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连载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一骑若游龙 字数:8万字 标签: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一骑若游龙 更新:2024-06-26 15:09:28

朕花了七年时间,推暴秦,败项羽,创立大汉帝国,我难道不是天命吗?既是天命,那就让朕的大汉千秋万世!永续汉祚!四百年的风雨飘摇,朕也没想到汉家子裔竟沦落至此…汉高祖…朕很喜欢后人给朕取的这个称呼。想是天 ...

长安城,未央宫。

在一众大臣太监的悲啼中,刘邦慢慢睁开了眼睛。

“吵,都下去。”

零碎的窸窣声响动,没人敢违背大汉开国皇帝的命令,哪怕他现在已经重病缠身,卧于床榻。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走了,床榻边,还立着一人,皇后吕雉。

吕雉满眼复杂地看着刘邦,她怕他死,也想他死。

父亲说他是人中之龙,没有说错,他的确很了不起,推翻暴秦,打败项羽,创立了大汉王朝。

他死了,自己身为皇后,也就等于拥有控制整个大汉帝国的权利!可这王朝又该怎么延续下去呢?他死了,自己一个妇道人家…

想到这里,吕雉坐在床边,握住了刘邦的手,问道:“陛下百年之后,朝中政事该如何?”

“萧何。”

“那萧相国如果也故去了呢?”

“曹参。”

“曹参之后…”

刘邦竭力地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王陵,性格厚直,可让陈平辅之,陈平智谋足够,却不可独当相国。周勃,老成持重,安刘者必勃也,可为太尉。”

吕雉还要张口,却见刘邦缓缓将手抽了出来:“行了,后面的事,朕也不知道了,让朕一个人待一会儿…”

吕雉眉眼顺从地退下了,刘邦的话很重要,她要赶紧拉拢交好这几个人才行。

刘邦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不愿再去理会,该做的他都已经做了,推暴秦,斗项羽,就连那几个异姓王也已经处理掉了,汉室江山,没什么好担忧的。

唯一需要担心的,便是北边的匈奴人了,不过那不是自己该做的事了,交给刘氏子孙吧,他们会做好的…

意识渐渐有些模糊了,刘邦呢喃道:“卢绾啊…我又不会真的杀你,你跑去匈奴干什么…你不知道我…最恨匈奴人吗…”

大汉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刘邦,在未央宫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

风雨飘荡的四百年过去了。

章武三年,四月,距离夷陵之战已过去了两年。

白帝城,永安宫。

一个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的八尺大汉急急忙忙地登上台阶,走得匆忙,就连羽扇都没抓稳,跌落在了阶梯上。

他顾不上去捡,还是身旁的小太监捡了起来,递还给了他。

房门被推开,跪在地上的一些文武官员见到来人,都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道。

不为别的,只为来人乃是大汉丞相诸葛亮!

“何不早报于我!何不早报于我!”

诸葛亮跌跌撞撞地奔到了床边,望着床上的那具尸体,周身震颤,奔到了床边,又后退了一步,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陛下!”

季汉皇帝刘备,病死于白帝城!

随着诸葛丞相的这一跪,群臣的身子伏得更低了,就连勇将赵云,也是趴在地上抽泣着。

“相父…呜呜呜,节哀。”

刘备的儿子,刘永、刘理二人连忙跪行到了诸葛亮的身边,搀扶着劝说道。

“丞相,陛下已经驾崩,还请丞相保重身体!”群臣也跟着劝阻。

诸葛亮伏在地上,无论如何也不肯起身:“陛下三月托我以大事…我也只当是以备不测!不曾想,这才刚及四月,陛下就…群臣皆在此,你们何不早报于我!致我堪堪赶来!”

群臣尽皆哀嚎,永安宫中一片愁云惨雾。

床上,那具“尸体”慢慢睁开了眼睛,眼神苍老而凌厉。

“这是哪里?”

只一声询问,便让满屋的哭声戛然而止,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看向了龙床。

离床榻最近的诸葛亮也不可置信地抬起了头,所有人中,唯有他满眼欣喜。

“陛下!吓煞老臣了!”诸葛亮连忙端正了身姿,规规矩矩地叩拜在了地上。

床上之人慢慢坐起,自然是大汉皇帝刘备,只是谁也不知道,让这个老迈身躯醒过来的,是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灵魂!

刘邦扶着额头,眼神在屋中凌厉扫视了一圈,顿时明白了个七七八八,他思索了片刻,沉声道;“你们哭什么?我不还没死吗?都站起来!”

众人一听都有些懵了,怎么陛下刚醒过来,脾气反而感觉大了许多?

生病的人脾气大一些,也是人之常情,众人心中很快找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刘邦将众人诧异的神情尽收眼底,他摸了摸自己的身上,没什么不适的地方,倒是肌肉筋骨好似还更结实了一些。

不对,这不是自己的身体!

“拿镜子来。”

一个小太监连忙抱起一面镜子,双手递到了刘邦的面前。

这不是自己的脸!但是眉宇间却和自己有些相像…

“现在…是大汉几年啊?”刘邦挥手示意小太监退下,询问群臣。

众人哑然,都呆望着不能回答,脾气大点也就罢了,人怎么也傻了?

诸葛亮站起身,拦在了刘邦的面前:“陛下龙体初愈,此乃大汉之幸!都收拾了面容,吩咐下去,准备喜宴!”

群臣皆是人精,知道这是丞相有话要和陛下商议,纷纷退避到了房外。

不一会儿,房间中就只剩了刘邦、刘永、刘理以及丞相诸葛亮四人。

见没了外人,诸葛亮慢慢转过身,盯着刘邦的脸,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左传·昭公七年》中,曾有夺舍寄生之理,亮在隆中时,也曾听闻世上有此法,不知足下何人,敢觊觎先帝龙体?”诸葛亮轻摇起了羽扇。

刘邦眼角微跳,这人竟这么厉害,一眼看出我不是这具身体的本尊?

“你怎么敢这么和朕说话?”刘邦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

只这一眼,诸葛亮无论如何也淡定不下来了,这是一股帝王的威压!

先帝刘备待人宽厚,但是这人,却有一种天然的威压,让人见了他,只想俯首称臣。

诸葛亮的扇子垂了下来,摇不动了。

刘邦见此,收起了眼神中的凌厉,大笑着一把搂过刘永、刘理二人:“你们两叫什么名字?”

两个孩子吃惊地望着刘邦,父皇竟然连自己的名字都忘了?二人转头望向了相父诸葛亮,请求定夺。

“陛下问话,二位皇子当知无不言。”诸葛亮在一旁示意。

“刘永。”

“刘理。”

两个孩子乖巧地报了出来。

“永理…嗯,好。”刘邦点着头,不住地称赞道,随即拍了拍他们稚嫩的肩膀:“行,出去玩去吧,朕和丞相有话要说。”

两个孩子出了门,贴心地将房门带上,刘邦也从床榻上站了起来,适应起了自己这具新的身体。

诸葛亮连忙跪下,低头不语。

“现在是大汉几年啊?”

“大汉创立至今已四百余年了。”

“有书吗?”

“有。”

……

白帝城的月亮十分地圆,文武群臣也早已准备好了宴席,等候多时了,只是一直不见陛下和丞相出来。

永安宫中,诸葛亮正以他的卓越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维将大汉帝国四百年的历史简要描述给了刘邦,此时刚刚好讲完。

刘邦的脚下一堆书籍,手中还捧着一本《史记》,怒目圆睁,恶骂道:“好!好一群窃国的贼!!!”

诸葛亮将刘邦的举动尽收眼底,心中激荡不已,他从未见过“陛下”如此激动…

“老臣…有一言询问陛下。”诸葛亮受刘邦感染,心绪也十分激动。

“讲。”刘邦现在的心情很不好。

诸葛亮清了清嗓子,问道:“敢问足下是…”

“汉高祖,刘邦。”刘邦将《史记》中对自己的称谓报了出来,他很喜欢这个称谓。

诸葛亮的心狂跳不止,汉家江山如今危亡在即,而这位的反应…

高祖无疑!

真是天佑大汉,汉室不衰!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