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鼎天 连载

紫玉鼎天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吕途远阔 字数:5万字 标签:紫玉鼎天,吕途远阔 更新:2024-06-20 11:23:07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权、名、利、色为每个人一生中都将会遇到的四大难关,且看流落民间的皇子如何在成长经历过程中解读出自己对爱恨情仇的理解...... ...

“万马疾驰尘烟扬,旌旗交错战鼓响。生前身后无力顾,多少男儿埋沙场?”

俯瞰着脚下山谷中尸横遍野的场景,一位黑衣黑甲的军士不由得生出这样一阵感慨。即便是久经战阵厮杀十数年,他坚毅的脸庞上依旧流露出了一丝不忍之色。

......

六月的塞北暑气渐旺,位于方圆两百五十里荒漠东侧边缘地带的渭谷上空,此刻正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

在沟壑嶙峋的谷中,不知何处衍生出一阵阵的谷风,时不时地携带起遮云蔽日的烟尘。烟尘乘借着风势,一迈过谷口或者山顶后便大肆席卷开来,似乎是在驱赶或者说是在掩盖着什么。

烈阳高照下的渭谷,像往常无数个白昼一样,依旧高阔深远,壮美如画。

只是在今日这幅荒漠画中的某处小土坡顶,直挺挺地矗立着两位黑衣黑甲、腰间各自佩戴一柄宝剑、将军打扮装束的军士。

这两名军士的存在不仅没有与此刻周遭空旷的静景显得格格不入,竟还凭添了几分肃杀萧瑟之意。

站立在右边的那名军士是当下正在谷地中打扫战场的这支龙甲军的副将,名叫戚虎,官拜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

定远将军,有“平定边远”的意思。

龙甲军最初单纯是一支重装骑兵部队,为三十五年前李唐皇朝开国皇帝李雄吩咐如今的当朝天子李鼎亲手所组建,直属于李唐至尊领导。

这支部队创立初期仅从全军之中挑选了一千余人,全员身穿黑色衣服,佩戴全副明光铠甲,马着重装防具。

在单兵武器搭配上,不仅人人携带胡禄,放置箭矢三十羽,且装备有射程可达到两百步的马弩,长柄作战兵器为一支两侧开刃、长约一丈三尺的漆枪,短柄武器为一把环首长刀。每个士兵按标准皆配置有两匹战马。

在雄隋时代末年的乱世征战中,龙甲军作为唐军中的精锐部队,凭借其强悍的战斗力,为李唐皇朝的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不断得到人员补充。

到李唐皇朝建立后,龙甲军除了有一开始常规的一个三千五百人的骑士营之外,还增设了一个三千人的盾兵营、一个三千人的枪手营、两个三千人的神弓营和五个三千人的步甲营。

......

与左侧军士表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戚虎此刻却难掩胜仗后的喜悦之情,兴奋地说道:“大将军,这一战我军又大获全胜,回去之后圣上肯定会着力褒奖大将军!还是跟着大将军你一起打仗过瘾,带劲儿!”

戚虎今年四十有二,身长六尺有余,面如黑炭,体格威武健壮,说到激动之处竟然也散发出一阵不可名状的气势。

略微停顿了片刻,戚虎见身前之人显得出奇的安静,似乎对自己的一番见解置若罔闻。

“为何我见大将军在打完胜仗后看上去却是不怎么高兴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说到最后,戚虎小心翼翼地问道。

“此役结束之后,我会向圣上请求辞官返乡,不再涉足戎马征伐之事了。”平西大将军耿明一脸平静地望着下方烟火尚存的战场,似乎说着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

平西大将军耿明可谓是李唐皇朝境内家喻户晓的人物,更是所有将士崇敬的大英雄。

自从两年前与临近东海岸的坚合夷族在盛山一战成名之后,耿明在军中的威望直接达到顶峰,之后在关于排兵布阵方面,向来无人质疑他的决定。

耿明的成长史颇具传奇色彩:穷苦出身,十六岁从军入伍,短短七年间硬是从最底层的军士晋升为历史上被首次尊称的“铁胆神威卿侯冠军”,为正三品的武散官。

“卿侯冠军”这个尊号是当朝天子李鼎为耿明专门设立的,其中荣宠可见一斑。

关于这个尊号称呼的来历,也是大有深意由头的。

“卿”为历朝各代君主对亲近大臣的爱称,如“爱卿”,“贤卿”。在霸秦至强汉接连两代皇朝年间,“卿”都是仅次于“公”的官职级别,为高级官员的名称。当时在朝廷中央任职的高级军事行政长官,合称“三公九卿”。

李唐皇朝在延续前朝官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亦有保留。

例如,九寺大卿之首的太常寺卿设置一员,品级为正三品,掌礼乐社稷郊庙之事,属于宗族祭祀的长官。太常原名奉常,于霸秦皇朝时始置,在刘汉皇朝第二任至尊汉明帝刘亮当政时期更名为太常,位列刘汉皇朝的九卿之首,地位非常之崇高,兼管文化教育、皇陵寝园,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由此得知,能名列诸卿名录之官,皆是位高权重的功勋贵胄。

“侯”是华夏古代爵位名,通常只会授予皇亲国戚与极少数的功臣。自姬周王朝开始,已经有君主赐封侯爵。《礼记*王制》中曾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侯爵位列五等爵中的第二等。

“卿侯”放在一起称呼,表明持有者的身份高贵,这个称呼是对耿明的尊敬和褒扬。

“冠军”,取“功冠全军”之意,用来强调耿明在军事上超过所有将军之上的地位,即是“上将”,相当于所有唐军实际上的最高指挥官。

因此,“卿侯冠军”这个尊号整体意味着耿明在唐军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当朝天子李鼎对他的信任与期望。

李鼎赐给耿明这个尊号,既是为了表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巨大的贡献,也是为了提升他的地位和威望,以便更好地统领军队以及应对各种情况。

两年前,也就是李唐皇朝承平二十三年,耿明才满二十三岁,以从五品的骁骑游击将军身份率领三千龙甲骑兵,向东越过落鹰山,连续五昼夜长途奔袭急行军八百里,趁坚合夷族举行祭天仪式的契机,直取坚合夷族祭天圣地“盛山”,杀死了坚合十三夷族中的本夷王、韩夷王、蚩夷王、歹夷王,一战总计斩首和招降坚合夷族五万一千余人,并俘获了美夷王的祭天照日女神金人,沉重打击了坚合夷族的嚣张气焰。

盛山之战以后,坚合夷族剩余九夷之王纷纷纳贡称臣,诸夷王尽都上表永不叛唐。

耿明凭借其勇冠三军之姿,官拜冠军大将军,封爵“襄天侯”,并恩赐金印紫绶,执掌武事,引得朝堂震动及天下百姓瞩目。

虽说是时势造英雄,但纵观整个历史长河,那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当世文坛盟主、聚能馆大学士罗同光更是不吝笔墨,为耿明赋诗称赞曰:“少年志做万人敌,勇冠三军敢战将。奇谋迭出扫强敌,未尝一败莫可当。”

要知道,李唐皇朝的学士可以说是士人中的精英,通常是由学问才能、功绩卓著的官员才能够担任,有权参与政治决策和政务管理,被视为文官阶层的巅峰,享有非常高的待遇和地位。对于学士中资历和声望特别高的人,方才有资格加“大”字。

罗同光对耿明虽说只是几句小诗的赞誉,然而对文臣和武将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和持续深化却是有着莫大的积极影响。

如今耿明时隔一年沉寂后再次出征,又是马到成功,旗开得胜,不能不令人惊叹啊!

“大将军,这是为何?”戚虎连忙进前一步,看向耿明急切问道。

作为龙甲军的副将,戚虎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今我军新胜,士气尤旺,正可借机直捣黄龙,永绝后患啊!”

“你以后会明白的。”耿明淡淡地答道。

说罢,耿明又陷入了沉默之中,让站在一旁的戚虎只得略带苦闷的自我思索。

二人一前一后地站着,就这样静静的,许久没有再说话。

突然,后边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脚步声到二人身后大约一丈远处停了下来,一个声音道:“启禀大将军,战场已清理完毕,下一步该怎么做,请大将军定夺。”

耿明闻之眼神一凛,低沉浑厚的声音从喉咙中传出:“大军即刻开拔,班师回朝。”

“是!”后边的传令小校双手抱拳答应一声,继而转身快步离去。

须臾,谷中响彻起阵阵角声。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