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年代剧里的小市民 连载

穿越在年代剧里的小市民

分类:都市言情 作者:莫呼伽罗 字数:5万字 标签:穿越在年代剧里的小市民,莫呼伽罗 更新:2024-06-26 10:28:50

“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看重回过去的周平安,如何畅玩人生

“公历一九六五年十月五日”

“乙巳年九月十一”

“星期二”

“······”

在一间一眼望去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寒酸、简陋的卧室里,周平安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挂在墙上,那撕的只剩下小半本的日历上的内容。

“现在穿越都这么随便了吗?唫,我的手机,我的电脑,我的清白啊······”

套用一句冯导的话,这还有没有天理啦?这还有没有王法啦?

特么的,没想到老子一个靠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做特殊餐饮业的小老板,也能兼职上‘魂穿’这个前提未卜的副业!

愁眉苦脸的周平安,小声的在嘴里嘟囔了几句,有些沮丧的挠了几下头皮,然后闭上眼睛赶紧开始整理起脑子里,身体原主人留下的记忆。

没有感到什么‘脑海一痛’,也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原身的记忆很是丝滑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融入了他的脑海里,就如同是解开了‘胎中迷’一样。

他现在依旧叫做周平安,19岁,中专学历,毕业于四九城供销学校,会计专业,工作单位是四九城交道口二粮店,职位是册籍员。

册籍,顾名思义,就是掌管着辖区内三千余户,一万二千多口人,各年龄段、各档次人员的口粮定量标准,负责粮食供应手续迁出迁入、增岁涨粮、新儿入籍、死亡消籍、标准变更、小学、初中、高中升级定量调整,更新粮本,复查确认等业务的。

别看年纪小,却已经是粮店里的老员工了。现在也享受着行政23级、5级办事员待遇,光是一个月的工资就足足有四十九块五毛钱。

在这个一斤大米0.12元到0.14元左右,一斤猪肉0.6元到0.8元左右的年代,小五十块钱的月薪,已经算得上是高收入家庭了。

虽然住宿条件差点,是和十几户人家合住在一个大杂院里。

但单位分配的这两间住房,室内面积也远超这个时代的人均住房面积了。

周家祖上以打猎维生,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上数三代也不曾有人经商、从政,明面上的家产,只有盖在山脚下三间石头房,所以在划定阶级成分的时候,周家被划分为贫农。

而周父周成佳和周母袁佳文则是这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一二九运动之后,分别到的延安。

然后,周父周母两人在组织的安排下,相识、结婚、成家,后来,陆续有了周顺利、周平安两个孩子。

与身材高大威猛、充满男子阳刚之美的周爷爷、周父等周家人不同,周平安长的更像身上有着几分外族血统的周母一些,身材瘦削高挑,五官深邃,颇有几分‘病娇公子’的气质。

新中国成立后,周父和周母在上级部门的安排下,转入军工部门做研究工作。但是,五五年的时候,两人都被秘密委派参与到保密项目去了。

虽然每个月汇钱过来,但是记忆里,原身已经十来年没有亲眼见过周父周母了,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只能通过寄来的相片才能看到。

周顺利是原主的哥哥,比周平安大九岁,在革命圣地出生,在革命圣地成长,抗战时穿着开裆裤就成为了儿童团后备团员,还未成年就靠着胆大、心细、性格沉稳的优点和‘百步穿杨’的好枪法,以‘走关系’的方式,正式加入了革命队伍。

毕竟,周顺利也算是部队领导们看着长大的,也算是“根红苗正”了。

就这样,那年不到十五岁的周顺利,成为了著名的五十四军中的一员,先是在北朝鲜和美英法等十七个堂口干过架,然后又跟随队伍被调到了XZ戍边,前几年还参加了著名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虽然,两次对外战争中,周顺利拿了好几块勋章,身上的伤疤也添了好几块,但是,他至今没有退伍的打算。不出意外的话,几年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也少不了他。

作为哥哥,周顺利休假的时候,也会回四九城来看望周平安、周爷爷。

但回来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因为XZ和四九城之间的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再加上现在的交通条件更是不堪。

所以,这就导致,周顺利好不容易把一年里的假期攒到了一起。但现实却是,周顺利呆在四九城里的时间,甚至都没有他用于返于两城时,呆在汽车、火车上的时间长,所以,兄弟俩基本上每两年左右才能见上一次面。

好在与只能被动等待消息的周父周母相比,周顺利、周平安兄弟两的通信方式不受限制,偶尔还能相互通个电话,或者,相互寄点特产物资啥的。

不过,因为周顺利时不时的就会把他的津贴,拿去救济给生活困难的战友和战友遗属,再加上他的妻子暂时没有工作,所以,周平安也时不时的得从周父周母汇来的钱里,拿出部分来再接济给他。

免得好不容易才娶来的嫂子和还不到两岁的小侄子,跟着这个心大的哥哥受委屈。

原主是四六年生人,那时我们正和光头党打的如火如荼,周父和周母所在的根据地局势非常紧张,两人不是在战场上,就是在去往战场的路上。说实话,原主没有早夭,靠的全是八字过硬。

但是,八字过硬不等于身子骨硬啊。因为营养匮乏,原主两岁的时候,体重还不到三十斤,眼瞅着就要活不下去了。

也就周平安命好,他被周父周母及时的委托熟人,给送回了四九城的乡下,和瘝居的周爷爷生活在了一起。

接到瘦弱不堪的周平安后,周爷爷连夜上山,愣是靠着一把弓箭,在天亮之前,从虎啸狼嚎此起彼伏的深山里,带回来一只刚刚产过崽的野山羊。

从此,年幼体弱的周平安,靠着周老爷子时不时就进山,搞来的野山羊奶,野猪奶,狼奶,甚至还有虎奶,慢慢长大成人。

虽然没有长成周爷爷那样的高大威猛,虎背熊腰;但有着一副慕煞旁人,如蜂腰猿背,鹤势螂型样的好身材。身高上也只比已经离开人世的周爷爷矮了一头,才到一米八五的样子。

在乡下、山林里,原主不仅渡过了令人羡慕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还跟着周爷爷学会了打猎,打枪,打拳,后来在学习成绩这方面更是成为了附近十里八村里人人称道的‘别人家的孩子’。

直到两年前,年逾六旬的周爷爷去世后,黯然神伤的周平安这才搬到了城里居住。

现在住的这两间房,是原主所在的单位给分配的,每个月4元租金。至于周父周母单位的房子,早在二人被调走之后,就被收回了。

而房间里的家具、厨具之类的,则是由现在四九城里的唯一的亲人,二叔和二婶出人出钱给置办的。

周家二叔名叫周立业,也是军人出身。只不过,武运不佳,空有一副出众的好身手,和一手百步穿杨的好枪法,但是,每次立功的时候,都得到医院报到一次。

不是被流弹击穿了胳膊,就是被手榴弹的破片扎进了臀部,第三次拿到二等功的时候,是被敌人的炸弹给送进了后方医院。

虽然这次伤愈之后,周家二叔表面上没有留下残疾,但身体素质也确实不再适合继续呆在部队里了,无奈,只能选择退伍。

有句老话讲过“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

战场失意的周二叔,在情场上却意外的顺遂。在医院养伤的时候,与给他做了三次手术的刘大夫两人互生情愫后,时间不长,就领证结婚了。现在,孩子都生了两个了,都是姑娘。

退伍后,周二叔在其老丈人的关照下,被安置在了东城区粮管所,担任副所长一职。据店里人说,年前就该升所长了。

按照正常程序,原身是农村户口,在毕业后应该分配回下边公社的。

但是,托周父周母和周二叔的福气,原身临近毕业,还未分配的时候,就直接被四九城的粮食部门把档案给调走了,然后顺理成章的成了交道口二粮店的一名册籍员。并从开始的7级办事员,升到现在的5级办事员。

“啧啧,这身份,只要不作死,应该没啥大问题了。”

捋顺脑海中的记忆之后,周平安长吁了一声,紧绷的精神也放松下来,然后借着晨曦里还微微发暗的光线,开始打量起自家现在的房间。

房间的布局极其简单,靠近最里侧的墙壁,放着的是一张做工粗狂的老式硬板床,看材质应该是北方常见的榉木,用料扎实,做工也很用心,没有意外的话,即便是再用个三五十年都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一张圆桌、一个衣柜、四张带靠背的椅子,从材质、做工和款式上看,这应该是同一个木匠精心打造的,主打的就是一个,‘人走了家具还在,用的仔细点儿,能传个两三代。’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手艺人们,那叫一个实在啊。

周平安心里毫无芥蒂的,把原身昨夜叠放在床头的衣服拿了起来,抖了抖,动作麻利的穿到身上。然后把床上的被子按照原身的习惯,叠好。

收拾完床铺,周平安来到房间中央的圆桌旁,拎起的暖壶,轻轻的晃了晃。

嗯,感觉里边还有大半瓶水,然后,拎着暖瓶迈步来到房门旁边的脸盆架前。

先往极具时代特色的印着牡丹花的搪瓷盆里倒了些温水,伸手试了下水温,感觉不烫之后,放下暖瓶,双手沾水后在黄卡卡的香皂搓了几下,痛痛快快的洗了把脸。

洗罢脸,拿起架子上黄灰色的‘白毛巾’将自己擦拭干净之后,周平安这才后知后觉的有些嫌弃,撇了撇嘴,将‘白毛巾’扔进脸盆里,仔细搓洗了几遍,洗的过程中也没敢太使劲,生怕把这根毛巾洗成了碎布片。

一会儿,看到实在是洗不出来原来的本色之后,周平安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重新拿起毛巾,将自己的脸颊、脖子、耳后轻轻的擦拭了几遍。

“唫,这世道······”

将毛巾重新洗净、拧干,搭放在脸盆架上之后,周平安感觉到脸上的皮肤,开始变的有些火辣辣的。不消说,肯定是刚刚被这条在后世可以当砂纸用的毛巾给‘揦’的。

“嗐······”

周平安长叹一口粗气,其实从他很自然的穿上原身前一夜才脱下的衣服开始,他就已经想通了。

毕竟,前世父母缘浅的周平安,也不止一次的戏谑自己为‘起点孤儿院’后备人员,这下好了,后备人员终于转正了。

再说了,既然已经穿越了,怨天尤人也是没有用了,还是好好的活在当下才是正理。

虽然自己前世被社会毒打之后,机缘巧合下成了一名专门给不适合抛头露面的权贵们,提供餐饮娱乐服务的小老板。

但在这个以“不闻、不问、不说”为原则而立足的行业里,做的久了,基本上也算是和社会脱节了。很多事情就记个大概,而且还基本上都是大事件,跟自己这个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搭不上边啊。

至于说,像以往那些小说中的穿越大佬们那样当个文抄公,周平安自忖是没有那个本事的,就他自己那个文笔,除非有过目不忘的金手指,或者是有‘系统’帮忙,否则哪怕就是把故事大纲、梗概放到他面前了,三天憋出俩字,那都算是他大学老师教的好。

至于写歌、写剧本什么的那就更扯淡了,别说五线谱了,简谱他都不认识,在KTV里除了能吼上几句不在调上《好汉歌》和《纤夫的爱》,周平安一般都是担任‘听众’的角色。

嗐,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没办法,上辈子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市民,这辈子,哪怕是重生了,周平安也知道,那早已深入骨髓的‘格局’和‘心态’恐怕也不会有多大的提升。

好在,这辈子的谋生手段不会像上辈子那样,跟那些整日里在高压线上踩高跷的权贵们死死的绑定在一起了。

人生啊,就怕没有参照物。

其实对于这次莫名的穿越,周平安是发自内心的感到庆幸。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是穿越,恐怕以后等待着他的结局无非只有两条:一是早晚会成为一名专职演唱“铁门啊铁窗啊铁锁链”的歌手,二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被‘失踪’掉。

所以,现在周平安对这次的穿越之旅也更加期待。

而且,周平安也知道,在这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除了在吃穿上会暂时的受点儿委屈之外,其中还是蕴藏着不少机遇的。

说到机遇,这可就难不倒看过N多年代位小说、熟知‘柯南世界’各种自保方式的周平安了。

比如,趁大风刮起的时候,偷摸的到大街上捡点儿不起眼、好藏匿的古董字画;悄悄的到委托商店买点儿檀木、花梨、楠木等材质的家具摆件;安静的到邮局买点儿有纪念意义的邮票;或者,趁着现在‘和田玉’的价值跟白菜的价格差不多的时候,囤上个成百上千斤的。

然后,苟等一代伟人开始改革开放,特别是在‘住房商品化’改革之后,再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在北、上、广囤上点儿房产,就坐等成为‘风口上的猪’,呵呵,从此之后,什么会所、什么游艇、什么嫩模······

刚刚畅想到此处,周平安突然愣住了,眉头紧皱,赶紧掐指算了下自己那时的年龄。

嗯,现在是六五年,自己十九,等七九年,自己也不过才三十出头,和自己穿越过来的岁数差不多。

算罢无误,周平安这才舒展眉头,神情重新变得美滋滋起来,

男人嘛,三十至四十岁才是正当成熟的时候,鲁某人说的,‘男人四十一枝花’呀。

“咕噜噜···”

伴随着肠胃的蠕动,一阵强烈的饥饿感,突如其来开始刺激着周平安的脾胃!

算了,现在也不是想那些有的没的时候,还是先安抚好自己的五脏庙再说吧。

周平安下意识的扫视四周,然后揉着自己有些干瘪的肚子,开门往外面走去。

记忆里,食物都放在厨房,而厨房就在卧室隔壁。

推开厨房门才发现,这里显然还兼具着储藏间的作用,因为一眼就能看到一些用得上和用不上的破烂,都被原身堆积在厨房的各个角落里。

北边靠墙的地方有个橱柜,看样式和材质应该是和卧室里的家具一起都是近两年才打造的,但那烟熏火燎、污渍斑驳的样子,说是前清的古董,可能有点儿勉强,但要是说民国造的,肯定会有人相信。

与橱柜并排摆放的是三口外表黝黑的陶瓷大缸,这缸有个半人来高,容积很大。

但是,可惜的是,三口缸现在空着两口没用,即便是还在使用的那口大缸里边,其实也没有多少东西。

也是,这年代,买啥都得用票,粮食、食用油之类的更是按人头照职业的定量发放,别看原身周平安在粮店上班,可是粮食该多少还是多少,记忆里他每个月的粮食定量是三十二斤,按照规定,粗粮和细粮是七比三的比例,可是每次,他都是领二十五斤苞米面和高粱米之类的粗粮,细粮只有七斤,两斤米,五斤面。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