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合伙人 连载

永乐合伙人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半老夫子 字数:3万字 标签:永乐合伙人,半老夫子 更新:2024-06-20 10:07:03

运输沙丁鱼的货舱内,货主都会放入几条鲶鱼,游动的鲶鱼迫使沙丁鱼不停游动,增加其活力,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这便是鲶鱼效应。若是永乐初年有一股势力充当大明发展的鲶鱼,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大明建文四年夏五月癸巳。

燕王朱棣靖难大军败平安、下泗州,兵锋直指扬州。

扬州朝廷军队毫无战心,燕军几乎兵不血刃便拿下了江北重镇扬州府。

朱棣一边安排麾下诸将分兵拿下扬州周边州县,一边休整大军等待渡江时机。

安排出去接管州县的各部人马纷纷传回消息,各个州县都是传檄而定,纷纷献上牛酒,臣服于军前。

只有王子朱高煦负责的兴化县迟迟没有传回消息,一直等到太阳落山,还是没有任何的动静。

朱棣有些坐立不安,吩咐身边的大太监:“郑和!”

“内臣在!”

一名身材高大的太监来到朱棣面前躬身施礼:“殿下有何吩咐?”

“安排人去兴化方向打探一下,老二为何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传回来。”

郑和久在朱棣身边,知道燕王殿下这是担心儿子的安全了。

“是!”

躬身答应一声,倒退着出门,点起一个百户的骑兵便亲自带兵出了扬州城。

事关燕王殿下爱子的事,郑和哪能假手于人。

打着火把沿着官道一路向兴化而行,从扬州府城江都县到兴化县百里左右的路程,骑兵快速奔驰,不过一个多时辰便能赶到。

抵达到兴化地界,前面探路的夜不收飞奔回来向郑和禀报:“报!前方十里之外便是兴化城。不过从这里往前过了一座桥之后,就处处透着古怪,标下不知该如何形容,总觉得有些不像我大明的地界。”

郑和眉头微皱,不悦地问道:“可有发现殿下的踪迹?”

“并无发现殿下行踪!兴化城似乎非常富庶,城墙上间隔不远就挂着一盏灯笼,将整个城墙照的明晃晃一片光亮,城头上有不少士卒值守,衣甲鲜明。”

郑和勃然大怒,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兴化县有多富裕,而是想到兴化知县是怎样的鱼肉百姓,要知道老百姓吃的菜里面都没有几滴油。

兴化县令竟然敢将这么多的菜油用来点灯,只为了让城墙看起来华丽炫目,这样一晚上要耗费多少豆油。

如此糟蹋民脂民膏,这样的地方官真该千刀万剐,一想到二王子有可能被这样的赃官擒住,郑和不由打了个冷战。

“传令下去,全速赶往兴化城!”

随着郑和的命令下达,一个百户的骑兵催动战马在暗夜里借着火把的光亮,快速奔驰,发出阵阵沉闷的马蹄声。

十里左右的路程转瞬即至,一行人马停在兴化城护城河外的官道旁,郑和就看到了夜不收描绘的情景。

郑和看到的是兴化城西面城墙,整面城墙每一个垛口上都挂着一盏灯笼,这些灯笼模样怪异,却散发着炫目的白光。

郑和一眼就看出这灯笼里点着的根本不是灯油,即使是蜡烛也散发不出如此强的光芒,至于灯笼里点的什么,他却无法判断。

兴化城的城墙也比一般的县城城墙更高,甚至与扬州府城的城墙相比也不遑多让。

什么时候扬州地界出了这么一座大城,兴化并不守在交通要道,修这么一座坚城有何用处?

这时城门大开,一队士兵从城内列队走出,将队伍中一辆马车护卫在其中。

双方人马隔着护城河相对站定,借着城头的灯光,久经沙场的郑和看到眼前的这队百人左右的队伍,瞳孔一缩,窥一斑而知全豹,他知道自己遇到了硬茬子。

郑和看到了一支与大明军队截然不同的军队,这支百人军队的士卒全身都是精良的黑甲,头上戴着能够护住面部的胄,士卒手中的武器更是郑和没有见过的一种火器。

大明的火器郑和很了解,却从没见过眼前士卒手中的火器,对方敢派出一支全部装备火器的士卒迎击自己,说明对方对麾下军队的实力很自信。

两军对垒,敌我不明,双方都摆出了防御的阵势,一名士卒牵着马车缓缓停在河边,马车内之人撩开车帘坐在马车上高声问道:“对面可是燕王殿下麾下人马?”

“咱家乃燕王殿下内臣郑和,对面可是兴化令?”

“原来是郑公公,久仰大名,某不才正是兴化知县马喆,不知阁下夤夜来访有何贵干?”

“我家二殿下今日前来贵县交涉,到现在还未返回军营,不知是否因故滞留在贵县?”

“原来是来寻找燕王王子,燕王王子确实在我兴化城内做客。”

听对面确认了朱高煦的安全,郑和一颗悬着的心算是稍稍放下,至于对面说什么久仰自己的大名,郑和不以为意,自己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內侍,还没有资格让人久仰。

“既然二殿下在兴化,马知县可否将二殿下请出来,让咱家将人带回去?”

马喆微笑道:“我兴化城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只要是对我兴化城没有恶意之人,任何人都可以来去自如。二王子不过是在城中流连忘返,忘记了归家。

若是郑公公不放心,可以随本官进城去见二王子,至于二王子愿不愿意跟你走,本官不知,也不想参与燕军之事。”

郑和心中各种思绪翻腾,眼下二殿下在这兴化城中,不好与这鸟知县翻脸,陷二殿下于险地。

若是跟着他进城找人,被这鸟知县扣下,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马知县不能请二殿下现在出城吗?”郑和压下心头的烦躁沉声追问。

“任何人只要不违反兴化城的律令,兴化城官府上下都无权干涉个人的自由,二王子目前在兴化城并无任何违反律令之事,做为兴化城的父母官,本官不能带头违反本官亲自制定的律令。”

郑和觉得马喆是在故意刁难,明显心向朝廷,冷笑一声道:“我靖难大军如今兵锋正盛,随时都能打进京城,掀了建文小儿的龙椅,马知县如此刁难,难道不怕我靖难大军的兵锋吗?或是说马知县想要为朝廷做陪葬?”

“燕军与朝廷的战争不过是朱家人在争权夺利,与本官一小小的兴化知县何干,不管燕王以什么名义发动这场战争,在没有取得天下大义之前,有什么资格号令天下。

本官不过是尽忠职守,守护一方平安,何错之有?若是燕军想要与我兴化为难,不妨放马过来试一试,就是不知燕军有多少人马可以消耗在兴化城下。”

马喆话说的很是强硬,甚至还带着一些威胁,让郑和恼怒万分,若不是碍着二殿下在这鸟知县手中,他恨不得立刻带兵平了这兴化城。

可是朱高煦在人家手里,投鼠忌器的感觉真让人抓狂。郑和心中的无名之火无处发泄,只能将满腔的怒意压制下去,沉声问道:“马知县,休要与咱家逞口舌之利,咱家就问马知县一句,要用什么条件才能放了二殿下?”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