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后误入秘密组织 连载

抑郁后误入秘密组织

分类:灵异悬疑 作者:尚贤悦 字数:12万字 标签:抑郁后误入秘密组织,尚贤悦 更新:2023-11-03 22:31:50

她想到自己当下的处境,不仅穷途末路,还患上抑郁症,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她反问自己:难道就一直这样下去了吗?人到绝境之时,心里只有求生这一件事,往往就变得胆大起来。她突然又想到了那个回帖,决定铤而走险, ...

路的尽头,是一片大湖,望不见对岸。初春的阳光温暖而不灼热,普照在湖面上,泛出星星点点的波光。

陈青青心情灰暗,脸色麻木。她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了5公里多的郊野马路,终于来到了导航定位的终点。没想到的是,眼前竟然是一片大湖,湖面很平静,偶尔被微风撩起一点浪花。

此时,湖边也没有其他人,她突然感觉自己好像走到了“人间的边缘”,不禁怀疑是否走错路了。

她仔细比对了一下导航,也并没有什么偏差。“难道真是个骗局?”她自言自语道,但内心却异常平静。

的确,这对于一个拥有多年长途旅行经验的女汉子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她正处于一种行尸走肉般的状态,外界无论是何种形态,发生何种情况,她统统无动于衷。

疑惑归疑惑,陈青青看到旁边有一块大一点的石头,便随便坐了下来,把背上的背包往后一倒,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湖面,一边休息一边试图放空起来……

这到底是海,还是湖呢?海之所以叫海,难道仅仅因为面积够大吗?湖在一望无际的时候跟海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为什么在雪区或一些高原地带,湖泊也被叫做“海”呢?这么说来,海和湖从底层逻辑上看并无差别,人们为啥非要分开叫不同的名字?……

每当一看到像海一样的大湖,这个很绕却很有“逻辑感”的问题便会在陈青青的脑海里翻滚,然始终无解,当然,也并不需要有解。

陈青青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逻辑强迫症”又犯了,便极力克制对那个问题的纠缠,试图回到原本的放空轨道上。

虽说历经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才来到眼前这片湖泊,算是逃离了人烟之地,让她多少也放松了一些,但那顶多像是大湖上泛起的一丝涟漪,刚起了一点,却又迅速消散……近年来,对于“美景无法再让自己开心”的事实,她已默认并不再试图挽回了。

正在这时,陈青青的思绪被远处湖面上隐约渐近的一个黑影打断,那黑影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大…等到距离约30米时,陈青青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小木船!它正不快不慢的匀速向她驶来,上面却空无一人。

她感到很奇怪:此刻并没有风,小船上也没人,为什么船会直线向她靠近?但没等她继续深入思考下去,船已经快要到她跟前。

更奇怪的是,这只木船竟自己靠了岸。陈青青不由自主地从大石头上站起身来,朝着停在岸边的小木船走去,这只小木船是真小,小得似乎只能容得下一个人就坐,没有船篷,也没有船桨,还些许破旧,给人一种孤零零的感觉。

但是仔细一看,船头有一个黑盒子形状的区域,这定有蹊跷!陈青青的好奇心和强迫症掺杂在一起,驱使她踏进到船身里,研究起那盒子来。

这里面应该是船的引擎!陈青青试图找到盒子的开口,但是好像无从下手,却突然发现,黑盒子与船底连接的垂面上写着几行灰白油漆小字:

报名“阿尔法俱乐部”的小伙伴:

请自行驾驶此船前往湖心岛,行程约45分钟。此湖常年风平浪静,无需担心风浪。

驾驶方法:在座位右手边找到黑色按钮,按一下,船启动就绪,按第二下,船自动行驶。后无需任何操作,船全程自动行驶,靠岸后见指示牌。

友情提醒:请带好你的行李,船行过程注意安全。

陈青青恍然大悟,原来她还没有到达最终目的地,而目的地,是在那个所谓的湖心岛上,这船便是来接她登岛的。

“这难道是自动驾驶?真先进!”她看着“全程自动行驶”几个字,忍不住自言自语道。她又拿起手机,将导航地图放大再放大,却找不到任何的湖心岛,这就有些奇怪了。

不过,她很快自我解释道:大概那是个荒岛,地图觉得没有收录的必要吧。

刹那间,她对这个叫“阿尔法俱乐部”的神秘组织充满好奇,对那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湖心岛更产生了几分憧憬,嘴角竟不自觉的上扬了一下。要知道,这对于一个长期丧失“兴奋感”的人来说,就像是黑暗密室中透进了一束光。

突然,她想起自己的行李还在大石头上。好险!差一点就忘了。那盒子上的最后一句友情提示近乎形同虚设,所幸,她的强迫症再次起了作用。

就如同平日每次出门,她总是在脑袋里确认好几遍是否该带的东西都带了,关了门后,要拉至少五下门把才放心,更要命的是,等电梯时,又莫名担心是不是没关好,非要倒回去再拉几下门把才罢休。

陈青青的强迫症近两年来越来越严重,同步伴随着健忘症状的增强。如今,她基本上都是依赖手机日历设置提醒来记事,翻开她的手机日历,从前年开始隔三岔五都有事项提醒,似乎是个充实的大忙人,可是,那些事又好像都无关紧要。不管怎样,这个提醒的习惯能让她心理踏实一些,也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健忘问题。

提上背包,陈青青又如平日出门一般,多次回头确认岸上无遗留物品,最后确认了下手机还在衣服兜里,才算是放心了些。

她再次进到小木船里,把背包放在座椅与黑盒子之间的空位,然后面朝船头,坐到座椅上,腿与背包几乎挨在一起。真是一个紧凑的小船,所幸背包还不大,如果是个箱子恐怕放不下。

她想起之前看到的官方提醒:只需带一套换洗衣物和必备生活用品,其他杂物勿带,用背包装,勿用箱子。“果然有道理!”她暗自庆幸起自己这一次很明智的遵照了官方提醒。

一切准备就绪。陈青青按了一下座位边的黑色按钮,“滴——”按钮响了一声,发出闪烁的红光。“这看上去是电动的”陈青青一边想着,一边按第二下,“滴——滴——”按钮响了两声,红光固定了下来,船头开始沿顺时针缓缓转动,转到与岸边几乎90度的位置,停顿了几秒,然后径直朝正前方开始行驶……

真是个简单明了的交互!陈青青不由得感叹,但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病又犯了,立马停止往下思考。“尽快舍弃跟工作相关的一切吧”她再次提醒自己。

此时,她跟随小木船前进,一步步远离身后的岸边。在她视角可及的180度内全然是阳光普照下的湖水,自己好似置身于一个巨大平面的中心,任温暖的阳光沐浴全身,耳边伴着浪花轻拍船身的潺潺声,她不由得闭上了眼,感到这一切美妙得不可思议。

这是许久未有的平静,从外及内,直达她的内心。此刻,她真正的放空了。她不回头,只往前看,想到身后那个渐行渐远的世界,她豁然开朗,好似身体内沉睡多时的知觉细胞突然活过来一样。这注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旅行!

想到旅行,陈青青突然意识到自己与“旅行”这个词之间已经许久没有了关联。曾经的她,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驴友”一枚。

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她便爱上了旅行。每年,她至少有一次长途旅行,围绕她所在城市的周边旅行更是不计其数。说她是“旅行狂”也不为过,但凡长假,旅行成为唯一选择,就算是个小假、周末,也都吃干榨净来个户外。如果时间不够,前拼后凑请假几天也是常有之事,再不行,直接借换工作之名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总之,一当她有了去某处旅行的想法,便会促成一切有利条件去实现,如此一来,年仅20多岁的她已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要知道旅行的必备要素:1.时间;2.金钱。她有时间,是因为她为了旅行,可以舍弃其他诸如购物、逛街等大多数女孩子花时间最多的项目,也可以干脆利落的斩断掉那些本就鸡肋的工作。所以,她认为那些总说没时间旅行的人,只是因为不够热爱旅行罢了。

那么,解决了时间,金钱又如何解决呢?当然,靠的正是那些曾经被她一次次抛弃的工作所产生的工资。

然而,一个看上去贪玩的人往往并非庸碌之辈。陈青青对于工作范围和非工作范围的界限划得一清二楚,这就不得不提到与她旅行的洒脱形成反差的一面。

在工作上,陈青青是个目标感极强的人,她很明确自己的每一步要走到人生的什么位置,正因如此,她也就必然上进。每一次辞职,都不是因为无法胜任或是惰性使然,而是她觉得自己在这里已经够了,需要到更高的别处了。

这就好比她喜爱的登山运动,如果在一处停留太久,断不能抵达更高的山峰,看到更多的风景,唯有不断的迈向下一个高度——那时的她,可能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逃离舒适区”的典型榜样吧。

正因如此,旅行与她之间的牵系变得很微妙。在她22-30岁的人生阶段,好似进入了一个“工作-攒钱-用攒的钱旅行-旅行中储蓄能量-用储蓄的能量开启下一段工作-攒钱-用攒的钱开启下一段旅行-旅行中储蓄能量-用储蓄的能量开启下一段工作…”的循环轨道圈。

并且,这个循环轨道圈具有自动调节功能。比如,如果多隔一阵子不去旅行,她会感到工作逐渐丧失了动力,她将自己的此症状命名为“长久不旅行综合症”,不过,她总会以“一场旅行”终结此症。的确,每次旅行过后,她又元气满满地回归到工作中。

不可否认,她一直视旅行为唯一爱好。除了旅行,她没对其他什么东西真正感兴趣。即使是女生普遍爱好的穿衣打扮,在她这里,也多半是为了一次旅行而准备,即使是逛街、泡吧,也仅放到旅行途中才能让她感觉到有意思。

而她的工资,除了日常开销,其余都基本花在了旅行上,结局是——30岁前,她几乎没有存款。

但有一个悖论在于,她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旅行。前面提到过她的上进心,全然是出于对事业的追求,也可以说她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

说到这,有必要做个追溯。她毕业于一所中不溜的重点大学,学的是统计学专业。当初,她是基于一直以来优异的数学成绩选了这个专业,但真正学上之后,却越发感到枯燥无趣。她认为这门学科太偏理论,而她却对实践更感兴趣。

纠结一阵后,她终于想开,对于大学学习,她应更多关注思维方式的养成或是理念的提升,而非知识本身。从另一个角度讲,她注定是个“务实派”。

大学毕业后,她摆脱了专业束缚,阴差阳错地入了互联网行业,也碰巧赶上这个行业发展迅速的十年。她一路从产品专员做到产品经理,再到高级产品经理、产品总监,工资水平也一路上涨(当然,也就刚够得上她旅行的烧钱速度)。

虽然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但是收入完全对得起付出。再加上她工作能力很强,每到一家公司都能成为主力、佼佼者、明星员工,说起来,工作还真是她自认为最能把握住的一件事。

至于旅行,就好像是与她的工作并行的另一条线。看上去是两条平行线,但又并非毫无关联,有一种互相促进、互相增强的效应存在。

所以,有个问题,其实她自己也没想通:到底是旅行促成了工作?还是工作促成了旅行?但总之,那个循环一直在,她的生活中也时刻贯穿着这两件事……

突然间,一只飞鸟从眼前划过,陈青青从对旅行的浮想中回到眼前,她看看手机,不知不觉间,她已在这如海一般的湖面上行驶了10分钟。

前方依旧水天相接,看不到更多景象。除了两边湖水后移的动态感应,其他的景色就好像一幅静止的画面,许久已无变化。

这时,她忍不住回过头,果然,先前出发的湖岸已经看不见了,环顾四周360度都已是湖水。

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呢?一个点在一个巨大的空间内缓慢移动,不受半点干扰。就好像人类社会已不复存在,也好似一个人独自登录到某某新的星球上。孤独,但,自由。

“滚吧,那些该死的人和事!“陈青青自言自语道,好像又找回了自己曾经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时的畅快感。那时的每一次旅行,之所以让她打心底开心,多少有些短暂逃离现实的意味。无怪乎,一当踏上一段旅程,现实中的一切烦心事好像都变得无足轻重,这也正是每次旅行让她能重新注满能量的原因。

抑或是很大程度得益于旅行,她性格直爽,豁达,义气,颇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女侠范儿。因为见多识广,遇事往往不怕事,交心朋友也不少,而且属于“男女通吃”的类型。

她习惯于披着长直头发,鹅蛋脸型,眉眼清秀而略带妩媚,将古典与现代结合得恰到好处,透出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若非要论个等级,她算得上是样貌出众,而且很符合直男的审美,自然一直不乏追求者。

然而,无论男女,刚开始接触她,大多会被其外表所误导,以为她是个温柔的文艺女青年,一当深入接触,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个如男人般直率大咧的理工女,也可以说是典型的“直女”!

所以,陈青青身上有着“外表很女人,内心很男人”的巨大反差。不过,也恰是这种反差,催生出一种很能吸引异性的独特魅力。或许可以将此归咎于人类的好奇心,反差越大,矛盾点越多,就越是想让人一探究竟,比起那些能一眼望穿的傻白甜,能让人产生好奇心的女人的确更具吸引力。

但她却是个低调行事的人,从无夸张的表情,话也不多,最讨厌的事就是成为人群的焦点,甚至到了希望当个隐形人的地步。但这又往往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她不好相处,事实上,她内心非常单纯,乐于助人,又从不会玩任何心计。

至于你能否真正了解到她真实的一面,取决于她是否发现你跟她是一路人。你可以认为她是慢热,也可以认为她很看重交往的质量。她不轻易与人交心,但一当认定,就能完全交心。

对于爱情,她骨子里颇有些清高,从不矫揉造作、欲擒故纵,更不会主动追求别人。真正与她谈上恋爱的,必然是无关一切其他因素的真爱。但她又颇为理性,是大家所谓“恋爱脑”的反义词。谈恋爱过程中,她一当识别对方与自己不合适,半年就是时长极限。

所以,每段恋爱都是她提出分手,而一当分手,她绝不拖泥带水,更别说什么旧情复燃了。这种决绝和洒脱,与她辞掉一份毫无意义的工作如出一辙。既然上一段感情可以斩得一干二净,全情投入到下一段感情也就理所当然。爱情本是感性的,但她会用理性进行思考,这也是她一直不受外界干扰,依旧相信爱情的原因。

理性的负面效应就在于,她从未被爱情冲昏过头脑,实难像很多女生一样在冲动之下走进婚姻。于是乎,截至目前,她前后谈了几场正儿八经的恋爱,却均以未果终结,一不小心到了30岁,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众人口中的“剩女”。

不过,对于这样的称呼,她总是一笑而过,谁叫她对自己的人生把握得太牢固,不留半点被他人左右的余地。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