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交易29(1 / 2)

朱棣就知道别看马喆表现的一脸人畜无害,实际上极为难缠。这么好的机会,马喆怎么可能放过捞好处的机会,既然你想要那就给你,就看你能不能留得住了。

“咱就喜欢把话摊开了说,既然马先生想要好处,不知马先生的要求是什么?”

“晚辈的要求不高,我要兴化往南一直到长江边上的所有土地,包括长江口上所有岛屿。当然晚辈还是那句话,这些土地的所有权还是大明的,晚辈只是租借。

按照现行的大明赋税标准,晚辈会一文不差向朝廷交税,晚辈只要这些土地的治权。”

朱棣皱着眉问道:“马先生可有地图,本王要知道这些地方共有多少土地?”

马喆向宋时明递了个眼色,宋时明立刻从怀里掏出一副地图铺开在石桌上。

宋时明指着地图用手指从兴化界向南一直画到泰州境内的长江边道:“从兴化县界向南一直到长江边,属于高邮的归燕王管辖,属于泰州的归我兴化管辖。”

朱棣立刻反对道:“通州是我大明南粮北运的关键节点,失去通州我大明北方边军的粮食安全要如何保证?”

马喆微微一笑道:“大明北方的粮食安全由我兴化保证,只要大明有运粮需求,我兴化运输舰队愿意承运大明南方的粮食一直送到北方天津卫直沽口。

晚辈可以保证运费绝对比大明走运河运输要省下很多,甚至朝廷缺粮的时候,晚辈还可以以低价向朝廷出售粮食,用以平抑粮价。”

大明如今因为连年战争,正需要大量的粮食赈济流民,同时安置流民开垦荒地,如果这个时候能有大量的粮食补充,朝廷很快就能恢复元气。

朱棣按捺着心中的喜悦问道:“马先生此言当真?粮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马先生真的愿意将粮食卖给朝廷?”

“这有何不可,粮食交易与其他的货物的交易有何不同,只要确保自己的粮食安全后,多余的粮食完全可以放到市场上流通。

就是朝廷也会在粮价高的时候,抛售常平仓的粮食,用来平抑物价,做什么交易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优先保证自己的安全。”

“若是朝廷现在与兴化达成采购粮食协议,不知马先生能够为朝廷提供多少粮食?”

“只要燕王有钱,要多少有多少。”

朱棣瞪大了眼睛,惊诧地问道:“听郑和说马先生在东番岛上招募了百万流民屯田,就算这百万流民不吃不喝又能种出多少粮食,不知马先生的粮食从哪里来?”

“晚辈的粮食当然也是从其他地方贸易而来,南洋各地土地肥沃,可以撒一把种子就能获得收获,粮食对南洋各地来说非常容易获得。

而且南洋物产丰富,当地土著即使不吃粮食,光是在山林里吃各种果树的果实就能活着,因此南洋粮食非常便宜,基本上晚辈用一船货物能换回百船粮食。

这就是海外贸易的暴利所在,我大明生产的丝绸、瓷器、茶叶、棉布等都是南洋非常热销的商品,更何况南洋不过是一个贸易中转站,西方白衣大食更是对我大明的商品趋之若鹜,前宋国库充裕,有一半的原因都是来自与白衣大食的贸易所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