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来乍到(1 / 2)

“公历一九六五年十月五日”

“乙巳年九月十一”

“星期二”

“······”

在一间一眼望去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寒酸、简陋的卧室里,周平安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挂在墙上,那撕的只剩下小半本的日历上的内容。

“现在穿越都这么随便了吗?唫,我的手机,我的电脑,我的清白啊······”

套用一句冯导的话,这还有没有天理啦?这还有没有王法啦?

特么的,没想到老子一个靠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做特殊餐饮业的小老板,也能兼职上‘魂穿’这个前提未卜的副业!

愁眉苦脸的周平安,小声的在嘴里嘟囔了几句,有些沮丧的挠了几下头皮,然后闭上眼睛赶紧开始整理起脑子里,身体原主人留下的记忆。

没有感到什么‘脑海一痛’,也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原身的记忆很是丝滑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融入了他的脑海里,就如同是解开了‘胎中迷’一样。

他现在依旧叫做周平安,19岁,中专学历,毕业于四九城供销学校,会计专业,工作单位是四九城交道口二粮店,职位是册籍员。

册籍,顾名思义,就是掌管着辖区内三千余户,一万二千多口人,各年龄段、各档次人员的口粮定量标准,负责粮食供应手续迁出迁入、增岁涨粮、新儿入籍、死亡消籍、标准变更、小学、初中、高中升级定量调整,更新粮本,复查确认等业务的。

别看年纪小,却已经是粮店里的老员工了。现在也享受着行政23级、5级办事员待遇,光是一个月的工资就足足有四十九块五毛钱。

在这个一斤大米0.12元到0.14元左右,一斤猪肉0.6元到0.8元左右的年代,小五十块钱的月薪,已经算得上是高收入家庭了。

虽然住宿条件差点,是和十几户人家合住在一个大杂院里。

但单位分配的这两间住房,室内面积也远超这个时代的人均住房面积了。

周家祖上以打猎维生,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上数三代也不曾有人经商、从政,明面上的家产,只有盖在山脚下三间石头房,所以在划定阶级成分的时候,周家被划分为贫农。

而周父周成佳和周母袁佳文则是这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一二九运动之后,分别到的延安。

然后,周父周母两人在组织的安排下,相识、结婚、成家,后来,陆续有了周顺利、周平安两个孩子。

与身材高大威猛、充满男子阳刚之美的周爷爷、周父等周家人不同,周平安长的更像身上有着几分外族血统的周母一些,身材瘦削高挑,五官深邃,颇有几分‘病娇公子’的气质。

新中国成立后,周父和周母在上级部门的安排下,转入军工部门做研究工作。但是,五五年的时候,两人都被秘密委派参与到保密项目去了。

虽然每个月汇钱过来,但是记忆里,原身已经十来年没有亲眼见过周父周母了,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只能通过寄来的相片才能看到。

周顺利是原主的哥哥,比周平安大九岁,在革命圣地出生,在革命圣地成长,抗战时穿着开裆裤就成为了儿童团后备团员,还未成年就靠着胆大、心细、性格沉稳的优点和‘百步穿杨’的好枪法,以‘走关系’的方式,正式加入了革命队伍。

毕竟,周顺利也算是部队领导们看着长大的,也算是“根红苗正”了。

就这样,那年不到十五岁的周顺利,成为了著名的五十四军中的一员,先是在北朝鲜和美英法等十七个堂口干过架,然后又跟随队伍被调到了XZ戍边,前几年还参加了著名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虽然,两次对外战争中,周顺利拿了好几块勋章,身上的伤疤也添了好几块,但是,他至今没有退伍的打算。不出意外的话,几年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也少不了他。

作为哥哥,周顺利休假的时候,也会回四九城来看望周平安、周爷爷。

但回来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因为XZ和四九城之间的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再加上现在的交通条件更是不堪。

所以,这就导致,周顺利好不容易把一年里的假期攒到了一起。但现实却是,周顺利呆在四九城里的时间,甚至都没有他用于返于两城时,呆在汽车、火车上的时间长,所以,兄弟俩基本上每两年左右才能见上一次面。

好在与只能被动等待消息的周父周母相比,周顺利、周平安兄弟两的通信方式不受限制,偶尔还能相互通个电话,或者,相互寄点特产物资啥的。

不过,因为周顺利时不时的就会把他的津贴,拿去救济给生活困难的战友和战友遗属,再加上他的妻子暂时没有工作,所以,周平安也时不时的得从周父周母汇来的钱里,拿出部分来再接济给他。

免得好不容易才娶来的嫂子和还不到两岁的小侄子,跟着这个心大的哥哥受委屈。

原主是四六年生人,那时我们正和光头党打的如火如荼,周父和周母所在的根据地局势非常紧张,两人不是在战场上,就是在去往战场的路上。说实话,原主没有早夭,靠的全是八字过硬。

但是,八字过硬不等于身子骨硬啊。因为营养匮乏,原主两岁的时候,体重还不到三十斤,眼瞅着就要活不下去了。

也就周平安命好,他被周父周母及时的委托熟人,给送回了四九城的乡下,和瘝居的周爷爷生活在了一起。

接到瘦弱不堪的周平安后,周爷爷连夜上山,愣是靠着一把弓箭,在天亮之前,从虎啸狼嚎此起彼伏的深山里,带回来一只刚刚产过崽的野山羊。

从此,年幼体弱的周平安,靠着周老爷子时不时就进山,搞来的野山羊奶,野猪奶,狼奶,甚至还有虎奶,慢慢长大成人。

虽然没有长成周爷爷那样的高大威猛,虎背熊腰;但有着一副慕煞旁人,如蜂腰猿背,鹤势螂型样的好身材。身高上也只比已经离开人世的周爷爷矮了一头,才到一米八五的样子。

在乡下、山林里,原主不仅渡过了令人羡慕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还跟着周爷爷学会了打猎,打枪,打拳,后来在学习成绩这方面更是成为了附近十里八村里人人称道的‘别人家的孩子’。

直到两年前,年逾六旬的周爷爷去世后,黯然神伤的周平安这才搬到了城里居住。

现在住的这两间房,是原主所在的单位给分配的,每个月4元租金。至于周父周母单位的房子,早在二人被调走之后,就被收回了。

而房间里的家具、厨具之类的,则是由现在四九城里的唯一的亲人,二叔和二婶出人出钱给置办的。

周家二叔名叫周立业,也是军人出身。只不过,武运不佳,空有一副出众的好身手,和一手百步穿杨的好枪法,但是,每次立功的时候,都得到医院报到一次。

不是被流弹击穿了胳膊,就是被手榴弹的破片扎进了臀部,第三次拿到二等功的时候,是被敌人的炸弹给送进了后方医院。

虽然这次伤愈之后,周家二叔表面上没有留下残疾,但身体素质也确实不再适合继续呆在部队里了,无奈,只能选择退伍。

有句老话讲过“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

战场失意的周二叔,在情场上却意外的顺遂。在医院养伤的时候,与给他做了三次手术的刘大夫两人互生情愫后,时间不长,就领证结婚了。现在,孩子都生了两个了,都是姑娘。

退伍后,周二叔在其老丈人的关照下,被安置在了东城区粮管所,担任副所长一职。据店里人说,年前就该升所长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