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江东试探42(1 / 2)

“丞相啊,朕和你说,这一次朕可是遭老罪了啊…”

刘邦回到皇宫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倒在自己的床榻上,斜着眼对随后而来的诸葛亮苦着脸说道。

诸葛亮微微欠身:“陛下辛苦了。”

“确实辛苦…但更辛苦的是那些将士们,朕…哎呀,只是耍耍嘴皮子罢了。”刘邦稍微缓解了一下疲劳,还是撑着身子坐了起来:“不过南中的蚊虫倒的确是凶悍!”

“咱们先说正事吧,此次南中虽然平定,但是依朕看,这四郡若是就此不管不顾,早晚还得出事!”

“那陛下您的意思是?”诸葛亮有些没反应过来。

刘邦伸出手指掰数道:“永昌郡、越嶲郡、益州郡还有牂牁郡,四郡遥相呼应。这次叛乱,四个郡叛了三个,也就永昌郡靠那吕凯和王伉才堪堪保住,危险啊!”

“永昌郡和牂牁郡是小郡,倒还可以不必理会,即便乱了也无妨。但是越嶲郡和益州郡可不能不防!现在虽然暂时稳住了,但是就怕哪一天再后院起火,那时再做反应可就晚了!”

诸葛亮知道,刘邦心中已经有了想法,继续追问道:“陛下您有了想法?”

“拆分!将越嶲郡和益州郡给拆开!再单独各分出一个郡来,派忠心之人前往驻守,这样南中便无大郡,即便生乱,也影响不到蜀中来!”

诸葛亮闻言,心中一惊,竟然还有这种办法?细细琢磨一番,却发现此举百利而无一害!

大郡拆分为小郡,这样小郡造乱,也不会生出风浪,更重要的是,若是小郡治理得所,甚至完全可以做到互相牵制!

这是一条长远之计啊!

诸葛亮思索片刻,便直接断言说道:“此事可行!”

刘邦笑了:“哈哈,朕还担心丞相你会不同意呢,四郡变成六郡,以后丞相你的事务又要繁重了。”

“臣心甘情愿!”

诸葛亮对这南中之地也十分头疼,一直以怀柔之策安抚,可今天刘邦的这个办法一提出来,南中六郡就得要反过来依靠朝廷了。

驭下,还是得德威相济才行!

刘邦点头说道:“各郡的太守,朕已有了人选,吕凯、王伉、马忠、王士、李恢,这五人颇有能力,且对南中熟悉,朕认为就由他们五人分别担任各郡太守,不作更改了。”

“至于剩下的一郡嘛,朕觉得也不能将蛮人都赶绝了,就留一郡与那蛮王孟获吧,有勇力,能服众,更重要的是…并不聪明。”刘邦说着说着,自己就先笑出了声。

诸葛亮得到吩咐,连忙躬身:“臣会尽快安排人草拟诏书,传至南中,陛下还有何时要吩咐吗?”

刘邦想了想,将同意李恢留在益州郡和答应吕凯王伉减免赋税之事也都一并说了。

“行,就这么多,南中倒是没什么别的大事。”

诸葛亮一一默记于心,心中暗暗赞叹着这位高祖的驭下手段。

“对了,曹魏和东吴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刘邦又挑起了新的话题。

“曹丕早在夏季之时,曾南下伐吴,但是无功而返,听说是东吴在沿江搭建一道假城墙,才因此唬住了曹丕。而东吴那边,交州的士燮死了,他的儿子士徽造反,但是没多久就被平定了。”诸葛亮将收到的消息一一报给了刘邦。

刘邦咧嘴一笑:“这个廖立,不怪他抱怨,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啊!交州我们拿不到,恶心一下孙权,也是一件好事!”

二人正在说话间,忽然一个小太监赶来通报。

“报,启奏陛下,东吴使者张温,在宫门外求见陛下。”

刘邦一愣:“张温?这小子还没死呢?怎么这么巧朕刚回来他就来了?”

诸葛亮知道原委:“陛下,张温已来蜀中多日,听闻陛下不在,也未回江东,一直盘桓直到今日。”

刘邦眼神转动:“非得要见朕一面…嗯,传他上殿。”

吩咐完之后,刘邦略微整理了一下仪容,便和诸葛亮一起往大殿而去。

“此事真是太可惜了,要是曹魏伐吴的时候,朕也率军顺江而下,荆州岂不是我大汉的囊中之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