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在岛的边界24(1 / 2)

自那以后,陈青青和叶志伦没有再单独相处,不过,在群体作业中,两人也偶有交集。每当此时,陈青青就好似排除其余四人,沉浸于一个存在于意念中的“二人世界”,这意乱情迷的感觉,让她感到忐忑不安,却又无法自拔……

反倒是,她与另两人起冲突那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模糊,所以,六人组的气氛又恢复了几分早前的轻松。

另一方面,不出叶志伦所料,二人对话后的第三天,填砖工作趋向完结。这天下午,9号工地的大坑,已经被填得满满当当,只剩下最后一排砖的空隙。

“总算要熬出头了。”周超长舒了一口气。

“还早着呢,别忘了,这只是第一步。”杨小天立马给他泼了盆冷水。

“也是。想想,光是这第一步,就耗时超过一个月。”周超眼睛直愣愣地看着脚下的砖头。

陈青青掐指一算,今天,已是他们盖房的第35天,也是她来岛上的第36天。过去的一个月,像是飞驰而过,又像是漫长曲折。

“基础打牢了,后面就省事。所以,第一步最关键,这时间不会白花。”叶志伦一边说着,一边放上了最后一排的第一块砖。

“这种看不见的工作,才是最费事的。我对后面的工作反倒不担忧。”王羽飞淡然的说道。

“那这么说,我们是不是该庆祝一下了。”杨小天突然兴奋起来,依然“中二”气十足。

“怎么庆祝?在这里,你说怎么庆祝?”周超朝他翻了个白眼。

“哎,这地方,要玩没玩,要酒没酒,确实没法庆祝。”杨小天刚起来的兴奋情绪瞬间被现实拉了下来。

“庆祝是没法庆祝,放松倒是可以。”叶志伦朝他们说道,“而且,我们是应该放松一下了。”

“是啊,这阵子天天重复干一件事,我现在是看着砖头就腻。”杨小天面露嫌弃的表情。

“我倒是不腻,毕竟以前写代码更枯燥,这对我来说不算啥。不过就是,始终在四点一线打转,有点闷,感觉跟以前上班也没啥区别。”周超平铺直叙地说。

“我不觉得没区别,”陈青青反驳道,“区别在于,在这里,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也没有各种宫斗算计。”

“对,单纯的四点一线,毫无杂念,没什么不好。”王羽飞紧跟着说。

“这么说,倒也是。”周超自下台阶。

“既然你们提到了四点一线,我就在想,为什么不跳出这四个点?”叶志伦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

“怎么跳?”杨小天第一时间追问道。

“湖边——”叶志伦放大音量,“等这马上完成了,去湖边逛逛,如何?”

“哎呀,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我们是在一个岛上。”杨小天又兴奋起来,“这阵子,真是连个水的影子都没看到!“

“这个可以有。”周超扶了下眼镜,“什么时候去呢?”

“砖马上就填完了,距离晚饭时间…还有好一阵子吧?”叶志伦说。

“现在才刚刚3点。”颜子优继续承担着报时任务。

“那还早…赶紧把这最后几块砖弄了吧。“周超一边说着,一边加快了往手上的砖头敷水泥的速度。

“我怎么觉得,这像是集体翘班啊,“杨小天说,“你们确认,这工地不留一人没问题?”

“有什么问题?这里既没考勤,又没规章,既没监督,也没监控。”周超流利地回道。

“本质上这就不是上班。”陈青青补充道。

“是的,只要事情在进展,时间我们可以自由控制。”叶志伦略带宠溺地看了一眼陈青青。

“说到这,我插一句,”王羽飞突然说,“这两天,我留意了一下其他小组,大多数只填了一半的坑,所以,我们应该算是快的。”

“照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杨小天瞬间一脸轻松。

“看不出,你还挺有责任感的嘛!”周超打趣道。

“这不…被你们影响了吗?”杨小天回道。

十分钟后,最后一块砖被叶志伦填了进去。终于,最上面的一层砖与地面站在了同一水平面上。

“ok了!”叶志伦露出欣慰的笑。

“真不容易,这大坑总算是被填平了。”周超感叹道。

“自由活动时间到,走,湖边!”杨小天叫嚷着。

六人一起仔细检查了一番已经打好的地基,才放心地集体撤离现场。

走了几步,王羽飞突然说:“这里四面八方都是湖边,我们要去哪个方向?”

“对啊!”陈青青也几乎同时意识到这个问题,“别忘了,这是个岛,而且,我们都不熟悉。”

“既然这样,为求把稳,我们就先往离接待楼最近的湖边走吧。”叶志伦想了想说。

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陈青青突然回想起第一天乘小木船登岛的情景。她猜想,来这里的所有人,应该都跟她一样,从离接待楼较近的湖边登岛。不过奇怪的是,她那天并没有在湖上碰到另一只载人的小木船,也没在上岸的地方碰到另一个人。关于这个岛,这个俱乐部,一些谜团仍在她心里,一直没有解开……

六人小组先走出工地范围,然后走到平日早晨进行拥抱仪式的地方,也即是接待楼前的空地。此时,接待楼的门是关着的,透过窗户看不清里面,不过感觉像是没人的样子,这也让他们有了一种“没人发现”的放心感。

他们继续往背对接待楼的正前方向走去,一步一步接近湖边。陈青青不敢确定这是否与她来时的路线重合,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完全重合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并没有一条人为修建的路。

此时,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有些暖热,但阵阵微风吹过,热量散去,瞬间清爽,不会积攒任何的“闷”感。阳光下,六人行走的影子,在草地上时而分隔独立,时而重叠交叉,共同构成一副动态的剪影画。

这一路,又见熟悉的小蓝花。它们正在阳光下拼命晃动着身子,让人感觉活力十足。突然,只见几个影子在小蓝花周围时而飞舞时而悬停,定睛一看,原来是——蜻蜓!

“居然有蓝色的蜻蜓。”颜子优说道。

“又…蓝色?”陈青青仔细看去,果然,这几只蜻蜓,腹部全都是同一种蓝色,翅膀也一致透着渐变的蓝。在她的印象里,见过红色的蜻蜓,黄色的蜻蜓,黑色的蜻蜓,唯独没见过蓝色的蜻蜓。

这蓝色蜻蜓,个头比她之前见过的蜻蜓要小,也正因如此,它们飞起来身体灵活,给原本单一的草地增加了一些生气。

“难道因为这里的花是蓝色,蜻蜓也跟着变成了蓝色?”杨小天突然说道。

“这没什么奇怪。以前生物不是学过吗,动物与四周环境的颜色会走向趋同。”陈青青说。

“保护色!”颜子优准确定义道。

“按照生物进化论,这里以前或许有各种各样颜色的蜻蜓,只是经过长年累月,其他颜色的蜻蜓都被天敌给消灭了,只剩下与环境颜色相似度最高的蜻蜓。”叶志伦深入剖析道。

“那所以,这个岛,注定就是蓝色物种的天下吧。”杨小天似茅塞顿开。

“不仅是物种,这里的房子也是蓝色。”陈青青又提起了这茬。

“还有…我们的衣服!”颜子优紧接着补充。

“那就等于,自然和人为,都跟蓝色‘杠’上了。”周超总结道。

“这或者只是一种巧合,也或者不是。”王羽飞莞尔一笑。

不知不觉,六人走到了草地边缘,一望无际的湖面尽收眼底。

三个男生沿着往下延伸的小斜坡,快速冲到了岸边的小石子路上,女生则紧跟其后,走到湖边。

陈青青一眼望去,这岸边的景色,跟她登岛时所见并无两样,只是,那小木船已不见踪影,也不见通往接待楼的指示木牌。

她又望了望湖的远处,隐约能看见一些连绵的山,与湖天交界线融为一体。没错,那正是她来时的方向,是她曾经生活的岛外的世界!然而,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与那个世界似已渐行渐远,曾经在那个世界的记忆,似也变得模糊不清。

她被那个世界所抛弃,她也抛弃了那个世界,好在,她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她觉得自己在岛上已经生活了很久很久,但仔细一想,也不过一个来月,那与岛外的生活时长并不在一个量级。

此刻,湖面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偶尔随微风泛起一圈涟漪。在蓝天的映衬下,湖水泛出蔚蓝色,在感官上无限接近于海。

不过,湖终究是湖,海终究是海。纵然有诸多相似,只要有一点差异,便能将它们区隔开。至少,现在已经确认的一点是——湖比海更为风平浪静。没错,这是陈青青前几天与叶志伦单独聊天时所悟出的结论。

“你们说,为什么岛都是圆形的啊?为什么没有三角形,正方形、梯形之类的?”

杨小天望着湖面突发奇想。

“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地理学家才能回答,”叶志伦笑着说,“不过,想想,这地球上的自然景观,似乎普遍都是圆形态,其他的形状,人为居多。”

“别说,还真是,山是半圆形的,石头是椭圆形的,树叶、花瓣也大都是椭圆形。”杨小天似自言自语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