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上庸秘信(感谢追读)47(1 / 2)

一连几天,刘邦都没有上朝,虽说政事有诸葛亮在处理,不必担心,但是群臣还是颇为奇怪,最后也只当陛下是平定南中太过劳累,需要休息。

这日一大早,刘邦就拿着一封信件,兴冲冲地来找诸葛亮了。

“丞相,你看朕这信,写得如何啊!”

刘邦得意洋洋地拉着诸葛亮进了主厅,一脸自豪。

“陛下亲笔所写,那自然是…子度老哥?”诸葛亮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邦一听,连忙将诸葛亮手中的信件抽回,重新递上了一封:“拿错了,这封才是。”

诸葛亮拍了拍胸口,吓了个半死,要是大汉皇帝以这种口吻写的信件流传了出去,那匡扶汉室就纯粹是痴人说梦了,大家卷卷铺盖散伙得了。

“子度,朕与你成都一别数载,不知卿如今安否?听闻你在曹魏深受曹丕器重,朕为你感到高兴,可朕最近刚得到消息,曹丕死了,你往后的日子还能像从前一样舒适吗?”

“朕现在身体每况愈下,政事皆由诸葛丞相操劳,倒还不用担心,朕只担心你啊!昔日你和孝直对朕的帮助,朕是一刻也忘不了。上庸离成都近而离洛阳远,若是朕一去,国中有人要讨伐你该怎么办呢?”

“不过你不用担心,只要朕在一日,你就会平安无事。毕竟有你守在上庸,对于这个方向,朕也是很放心的。有空的话朕想见一见你,不知你意下如何,静候佳音。”

信不长,诸葛亮很快就看完了,他又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这才点点头道:“陛下,此信可以,是有些像先帝的口吻。”

刘邦见通过了诸葛亮这一关,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别收起来,再仔细看看,朕这一肚子的文雅可全都在这了!”

诸葛亮又仔细看了一遍,确定无误,不过也没急着将信收起:“陛下,臣曾听骠骑将军马超言,那曹操在汉中之时,为了离间他和韩遂,寄信时故意涂抹关键处,这才引起他怀疑,导致联盟分崩离析,陛下可要效仿一下?”

刘邦听了连连摇头:“那情况不一样,孟达一人在上庸,又无人与他牵制,涂抹了关键处能给谁看呢?朕就这样写,还要盖上朕的大印,好让人辨明真伪!”

诸葛亮一听,展开信又重新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这才将信收起:“臣明白了,臣这就安排人将信送出!”

刘邦点头:“嗯,对了,给东吴的信,朕可就没写了,麻烦丞相修书一封,就说…朕决意勾回降将孟达,让他孙权在东边配合一下,牵制住曹魏的兵力!”

“孙权能答应吗?”诸葛亮有些犹豫不定。

“他肯定答应啊!他现在都要称帝了,少不了要和曹魏真刀真枪地干,孟达若是叛魏,对他也是好消息,他巴不得呢!”刘邦自信地回道。

“好,那老臣这就准备!”

……

上庸城。

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中年将领拿着一封信快步进入了县衙中。

这位中年将领名叫邓贤,是孟达的外甥:“舅父,你的信。”

孟达正独自一人,坐在县衙大堂里长吁短叹,见有信来,十分奇怪:“什么?我的信?谁寄来的?”

邓贤走到孟达的面前,直接将信递到了公案上:“你自己看吧。”说完,就直接转身离开了。

孟达见自己的亲外甥竟然对自己是这个态度,忍不住心头火起,但是终究还是没发作出来。

上庸城地处偏远,周围皆是崇山峻岭,虽说他是一郡太守,自己这个亲外甥过得也不算差了,可终究比不上外面中原的繁华,甚至就连成都也比不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