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来处来,归处归21(1 / 2)

遮山郡不算太大,方圆十数里。城壕无名,也不甚宽,两岸皆植依依杨柳。苏隔江亲眼见有那闲汉嘴里叼根草杆蹲在岸边钓鱼,并未遭到军士驱赶。

城墙高约三丈,夯土而成,城外瓮城与城门相错。去城数丈,临壕根处筑有一鹊台,高二三尺,阔四尺;台上筑那高厚羊马墙,高约一丈,厚约六尺,羊马墙上留有品字孔眼,以备觇望。

临入城前,苏隔江才知道有路引这么个玩意,唐国境内百姓不能随意走动。眼看着查车的士兵越走越近,苏隔江心提到了嗓子眼。

不过神通广大的关生还是早有准备,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摸出来了两张路引,笑眯眯地一并交给了士兵。

士兵严肃地看罢,点点头,挥手放行。

关生接过路引,放下帘子,坐回车厢之中。松了一口气的苏隔江立刻问道:

“……你哪来的我的路引?”

关生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前些日子你睡着了的时候,我偷偷拉着你飞到最近的郡城里办的,你放心,完全合法合规,大唐境内乃至草原上都通用。”

苏隔江一脚踹过去。

关生轻松躲开,嬉皮笑脸道:

“其实我刚给了他一两银子,这家伙拿人手短,当然放我们走咯。”

苏隔江愣了愣,下意识问道:

“他要是那种原则非常强的人,不但不收,还直接把我们扣起来怎么办?”

看着关生似笑非笑的神情,他叹口气道:

“得,白问。”

苏隔江转而想起另一事,狐疑道:

“……一两银子?你哪来的银子?”

关生说得理直气壮:

“从你那拿的啊,我可有路引,黑户就你一个,这让我自掏腰包贿赂他?没道理吧?”

苏隔江赶紧解开包袱,摸出那只精心绣出来的小口袋,已经彻底瘪了。他两根手指捏住口袋,不敢相信地倒过来甩了甩,随即大怒,一脚踹过去。

关生麻利躲过,指着苏隔江鼻子怒道:

“我可警告你,不许再这么暴力!谁教你的动不动踹人?为师难道不是个和善的人吗?”

咚地一脚。

关生咬牙切齿地拍着留在袍子下摆的一个脚印,抬起脸时泫然欲泣,委屈道:

“帮你跑腿办假证不要钱啊,我拿点抽成怎么了?做师父的花你点钱跟要了你命似的,怎么的,跟着师父还能少了你的吃喝?小小孩那么在乎黄白之物,俗!太俗!就不能跟师父学得有点风骨?”

苏隔江翻个白眼,默不作声。

关生见他不再追究剩下银子的下落,暗自狡黠一笑,心情大好。

马车悄悄驶进遮山郡。苏隔江终究还是孩子心性,挑开帘子,一脸好奇地张望起城中风光:

道路是那砖石铺成,路两侧各有一道甃砌水沟,用以疏通雨后积水;两侧各式高楼平地起,大多木制,苏隔江挨个牌匾看去:金家漆器什物铺子、张家金银铺子、李家丸药铺子、茶铺香铺……不一而足。

行人缓缓,孩童嬉戏,偶见白衣公子沿道旁按马徐行,或是从那车轿中伸出一只纤纤素手,去街边卖花女子手里接过一枝鲜花;那街边酒旗望子招摇在桃李杏梨之中,花杂其间,风光蔚然……城虽小,却肉眼可见的祥和安逸。

从前一直生活在山村里的苏隔江第一次见到这种景象,不觉痴了,恨不得生出八双眼睛,把一切尽收眼底才好。

关生好笑道:

“别看了,这还只是个边陲小城。到了长安你不得激动得死外面?”

苏隔江猛摇头,仍趴在窗上目不转睛,撂下一句你不懂。

关生叹了口气:

“好好好,我不懂。不过我说徒弟啊,咱能不能先找个住的地方啊?等东西都放在客栈了再出来逛呗。我估计这地方也不宵禁,到时候你愿意逛到明天早上我都不拦着你。自己亲自在街上走走,不比从小小窗口往外巴望着看强?”

苏隔江恋恋不舍地收敛目光,点点头。

城中马车和骑马的人都不少,但无一人张扬跋扈,沿道疾驰。需知有无良公子哥最喜欢纵马大道,看着行人又惊又怒躲避的狼狈样子哈哈大笑;或是恶仆仗势欺人,主子也愿意以这种方式显摆自己地位超然,全然不顾前方是否有人,把马车赶得飞快,甚至巴不得有人被吓得连滚带爬才好……这些别处随处可见的事迹,但进此城以来,竟不见一幕。

关生想了想,轻笑道:

“你知道怎么判断一处城主是不是好人么?”

苏隔江心里痒痒,有蚂蚁在爬,敷衍道:

“怎么?”

关生指了指外面:

“看人。尤其是富贵人,看他们是否把百姓当人。好比如果城主任由骑士车夫横冲直撞,百姓走在路上都得提心吊胆,你如何能看到这样一副贩夫走卒公子王孙共处的景象?自交通这一件小事,由小及大,就看得出此地郡守对此处教化不错,不说是多大的好人,起码不是那种鱼肉一方的货色。你记住,判断一个当父母官的是不是好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治下百姓日子究竟过得如何。至于能否活得有尊严……”

关生收回目光,自嘲笑笑:

“暂时不是这个时代需要考虑的了。”

言语之间,马车停了。

苏隔江不爱听自家师父唠叨,率先跳下马车。他抬眼看去,此处名为张家客栈。

伙计从客栈里望见了一辆马车停下,先有一人笑脸迎来,牵走两匹马去马厩吃草,又从客栈内涌出几人,热络地帮两人搬行李。

苏隔江见此一幕,一时有点恍惚,觉得分外熟悉,随后轻轻摇头,示意他们不用帮忙。自己挎了包袱,拎了炊饼干粮,把鱼肠剑夹在怀里,也不管关生,率先走进客栈。

进了门,映入眼帘的是十来张桌子,二十来条条凳,身兼账房先生的掌柜在柜台后埋头打算盘,有数个打扮不同的人在吃饭,看起来都一脸疲惫风尘仆仆,显然是赶了远路。

苏隔江还要继续打量,一小厮从外面快步跟上,询问苏隔江是住店还是暂时歇脚。苏隔江只好收回视线,犹豫一下答道:

“住店,先住两晚。”

小厮好嘞一声,又问是否要吃些饭食。苏隔江闻言摸了摸肚子,早上吃过面条后到现在粒米未进,还真觉得有些饿了,想到关生承诺的请客吃饭,于是点点头,叫厨房随便做些吃食上来。

小厮见他面善,笑着多问了两句:

“这位客官是不是第一次来咱这遮山郡?”

苏隔江想了想,点头称是。

小厮了然地点了点头:

“咱这的羊肉扯面是一绝,面不说,主要羊肉极好,早晨鲜宰了送到厨房,几名师傅砍成大块,煮熟了又用秘制香料卤过,肉烂汤鲜,吃过的就没有说不好的,都一个劲竖大拇指呐!咱掌柜的做人又实在,知道来这吃饭的都是辛苦人,特意叮嘱每碗多搁肉多搁面,务必量大管饱,一来二去的,也就闯出了招牌,闻名而来的人多半都要尝这一口。这可不是咱自吹自擂,客官您不信看看周围桌上,桌桌必点咱的招牌羊肉面。”

苏隔江听了,看了看四周,这小厮说得还真没掺假,开口要了一碗,叮嘱多加葱花。

小厮眉开眼笑,应一声便开始为苏隔江张罗。

苏隔江把剑搁在桌上,拉过最近一把椅子坐下,抱着包袱,四下打量了一番,都是脚夫挑夫旅客一流,粗略看去没有什么武林人士。

看着众人大快朵颐,闻着各式各样的香味,苏隔江不由得更饿了,下意识摸了摸肚子。

过了会,关生也走进了客栈里,除了拎着一只空了的酒壶外,什么也没拿。他走过来,坐到苏隔江对面问道:

“都谈好了?”

苏隔江点点头:

“我打算住两晚。”

关生无所谓:

“这事随你。”

他立刻用力嗅了嗅鼻子,眼珠子贼溜溜地转道:

“什么味啊,这么香?话说回来,为师正好饿了,你要吃的没有?”

苏隔江还未开口,只听后面小厮大声吆喝道:

“客官,面来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