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的故事 连载

唐家的故事

分类:其他类型 作者:沈翔康 字数:4万字 标签:唐家的故事,沈翔康 更新:2024-06-26 11:03:34

这是一部思想性很强的作品,企业家唐伯诚退休之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要把自己的公司股份全部捐献给社会。这个决定在家族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家庭成员为了各自的利益,千方百计阻挠捐献计划进行。由此引出了一系 ...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为了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必须勤奋努力地工作,甚至尽自己的全力拼搏。这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从青年到老年,除了创造和积累财富以外,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物质以外的东西。

或许这就是所谓人的精神追求,因为谁都不愿意自己稀里糊涂,都想在有生之年做个明白人。尤其是临近暮年的老人,常会总结自己一生中的,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过失,并且懊悔从前所犯过的错误。对眼前自己所遇到的烦忧和困惑,仍然孜孜以求地探讨,想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老人都想对自己的人生有个完美的交代,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有时闭眼只是一瞬间的事,因而要尽量少留些遗憾,在闭眼之前做好身后事的安排。这种挥之不去的念头,愈是到了人的暮年,愈是格外地强烈。人生代代皆如此,老人都面临过这个问题,尤其是有责任心的老人,很难绕开这种心结。

诸君休怪笔者赘言,在下此番所言,句句是实在话。如果觉得唠叨和厌烦,那是你还没有步入老年,或者还体会不到老一代人的苦心。实话禀告诸君,在下之所以写此篇小说,皆因在辛丑岁尾的某日,应邀去参加老同学的聚会,并且在聚会上接受了老同学的再三嘱托。

诸君且听我言:是日老同学聚会,大家相逢甚欢,昔时弄堂发小,少时同窗,长成各奔东西。垂髫嬉戏的情景犹历历在目,倏忽已至耄耋。虽垂垂老矣,然同窗之谊始终不忘,每次见面都似久别重逢。当下恭逢盛世,大家生活富足有余,老同学见面先互问安康,恭喜发财之类的话,早已不挂嘴边,到了这个年纪,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大家落座后频频举杯,觥筹交错之际,各自畅叙一路走来的历程,以及眼前的幸福时光,然后互相交流养生之道。等到酒酣耳热之际,有人说起了身后事的话题,幸好座上人都思想开放,对这话题并不忌讳,童言无忌一般,纷纷各抒己见。

座上唯独一公不语,此公创业也早,经历数十年拼搏,可谓身家不菲,乃同学中的首富。有好事者开玩笑问:“兄台奋斗大半辈子,积累了亿万资产,以后做怎样安排?”此公长叹一声,回答说:“钱财对我而言,无疑是个累赘。我像刚打完一场仗,同自己打仗,也同儿孙打仗,最后我终于胜利了。”

众人闻言愕然,问究竟是怎么回事?此公不隐瞒,当着众人的面,一一道出原委,竟然引出一段感人肺腑的佳话。举座皆肃然起敬,此公坦言道:“天下第一罪孽,莫过于误人子弟,莫过于贻害后代。在下彻底想明白了,给自己的子孙留过多的财产,那是贻害他们,何尝不是作孽?睜眼看社会上个别富二代的作派,便是最好的例证。”此公一番宏论,众人如醍醐灌顶,莫不颔首称是,随即你一言我一语,聚会成了大家身后事的讨论会。

大家议论纷纷,要说各家有各家的难事,原有为身后事烦忧的,听了此公一番言论,再经过一番互相点拨,心胸都豁然开朗。笔者年轻时曾有卖弄文笔的经历,有人提议:“这是极好的素材,还有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也是极有意义的,如果写成小说,倒是发人深省。”众同学皆附和,定要笔者承担这个任务。笔者虽然不才,但是今日颇受启发,在众同学的鼓励下,似有一股激情在胸中涌动,当众饮干一杯酒,然后拍胸允诺。

笔者既已允诺,便要践约,经过一番斟酌,写就了这篇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大多从同学中来,万望同学批评指正。另外遵同学嘱托,所写故事还要适合年轻人阅读,能使今天的年轻人,多懂得点老一代人的苦心,多少受到一些启发。这要求有些勉为其难,年轻读者看了这篇小说,如果觉得作者并非矫情,并非完全是心灵鸡汤,作品的思想和内容,还能引起一些思考,便是作者最大的安慰。

—作者写在开头的话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