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传 连载

武吉传

分类:武侠修真 作者:懒惰的卤面 字数:6万字 标签:武吉传,懒惰的卤面 更新:2024-03-07 05:53:19

千年前,女娲氏为解“不周山”天劫,再未曾于人间显现;百年前,已修至金仙极致的一位大罗金仙,因寻“金仙化境”的“破境之道”,断缘自斩,再入轮回;二十年前,朝歌城外,出现了一对游戏人间的师徒,世间诸法由清 ...

帝辛七年,春三月。

在距离大商朝国都朝歌城北城门十五里外的官道上,有一处地方不大,却甚是繁闹的集市,名曰“十五里铺”。

大约三十年前,有一个名叫宋异人的年轻汉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只用了三四天的时间,便在这里搭起了一个有些简陋的茅草棚,然后张罗起一间不起眼的小酒肆。由于不识字,起不出什么好听又有学问的店名,便直接以此地到朝歌城的距离为名,唤作“十五里铺”。

也不知是因为年轻汉子做生意实诚,还是因为这地方确实是片可以聚财的风水宝地。自打小酒肆开张之后,打北方而来进朝歌城谋事之人都喜欢在这里停下歇歇脚,花上一枚小贝,讨上两碗浊酒,作为正式进入朝歌城之前的准备。而打朝歌城里出来准备返乡之人,也喜欢在这里停下歇歇脚,花上一枚小贝,用上两个黍饼,总结一下自己在这个世间第一大城中的见闻,以作为自己在冬日里与乡邻们闲坐之时的谈资。

随着驻足休息的商旅越来越多,便有不少附近的乡民也跑来此地凑热闹,贩卖一些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或者是从不远处的山中打猎得来的鱼兔野货。渐渐的,围绕着宋异人的这个小酒肆,便也形成了一个售卖各色货品的小集市。

小集市规模和名声在接下来的十数年中不断扩大,许多并不是特别顺路的商客,也会选择稍微绕些许远路,来到这边坐坐,挑选一些自己需要或者不需要的小物件,或者探得一些或真或假的小道消息,也或是单纯是为了体味一下此地的风土人情,使得这个原本只有一间破落小酒肆的地方,显得愈发的兴旺。而这个集市的名字,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来往客商则早已习惯,仍以“十五里铺”称之。

今日,在十五里铺那家名叫十五里铺小酒肆前,来了一位身着素色道袍,须发微白的中年道人。那道人,走起路来双目始终似闭未闭,似睁未睁,一副世俗之物均不入法眼,寻常之事皆不入道心的神情,若是只在寻常百姓看来,端是好一幅仙风道骨的模样。

如今这小酒肆,虽然地方仍是不大,但却已早不是当年那个破落模样。在正门口,便立着一个高约两丈半的木杆,上面挂着个十分招摇的酒幌,“十五里铺”四个大字随风招展。

道人晃晃悠悠的来到木杆之下,终于是睁开了一点点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酒幌上的字,口中不清不楚的说道:“好字,好字。”似乎正是因为相中了这幅字,道人继续晃晃悠悠的走进了酒肆,随意在一张空着的桌案前盘膝坐下,然后唤来店里的伙计,点了一壶酒、两碟干菜和四个黍饼。

待酒饭全部上齐之后,道人的眼睛才全部睁开,接着潇洒挥手,从桌案上的竹筒中抽出一双竹筷,开始用饭。他的吃相很是文雅,但案上的食物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飞速减少,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已然消失殆尽。

用饭完毕的道人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又从店里的伙计那里要来一壶酒,慢慢地品了起来,似乎在等什么人。

少时,从集市北头,匆匆忙忙的跑来一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年焦急地四处张望,看上去像是在找人,脚步虽是急迫,但却也是恰好停在了那高大的木杆之下。随即,少年便发现了正在品酒的道人,面色一喜,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了店里。

少年进店之后,风风火火的来到道人所在的案几之前,朝着道人,纳头便拜,同时大声喊道:“谢谢老神仙,谢谢老神仙的救命之恩。”

少年的呼喊声很快引起了已年近知命之年的宋异人和周遭食客的注意,等到众人纷纷将目光聚集在道人和少年两人身上之时,道人才缓缓地站起身来,走到少年跟前,伸手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少年,然后引至自己右手边重新坐下。

虽然在经营这家小酒肆的三十年间,宋异人已经从南来北往的商旅口中听到过无数的奇闻逸事,但他的猎奇心却是愈发的增长。他本来便对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道人有些好奇,如今见到少年的作为更是心痒难耐,便主动又拿了两个黍饼放在少年面前,顺势打听道:“少年郎,出什么事情了?”

少年艰难地将目光从面前的黍饼上挪开,先是看向宋异人,然后环视四周,确认周围的伙计和食客全部准备好听他讲话之后,才朗声说道:“前几日,我爹入山砍柴,不知道被啥种毒物咬伤了右脚,勉强回到家中之后,便是昏迷不醒,高烧不退,眼看是命不久矣。幸得这位老神仙正好从我家路过,掐指一算,说在我爹平日里砍柴的东山上,山腰间有一清泉,泉底有一株水草,草上结有一个红色小果,可救我爹一命。可是,那山泉,我随我爹入山打柴时经常在那里取水,却从不曾留意过有甚红色小果,所以,只以为是老神仙诳我,便将老神仙给轰走了。但待老神仙走后,我娘亲抱着万一之念遣我重新去到那清泉处搜寻,你们猜怎么着?”

说至此处,少年如说书艺人般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卖关子似的扫视了一圈周围明显被吊起了兴趣的听众,捎带着偷偷瞄了瞄桌子上的黍饼,才继续言道:“在那清泉的泉眼位置真的有一棵水草,在草尖上悬着一颗朱红色的小果。我发誓,前几天我去取水的时候还没有。”

周围传来一阵惊叹之声。

少年见状,甚是满意,继续说道:“我赶紧下水,小心翼翼的将那果子采了下来。出水之后,那果子的香味立即飘入鼻中,真是...”少年使劲地咽了下口水,一边说,一边又偷偷低头瞄了瞄黍饼。

“后来呢?然后呢?”周围的食客七嘴八舌地问道。

“后来?后来我返回家中,如老神仙交代的那般,将那朱红色小果凿碎了化作药汁给我爹喝了,我爹的病症立即好转,现在都能下地了。”周围又是一阵惊叹之声,少年郎得意洋洋地说道:“我娘说,让我无论如何追上老神仙,谢谢他的救命之恩,还让我跟在老神仙身旁侍奉,顺便学得一点卜算之术。”

故事讲到这里,前因后果基本已经交代清楚,少年便飞快地拿起桌案上的黍饼,狼吞虎咽地自顾自吃了起来。

旁边的食客们却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

“你看吧,我就知道,刚才那道人一进门,我就看出来他不是一般人,只掐指一算,便能救人一命。”

“是啊,我看这道人的卜算之道恐怕不在那西伯侯之下。”

“啥?你都不知道谁是西伯侯?我跟你说...”

“也不知道这老神仙卜算要什么报酬?能给我算上一卦就好了,这次来朝歌也算没白来。”

..........

道人没有理会周边食客的言语,而是满眼爱怜地看着眼前正大嚼大咽的少年说道:“我昨日救你父一命便是缘,你今日能寻我至此便是法,缘法既成,我便如你母亲所愿,收你为徒吧。”

少年正专心致志地吃黍饼,并没有留意道人的话。

道人尴尬的用力一咳,才重新引起了少年的注意。

少年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饼,端起了道人面前的陶碗,重新向着道人跪下,大声说道:“师父在上,受弟子一拜。”

道人伸手轻轻地捻了一捻胸前的长须,才满面笑容地接过少年手中的陶碗,抬头一饮而尽。

少年则是飞快从地上爬了起来,顾不得拍打身上的尘土,便重新盘膝回到桌案前继续对付最后剩下的一点点黍饼。

道人转向宋异人,开口说道:“店家,贫道姜尚,字子牙,道号飞熊。今日借你宝地收徒,也算与你有缘,可为你算上一卦,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我叫宋异人,还请老仙人指点迷津。”宋异人没有想到还有此等好事,忙不迭地回答道。

“好,那你可随心写下一字,容贫道为你一测。”自称是姜尚的道人,点了点头说道。

“这...老神仙,老头子我打娘胎里起就不识得字啊。”宋异人着急的搓手回道。

“呃...”姜尚又是尴尬的一咳。

幸好少年已经趁功夫吃完了两张黍饼,抬头正迎上师父的尴尬,随口解围说道:“师父,你就帮他相相面吧。”

“相面好,相面好,老神仙你帮我看看。”宋异人一边说,一边蹲下,以便坐着的姜尚能够平视自己的脸面。

姜尚闻言也将自己的目光聚焦于宋异人的脸上,认真的看了三四息的时间后才开口说道:“店家,你这右眉高,左眉低,印堂晦暗,眼有愁容,近日恐有刀斧之灾。”

宋异人本来就是蹲着,结果再被一吓,直接摔坐到了地上连声惊呼:“老神仙救我,老神仙救我。”

这动静一闹,周遭食客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了回来。

姜尚伸出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逐个轻扣,测算一番,等周遭的食客面上的期待之意达到顶峰之时,才将将开口说道:“今日申时至明日午时,闭门不出,可解此厄。”

宋异人闻言后颇为为难,扭头环顾了一下自己的小酒肆,挣扎了一阵之后,才一跺脚说道:“多谢老神仙,我在此经营这家小店已经三十年,从未有过停歇,今日且就把这摊子收了,回去休息一天。”

“如此甚好,定可助你平安度过此厄。店家,麻烦你看看我这桌的酒菜钱是多少?”姜尚一边说一边将右手伸入了怀中,准备付账。

“别,别,老神仙,您这不是打小店的脸么?这桌就算是小老头孝敬您的。”宋异任慌忙答道。

闻言,姜尚又把已经伸进去一半的手收了回来,脸上一副孺子可教的笑容。

“师父...那个...我还没吃饱。”少年看到姜尚这就准备走,连忙用手拽了拽姜尚的衣角。

不等姜尚开口,宋异人连忙跑回去重新拿了十余张黍饼,一边用麻绳绑了递给少年,一边说道:“反正我也收摊了,这些带回去也吃不了,就送给老神仙和小神仙路上当干粮用吧。”

这下,姜尚脸上的满意之色更浓,领着少年,在宋异人和众多食客的目送下,一步一顿的出了小店。

离了十五里铺,师徒二人结伴继续北上。

官道上行人络绎不绝,但许是因为姜尚的仙风道骨令普通人自惭形秽,或是因为姜尚暗自运起了神行之术,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自动的避开了姜尚和少年身边三尺之内。

“师父...我们...这样一直骗吃骗喝...的不好吧?”少年一边大嚼手中的黍饼,一边问道。

姜尚面色一红,左右扭头张望了一下,确认没有听到师徒两人的讲话,才回答道:“什么骗?明明是那店家自己愿意请我。”

“师父,咱两从前天开始,身上就一个小贝都没有了,你还大摇大摆进店要那么多吃食,不是骗是啥?”

“还不是因为你饿了?师父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姜尚白了一眼少年说道。

“又赖我?我进去的时候可专门看了,你桌子上的空盘子可不少。对了,还有两壶酒。”少年一点不客气的反驳道。

姜尚被徒弟怼得一时无语,只好假装咳嗽了两声,想要中断这个话题,谁知少年却是不依不饶得继续说道:“你还跟人说什么刀斧之灾,吓唬人,耽误人做生意。”

姜尚停下脚步说道:“哪吓唬他了?我看他面色晦暗,两眼无神,明显是累日操劳所致,便点化他回家休息一天,这也是为了他好,如若不然,难免在厨灶之上,因为过度劳累而失神,到时候不小心用菜刀切到指头。”

少年闻言,也是停住了脚步,抬头夸张得盯着姜尚说道:“这...就是您说的刀斧之灾?”

姜尚得意的点了头点,伸手捻了捻颌下的胡须答道:“正是如此”。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