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途雪 连载

道途雪

分类:武侠修真 作者:Ra1nbow 字数:7万字 标签:道途雪,Ra1nbow 更新:2024-03-05 05:50:58

这是一段历史,一本游记、一个剑客的一生,还是一场求道的故事。道途风雪何其多。少年自有三尺铁,并斩鬼神与蛟龙。——群像无cp。唐朝末年,一群各有抱负人的悲欢离合。 ...

咸通十四年。曾在二千精兵簇拥下,奉迎佛骨的车马轮毂还吱呀呀响彻在夏日的长安城上空,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了一生的皇帝李漼却已病死在长安宫中的咸宁殿里。这位留下一个烂摊子的庸君临末倒得了个不折不扣的美谥“懿”。

最大的原因无他,接连两场急病,正值壮年的唐懿宗死的仓促,并没有留下关于立储的只言片语,惹得朝中人心惶惶。

然而有了这一个“懿”字,就算是一锤定音,安了担心被清算的前朝旧老们的心;让他们明白只要保持作壁上观、别乱掺和,那么无论最后是哪位皇子继位,新皇帝都不会闲的无聊把过去那些破事翻出来数旧账,不必杞人忧天。

至于一朝天子一朝臣,要不了多久有的人就得从要紧位置上乖乖滚蛋——这些朱紫公卿心里清楚得很,滚蛋了无非是自己从权力的中心抽身出来,空出来的缺,家族子侄辈里自然有人顶上。五代阀阅,高门大户,富贵绵延,可不是说说而已。

一般来说,只要皇帝在位期间不是离谱到极点:实在恶贯满盈,引发国人暴动的那种。最后追谥的时候都多半是个美谥,连平谥都是极少数——这点从美谥有足足一百四十个字,平谥四十上下,恶谥却只有二十来个字就可以看出来——恶谥平谥加一块还不到美谥一半呢!

如果真个个皇帝都是出类拔萃人中龙凤,天底下怎么还会有吃不饱饭的百姓?——毕竟是非功过后人评说,谁也不希望在自己这开个死后还要被口诛笔伐的先例。别管皇家父子之间还残余几分骨肉亲情,你这一个恶谥给自己亲爹送上,安知后人不会给你也安一个大大的恶谥?

只是《谥法解》说“温和圣善曰懿、爱民质直曰懿”,林林总总,显得就有些讽刺了。

除去早早定下的懿字美谥,李漼的死讯在一干别有用心之人的运作下,被默契地隐瞒了下来,秘不发丧。

半个月里,朝堂之上风云诡谲。历经无数暗地里的利益交换你死我活勾心斗角后,推选出的新帝终于懵懵懂懂地在灵前继位。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又改年号为“祥符”,取“天人合应,既彰化本,必降祥符”之意。

新皇帝名李儇,是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孩子。年幼登基,权力自然旁落他人手中,至于这位小皇帝,倒不费扶持他的人一片苦心:既没有多大的权力欲望,更没有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的满腹抱负;反而在尚为皇子时,就是个向官员大肆索贿用来打赏下人、自称“倘若科举有一门考蹴鞠,孤必定一举夺魁”的纨绔货色。如今他做了皇帝,自然除去游乐之事一概不在意,甚至说巴不得有人替他处理,他只管吃喝玩乐才好。

年号祥符的寓意固然不错,可冥冥中的天道却似乎不太给小皇帝脸面,还没看到降下的祥瑞征兆,天下倒先迎来了灾难。李儇登基的第二年,也就是祥符二年,整个唐朝境内先有大旱,后生蝗灾。纵使皇家供奉的修行人出手,也始终只能祈来几场小雨,解不得什么大渴。

皇帝自恃身份不肯出面,司天监的人一趟趟跑,跑断了腿也没能请动那几位方外仙人——他们竟然如商量好一般,齐齐回绝了监正的请求。气的那位得道几十载鹤发童颜,修心养性已臻至圆满的司天监监正生生捏断了手中拂尘。这些仙人只枯坐山中,拿冷眼打量山下众生,不知有什么算计。

眼见今年莫说秋粮,就是夏粮都只有往年一半之数,理所应当对灾民减税免役。可是新帝登基,百废待兴,自然少不了搜刮民脂民膏,穷尽人力物力来重修园子修宫殿,好满足自己不尽的贪欲。因此一道圣旨传下来:官家不但不开仓赈灾,反而强行催缴税赋,缴税之数,更甚往年;又要征十万劳力,浩浩荡荡开往长安。

要知道征税这事,每经一层官员的手,就会重上一分呐。皇帝只添了半成的税,可真执行到民间时,已经是十倍甚至百倍的搜刮,翻个倍都不止。搜刮出来的钱财大都饱了层层贪官的私囊,国库所得,不过十之一二而已。倘若修缮宫殿园林的钱不够,那就只好再来搜刮一遍。

如此重负,又值凶年。百姓就算拆屋伐树、卖妻鬻子也难以承受,苦不堪言,于是纷纷弃家舍业,远赴他乡求生。然而过去一州一郡之地遭灾,可以逃往临郡临县避难;如今整个大唐境内都遭了旱灾蝗灾,谁都没有粮食,这些人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无非是换个地方等死而已。

流民中先被强行征走一批年轻力壮的男人,充做苦力,发往长安。余下的则任由他们在各大州郡城郊盘桓,靠草籽树皮活命,年老体弱者更是草籽树皮都没得吃,纷纷毙命荒野。实在活不下去的百姓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烹“两脚羊”,只求能多苟延残喘一天……种种景象,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曾有因忠直被谤,远遭放逐的骨瘦如柴大儒见此民不聊生,痛心疾首。于是写下“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的诗句,字字饮恨,字字泣血。

然而长安宫闱深深,高高宫墙遮断了这些字句,丝竹扰扰,诛心声传不进深宫里。

面对这种惨状,各地皆有百姓起义,但在面对官兵围剿时完全占不到便宜,往往不消三五天就被尽数消灭。

直到大唐三十六州之一濮州的一个私盐贩子站了出来,农民起义军才终于不再是官兵眼里的活军功。

私盐贩子名叫王仙芝,为人豪爽,够义气、尚豪侠。平日里走南闯北,积攒了一身的好武艺,也结交了许多朋友,认了一批兄弟,在濮州这一亩三分地上是个土霸王似的人物,靠着私人盐场发了家。

然而此时山河蒙难,官府又层层盘剥,粮食都吃不起的百姓哪里还有银子买他的粗盐?这就彻底断了王仙芝的财路。眼见灾情愈演愈烈,民变每天都能听说,逼得他不得不另谋生计。

王仙芝本来做的就是刀尖上舔血的买卖,算不上什么良人,更加上见黎民受难于水火之中,他眼睛一热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竟然反了。

王仙芝率先起势,数千人随即响应,势如破竹,攻下了濮州边许多郡镇。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军号“草军”。一时之间颇有在大唐版图肚子上掏个窟窿出来自立为王的架势。

仅仅数月时间,这支起义军规模迅速膨涨,从千人暴涨至三万,而且战斗力惊人。哪怕是实力不俗的天平军亲自来剿,最后也大败而归,与其他被官军一边倒屠戮的起义军截然不同。

王仙芝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濮州,杀了刺史,除尽恶霸,开仓放粮;紧接着又拿下了三十六州之一的曹州城。

曹州城可不得了,要知道民谚传说里“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虽然前半句不明就里,可后半句人人都听得懂。如今应了谚语,曹州果真被攻克,人心也随之活络起来,这是否意味着大唐气数……

不管怎样,这下王仙芝的义军气势如虹,彻底打响了名号,也成了朝堂之上的心腹大患。

不说王仙芝起义,只往再北看,大唐三十六州里最北的一地沧州。此州面积极大,几乎与两个州等同,西与游牧民族草原相邻,北与北境接壤;却又天然多山,如同一道自然地理防卫,或者一把刺出去刺进他国版图的尖刀,故设有许多关隘军塞。

沧州地界偏僻、民风彪悍尚武,风土人情与除同处北方的青、幽、冀州之外三十二州截然不同。物产较为匮乏,经济落后:时兴的绸缎庄首饰铺胭脂铺子不开到这,身上穿的鬓上戴的花样是长安三年前的款式,戏园子里听的是长安两年前的台本,连过年写对联的楹联纸都是长安的明日黄花。

酒楼少、青楼也少,花灯香车、灯宴游园这些是想都别想。

一般而言,朝中大臣被皇帝外放到地方,最远也就放到这了,再远那就要放到人草原上去了。

被外放到这的官员基本意味着做到了头,属于复燃也燃不起来、彻底被浇灭了的死灰,此生再难在官场有所寸进。毕竟正所谓出长安容易回长安难呐。

不怪有文人写下“宦游从此去,去去无归期。他乡有明月,千里寄相思。”以及“此生谁料,心在长安,身老沧州。”等诗句。

但沧州的偏远,在举国受灾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唐国版图型似一支斜放的带耳葫芦扁壶,只要幽、冀、青三州死死掐住了瓶颈和瓶耳的位置,南边那三十州的流民就是长了翅膀也过不来。想过来除非穿过边疆的军镇,再穿过西边匈奴人突厥人的草原才办得到。一州的粮食只需要管一州的百姓,这就让灾情影响小去不少。

而在这极偏僻的沧州北部,作为天然国界线的荒凉大山中,还有着一处几乎没有受灾的世外桃源。

村子不大,只有百十户,因为地处深山,官府并不知道这有个村子,也就没有派官员前来管辖。

这一村人大都姓刘,所以村子也干脆就叫“刘家村”。刘姓人自己养活自己,自己管自己。

村子里的外姓人只有一家,是十多年前搬进来的苏家。

苏家人找到村子时是个雨天。

那时阴雨霏霏如泣。一男一女,如鬼魅般出现在了村口。

男子气质温雅,一袭青衫,背着包袱,腰悬一枚青玉夔首鸟型佩,站在女子身后给她打伞。伞是油纸伞。伞骨做工精良,每一根都极其弹韧,是上好的老竹削成的。伞面微微泛黄,并未绘上图案。

女子一身极干净的素衣,笼云鬓,鬓上插着一根黄梨木簪。面无表情,怀抱着一个男婴。

雨水不小,刘家村的老老少少索性不下地了,听到消息后纷纷挤在村口看热闹。

那女子只说前来避难,然后村长也是族长便把她请进屋里,谈了一刻钟的话。

女子进了屋,男子就撑伞在雨幕里等。青衫笔直,就像村子四周被雨洗过越发青翠笔直的山,雨水顺着伞面流下去,如断了线的珠子,伞下仿佛构建出了一方独属于他的天地。

没人知道村长和女子谈话的具体经过,只知道在那之后,这家人便在村中住下了。

村民对这家人好奇不已。凭借铁杵磨针的精神,在一连几个月锲而不舍的上门拉家常后,村妇们惊讶地发现,女人似乎连基本的针线女红都要现学。村里的男人倒是一概认可男人是打猎的一把好手,可他也不会种地。这两个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村长提出过匀给他们现成的田地,免得受开荒的辛苦,被他们推辞了。于是谁都不知道他们生活来源是什么,吃什么用什么。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这对神秘苏家夫妇的孩子也一天天长大了。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