这些骄横跋扈的大头兵们喂饱,小心砸了你的饭碗。兵强逐将,将强欺君,就是当时的时代特色。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当兵的名声早就臭了大街。

正巧昭义军节度使李继韬招募士兵,扩充自己的实力。郭威站在人群中,显得气宇轩昂,有如鹤立鸡群一般。李继韬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身姿魁梧的少年,于是收入麾下。

年轻的郭威涉世未深,像白纸一样洁白无瑕,可是一入军营这个大染缸就放飞自我,如鱼得水,被染得五颜六色,多姿多彩。酗酒赌博,打架斗殴,无所不会。这个不良少年为了追逐时代潮流,为了标新立异,甚至在脖子上纹了一个飞雀刺青。正因为如此,军中称为‘郭雀儿’。

某日郭威喝得醉醺醺的,腰里插着一把刀,一步三晃,踉踉跄跄走出军营。路过菜市的时候,听到一阵吆喝之声。

买肉了,新鲜的肉,快来买呀!一个大腹便便,膀大腰圆的屠户在肉摊后卖力的吆喝。这个屠户是不是姓郑就不知道了,史书上没有写。

这个屠户欺行霸市,短斤少两,是本地的一霸。郭威早就看他不顺眼,今天趁着酒意,正好教训教训他,于是摇摇晃晃走了过去。

给我剁几斤瘦肉。郭威满嘴酒气,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屠户连忙操刀剁肉。剁完了瘦肉又剁肥肉,屠户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有钱挣,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你站着的姿势不对,拿刀的手法不行,剁得不好,给我重剁。郭威大呼小叫,满嘴脏话,一脸挑衅之色。

屠户看出来了,郭威不是在买肉,而是在戏弄自己。自己好歹也是本地一霸,如何受得了这个窝囊气?一气之下,放下屠刀,露出满是肥肉的肚子。大爷不伺候你了,你这小兵痞,有多远滚多远。

郭威见他顶嘴,顿时火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拔出腰里的刀,眼中火花迸射。

老子天天宰羊剁肉,玩刀的祖宗。你这乳臭未干的家伙居然在老子面前耍大刀,简直是班门弄斧。有种别怂,朝这里来一刀。屠户一边拍着肚皮,一边发出狠话。因为不信郭威敢动手,所以满脸鄙夷之情。

是你求我的,那我就不客气了。郭威人狠话不多,当即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干脆利落的宰了屠户。

是不是有种熟悉的味道?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没错,《水浒传》里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片段与这个场景简直如出一辙,只是刀换成了拳头。可以肯定的是,施耐庵先生剽窃了郭威,而不是郭威抄袭施耐庵。

杀了人的郭威肯定酒醒了,而且冷静了下来。虽然闯了弥天大祸,但是没有逃跑。一人做事一人当,逃跑算哪门子英雄?

李继韬看着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居然没有发火,而是笑眯眯的,态度十分暧昧。好小子,你真有种,敢在闹事里杀人,很有我当年臭不要脸,死不要命的风采。

按说杀人偿命,可是李继韬似乎从郭威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竟然惜才起来。法外开恩,饶了郭威。这么好的领导,打着灯笼也找不到,郭威自是感激涕零。

为了暂时避开风头,郭威决定回老家一趟。走到黄河岸边,大雨滂沱,风高浪急,无法渡河,只得在客栈住下,等待天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