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下第一大宗师(1 / 2)

苏隔江跪下拜师的那一刻,远在三千五百里外,长安城畔祥符山锦绣峰上,异变突生。

山的名字来源和一则古老传说有关:

传说从前长安城郊一马平川,别说绵延的高山,就连个土包都没有。直到一位天人偶然行走下界,觉得此处太过荒凉,空旷的厉害,于是一指指去,一座大山从天上落下人间,祥符山这才横空出世——既然与天人相关,得名“祥符”也就不奇怪了。

这些志怪传奇大多不可信,如今也极少有人知道。毕竟山就是山,在人们心里,像秋天地里长出来的粮食一样,就应该是“从来就长在那”的,什么天人一指招来奇峰,未免有些……扯淡了。

提到祥符山,绕不开提到一座天道宫,也是祥符山为全天下人津津乐道的源头。

天道宫究竟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建立的,已经无从考证;至于发扬光大,世人多归功于吕祖。不过从现有的文字记载来看,至少也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天道宫的存在甚至远早于前朝开国,能一直追溯到上古七国时。

经历了几度改朝换代都不断香火、不灭传承,大唐更是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亲自定都祥符山山脚——这些总而观之,背后原因就很值得玩味了。新皇帝取年号“祥符”,除去彰显正统图吉利,未尝没有向其示好的意思。

暴秦焚书坑儒,伪汉罢黜百家,汉末又有百年乱世,相关史料大多遗失了。但作为如今全天下最负盛名的修道圣地,祥符山的地位是实打实的超然独绝,被戏称为充满着一心追求无上飘渺天道的疯子。

祥符山共有朝阳、锦绣、放鹤、承霞、云台、仙人、桃花和紫金八峰。

江湖上一个人尽皆知的台面下说法是:因为地势上锦绣等七峰如北斗般围拱在朝阳峰周围,所以朝阳峰早已成为了实际上的八峰魁首。

只是外人哪知其中原因,解释起来牛头不对马嘴,无非是编个答案说服自己而已。

实际上是因为朝阳峰最高,远高出半山云海,远离尘嚣,灵气纯粹,不掺杂质;地理上又在最东,每日清晨东来紫气要先被峰上修士鲸吞下七七八八,再轮到西边群峰;夜里从天而降的月精依然,要朝阳峰修士先劫掠一半,剩下再漏给其下七峰。

早晚最能吸取阴阳精华,最裨益于修行人境界进步,有这种天然优势,不怪乎从前无论当代宫主是哪个峰出身,最后都会搬到朝阳峰上居住。

朝阳峰自然地位崇高,居住的修士最多。

当然,祥符山上除去几处禁地,其他地方来去都是悉听尊便,不存在什么某些修士独占修行资源。

况且各峰有各峰的好处,修士性格也不同,求道理由更是千奇百怪,不见得所有人都爱往朝阳峰上挤——这只不过作为一桩供山上境界低微的童子和山下好事者嚼舌头的谈资而已。

除去朝阳公认第一,其余七峰排名众说纷纭,不过锦绣峰历来垫底。

原因是此峰最矮,又在最西,天地灵气往往和人间浊气斑驳混杂,至于早晚的日月精华,能捞到半成已经算烧高香了。

而且锦绣峰离长安城最近、古迹名胜最多、香客访客最多,很难达到修士们“清净无为”的要求。

峰上出过的宫主最少,只有两位;修士也大多都根骨悟性极差、自知大道无望,或者是干脆就是没那么热衷于修道的半个凡人。

这些人也乐意帮香客访客们求个签解个签看看病泡个符水啥的,因此锦绣峰在山下,口碑最好。

直到几年前,现任宫主横空出世,锦绣峰才终于一改万年鸡尾。

如今的这位宫主,古往今来独一份的修力不修心,只修境界不修道,死活不肯从最靠近山下人间、烟火气最足风景最好的锦绣峰搬出来。

朝阳峰上的小童子这才不得不捏着鼻子抬高了锦绣峰的地位;其他几峰也就倒霉地排位跟着顺降。

也正是这位新宫主的缘故,江湖人对天道宫的描述又多了一句:“还有一个孜孜不倦追求天下无敌的女疯子”。

锦绣峰上,有大钟一,夔鼓一,旅人行在山脚,可听到晨钟暮鼓,早晚各十二响。

凡人心中,山上修士不食五谷,不畏寒暑,行走人间多做善事。

锦绣峰上有钟玉宫,是禁地,隐藏在层层密林之中。

但山下行人机缘巧合下,也能窥见只鳞片爪:

例如从一片深绿色里飞出的一只黑色的檐角,角上还蹲着龇牙咧嘴的凶兽雕刻;或是几缕徐徐上升的淡淡烟雾。

钟玉宫顶坡面铺满琉璃瓦,正午时分如熔日流金,炫人眼目;檐角排布脊兽,檐下吉祥如意斗拱衔接着二十四根漆红立柱,用以支撑重檐歇山的沉重结构。

宫内共有三层,一二楼是名义上的禁地,实际对本峰的修士开放:一楼存放经书功法;二层是宝库,排排架子上摆放着天材地宝灵丹妙药。

只有三楼才是实际上的禁地。原因嘛……其实是钟玉宫的三楼被私自改成了闺房,本来用于登楼的梯子都被人直接抽走了。

让人容忍她如此恶劣行径的原因是,这位钟玉宫宫主就是如今整座天道宫名义上的掌权者:天道宫宫主李秋心。她也是闻风听雨阁颁布的天榜魁首,唐国排名第一的大宗师。

出了祥符山外所有听到的“宫主”,都是在指她了。

如今一身大红,裙裾广袖飘飘的李秋心侧卧支颐在柔软香床上,闭目假憩,一呼一吸间,气机绵绵如大江大河。

香床上空,密密麻麻的纤细红线交错,这些红线勾缠在支撑歇山顶的墙嵌柱头,线上面系着共计三百六十一枚铃铛。

三百六十一枚铃铛暗合天时,四方嵌柱占据地利,天时地利集齐了,那么人和自然是水到渠成,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法阵,身处其中,自成一片天地,能感知破去一切厌胜之法。

突然间,一枚铃铛无风自动,叮铃铃轻响起来。

李秋心听到响动,睁开双眼,手指掐动,原来是有人在数千里外,越过了她这位天道道主,在行那窃取天机之事。

窃取天机之人不止胆大,手段尤其颇为高明,只在最后关头才露出了一点狐狸尾巴,被她觉察出来。

李秋心再根据扰动推算回去时,那窃取天机之人已狡猾地抹去了全部踪迹;不管她怎样掐算,都只能得到一个极其模糊的结果:此人正在祥符山东北方向……除此之外一概不知。

虽说李秋心并未浸淫术算太深,可毕竟境界以及天道道主身份摆在那里,这无异于主人还在家酣睡,蟊贼就大摇大摆走进来偷东西,偏偏房子主人还没察觉。

李秋心沉吟片刻,袍袖翻飞,如一团红云般自楼上飘下。

锦绣峰虽然为了照顾山下来的香客们,特意派人修了登山道,但这登山道走起来一点不轻松:

盘曲回折,时而险峻,时而极窄,台阶都是整石修成,历经风吹雨水打磨,边缘已被磨得圆滑,上面间或生有湿滑青苔——即使换好带齿登山木屐,手持登山杖的旅人,每登上一级台阶,往往也要歇息一下。

因此山上修士特意每隔二百级台阶,或在景色独绝处建出一块观景平台,用大理石铺地雕栏,用作驻足歇息。

但李秋心下山快逾平地神骏,足尖在台阶上接连轻点,整个人兔起鹘落,一个呼吸就能冲下几十级台阶,丝毫不惧青苔打滑。

这一团红云从山上极速掠下,可在掠过锦绣峰登山第一景“迎客白玉狮子”后,来到山门前广场上却站住了脚。

原因无他,眼前这处白玉广场上,一改往日只有几个童子扫地的景象,此时躺满了衣裳破烂、面容饥饿,身上有伤疮的百姓,这些人三三两两聚成一堆,在不住地小声呻吟。

山前大殿门口有童子在卖力地煮备施的粥。一旁几炉香袅袅燃烧着,上升到空中化为虚无。

不远处是号称吕祖手植的柳树,柳树枝条上缠满红绳,正随风舞动;吕祖手植柳边立着正面有“天人合一”四字,反面有“毋求长生”四字的五间六柱十一楼汉白玉牌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