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分兵援救51(1 / 2)

刘邦再次出发了,这次出发得十分仓促,没有官员相送,而是他自己直接带了一万兵马,将领也只有赵云和陈到两人,就急吼吼地离了成都。

大军离开半天,诸葛亮才追了出来:“祸事了,陛下何在?陛下何在啊?”

蒋琬在身后紧紧跟随:“丞相,莫急莫急!何事这般慌张啊?”

“我这几日忙于诸多事务,却忘了最要紧的事!荆州已失,从我蜀中往上庸,根本就无路可走啊!”

蒋琬笑道:“从汉中乘船自汉水顺流而下,一日便可抵达汉中,丞相何故焦虑呢?”

诸葛亮一听,更是急得不行:“我所担心的正是这个!若是自汉水而下,自然轻松,可到时如何回来呢?自上庸想走水路回到蜀地,难于登天!”

蒋琬一听,也皱起了眉头:“陛下…应该是知道此事的…此时陛下兴许也未反应过来,待…”

诸葛亮根本就没听蒋琬的劝说,直接奔回城中:“蒋琬你即刻派人,追回陛下!我要回去写信,传于东吴,让东吴借道!”

“是…是!”蒋琬没见过诸葛亮这般急切模样,连连答应下来,安排人手去了。

……

刘邦领着五千兵马,一口气急行军了一天,天色将暗时才停了下来,喘着粗气问道:“前面是何处?”

“回陛下,前面是广汉郡!”赵云当年和诸葛亮入川时,也曾牢记了蜀中的地形。

“哦…广汉…”刘邦回忆着自己看过的蜀中地图,摆了摆手:“停下,不能再走了。”

赵云和陈到二人都十分疑惑:“陛下,这是为何?”

刘邦解释道:“从这蜀地往上庸,根本就无路可走,唯一能走的路就是汉中的水路,那能走吗?上了船可就下不来了!”

二人是武将出身,胆气过人,又是跟随刘邦出征,根本就没考虑过走哪条路这件事,现在一听,也有些犯了难。

“陛下,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赵云追问道。

刘邦沉默了,半天没有说话。

二人等了许久,见刘邦没动静,赵云只好说道:“陛下,若是无有良策,不如暂回成都,和丞相再行商议。”

“良策,朕没有,但是办法,朕想到了一个!”刘邦有些神秘地说道。

“愿听陛下吩咐!”

刘邦的目光在二人脸上来回打量:“我们在这里分兵,一军往汉中,坐船沿汉水顺江而下,先抵达上庸,告诉孟达司马懿要来的消息,助他守城。另一军则往永安,向东吴借道,走荆州往上庸去!”

此语一出,赵云陈到二人相视一眼,齐齐拱手道:“陛下,臣愿往汉中,赶赴上庸!”

二人虽没什么过人的谋略,但是刘邦的话刚说出来,他们就知道了其中的轻重利害。

从汉中乘船而下,快是快了,但是却也危险。且不说那孟达如何想法,即便他是真心归顺,可一旦魏军若是从襄阳杀奔上庸,堵住出口,也一样是插翅难逃。

赵云正要开口,陈到却抢先一步说道:“陛下,臣本就是豫州汝南人,便是那淮水,臣年少时也下去过几遭,水性倒也有一些。子龙他是常山真定人,不识水性,还是由臣去比较合适!”

赵云一听,有些不高兴了:“叔至,话可不是这么说!我虽是常山真定人,可在荆州时就已识水性,入蜀时和丞相乘舟入川,莫非忘了?如何比不得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