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唐伯诚的如椽之笔(1 / 2)

时间回到2021年的春天,这儿是上海的一个高档别墅小区,走进这个小区的大门,宽敞洁净的路面上,简直找不到一点碎屑,甚至连灰尘都没有。再往里走,可以看到小区里面,到处是绿茵的草坪,叫不出名的珍稀树木和奇异花草,还有碧波荡漾的湖泊,太湖石垒起的假山,飞檐立柱的亭台。

这儿幽静得如同与尘世隔离,连空气中也带着香味,在浓郁的绿荫掩映下,周围分布着一幢幢样貌差不多的小楼。那些小楼远远望去,像是用玩具积木搭建的,从前童话世界里的城堡。不过在普通人的眼里,那些小楼更像是神仙洞府,因为能在这儿居住的,不是大神也是小仙。

此时临近傍晚,这儿的神仙还没有驾云回府,林荫道上见不到一个人影,偶尔有几只鸟雀飞来,落在草坪上嬉戏,然后扑楞楞飞去。

一会儿天上飘来一朵白云,紧接着一个老人的身影,在一幢楼前的花园里出现。这个老人名叫唐伯诚,并非是从云端中下来的神仙,而是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在笔者的眼里,他是个受人尊敬的普通凡人,倘若把他也视作神仙,那么他绝对是个有功德的上仙。

唐伯诚一头银发,身穿一套休闲装,脚踏一双老人鞋,手中拿着一杆笔。这杆笔可不是一般的笔,那笔杆如同拖畚柄一样粗细,笔头是用海绵材料做成的。只要海绵吸足了水,便可以在地面上书写大字,不但可以练习书法,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在地上练习书法,省却了纸和墨,倒是非常环保。

他自幼习书法,还曾学过画,以前他办公室墙上的书画作品,都是出自他本人的手笔。他是从前年开始学写地书的,那年他正式交班,离开了自己亲手创办的企业。在公司的欢送酒会上,许多下属赠送纪念品,有送线装书和碑帖的,有送文房四宝的,还有送钓鱼杆和健身球的……这杆笔也是下属送的,他试写了几次后,渐渐喜欢上了,而且还上了瘾。

花园里有条十来米长的小径,是用一尺见方的花岗石铺就的。在石板上写地书再适合不过,通常他每天早餐后,来到花园里练个把小时,傍晚时再练个把小时。此时他站在两棵腊梅树前,树枝上的花朵行将凋谢,花瓣儿都卷缩起,往日的骄傲已收敛。似乎感到了一丝惋惜,他暗暗叹声气,然后走到小径前。

只见他一手握笔杆,双足呈八字形站稳。写地书如同写纸书一样,讲究的是气定神闲,不同的是双足要紧压地面,手腕的运力更要稳,在下笔前先吸一口气,收笔后再换口气。这是他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既练书法又练气功的经验。

或许是在伤悼庭前梅树的凋谢,今天他写的是明代王弼的《惜梅》,诗云:

独树墙西老更繁,几回相伴月黄昏。

东风只为芳菲计,不道飞花已满园。

写完最后一个字后,前面几块石板上已字迹无存,水渍都被风吹干了。他重新走上前,再次握起了笔,这次写的是黄弼的《书所见》,诗云:

水明烟碧万条丝,短岸斜风晚更吹。

红面小奴牵白马,为谁来系断肠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