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相识新合(1 / 2)

“多谢二位少侠出手相助,小女子感激不尽。”那位吴家小娘子待郭旭几人离开走远之后,缓过神来,莲步慢移至唐灵杰、耿达二人右前方,正身直立,双手抱和于胸前,两个大拇指翘起交叠,微微俯首屈膝,双手下摆于腹部,口称“万福”后谢道。

当耿达听到身边右侧有女子声音响起后,这才留意到自己刚刚救下的那位小娘子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首先印入耿达眼帘的是少女乌黑高耸的环状发髻,双环间上插有一把翠玉金簪装饰,柳眉凤目,高鼻朱唇,两鬓垂落着白玉耳坠,晃动之间竟也平添了几分婉约之美。

方才因为情况紧急没顾得上细看,现下危机既然解除,耿明免不了开始认真端详起面前的少女。

只见少女身穿窄袖短衣襦,外罩半臂,肩绕披帛,下着红色曳地长裙上束至胸,腰间佩着一条清新水绿色腰带。

时下新朝初立不到三十年,故而女子服饰大多窄小细瘦,紧贴身体,即便有的衣袖多为宽松,但在袖口处皆有所收敛,可谓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

李唐皇朝的女子服饰风格华贵典雅,颜色绚丽鲜艳,花纹细腻繁复,钟爱采用明艳对比的色彩进行穿着搭配,以绯红、绛紫、鹅黄、青绿争奇斗艳,尤其以绯红色为最为流行。圣武、承平两朝,榴花染舞裙可谓是上至宫廷、下到民间都喜欢追捧的颜色和裙子。

红色的石榴裙是由桑蚕丝纺织而成,尤其在夏天凭借其轻薄绢纱显得尤为通透灵动。即便这种裙子的幅度较大,相对更容易泛起褶皱,但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种裙子的美丽娇艳,远胜天然的石榴花。

曾有一位万姓诗人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观看穿着此裙的乐伎舞蹈表演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一首《五日观妓》赞叹道:“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

唐灵杰注意到耿达的眼神盯着吴家小娘子一时有些入迷了,故意轻轻咳嗽两声。

在唐灵杰的提醒之下,耿达从发呆中惊醒,连忙摆手说道“小娘子言重了。举手之劳,不必客气的。”

“你看你这话说的,俗话说的好,‘有恩必谢,再帮不难’嘛。既然人家小娘子真心感谢,就应该坦然接受嘛。”唐灵杰插话道,“都像你这么高尚,今后谁还能继续做好事儿呢。”

“你这都是从哪听说的这句俗语,我怎么不知道啊。”耿达出言反驳道。

唐灵杰略有些尴尬,含糊回了句:“你没听过的俗语多了去,问这么多干嘛啊!反正有人说过就是了。”

“这位少侠言之有理。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的。”吴家小娘子忙打了句圆场,先朝着唐灵杰莞尔一笑,而后黛眉轻抬,用一种饱含深情的眼神看向耿达,首先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说道:“小女子姓吴,单名一个倩字。敢问两位少侠怎么称呼?”

“可别!吴小娘子你这句话言重了啊!”唐灵杰突然感觉有点慌,忙伸出右手做阻止手势。“‘少侠’这个称谓可是真不敢当啊!我叫唐灵杰,这位是我好兄弟,耿达。”

唐灵杰不愧是出身经商世家,察言观色和反应速度一向要比常人灵敏许多,恢复镇定后补充道:“我们兄弟二人是游学士子,对新合县的‘荷花节’慕名已久,今天也是首次过来。”

注意到唐灵杰稍显慌乱的神情,吴倩知道唐灵杰多想了,但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嫣然一笑,道:“两位兄台看起来应该要比我年长,那我以兄长称呼二位吧。唐兄、耿兄。”

这时,唐灵杰偏头发现耿达双眼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吴倩,当下心领神会,打趣耿达道:“兄弟,你这是看什么这么着迷啊?给阿兄讲讲,让阿兄我也好好看看。”

听到耳边突然响起熟悉的声音,耿达方才察觉到自己有点走神了:“你们两个刚说什么呢?”

唐灵杰有些无语,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这人怎么呆头呆脑的,以后怎么会有小娘子喜欢你。”

耿达被唐灵杰一语道破心事,脸上有些泛红,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

站在两人身旁的吴倩想着耿达刚刚盯着自己的发呆神情,此刻也忍俊不禁,抬起右手里握着的丝帕,遮掩了一下上扬的嘴角。

耿达望着面前浅笑的吴倩,素日里都是古井无波的内心不知不觉中竟然有一丝意动。他突然对爱情戏文里说的一见钟情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

刚刚唐灵杰的注意力只顾得放在处理郭旭的纠缠上面了,待吴倩来到两人身边的时候才聚焦细看面前的女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