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吾名杨六郎,季汉大将军 连载

三国:吾名杨六郎,季汉大将军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乱世一愚夫 字数:8万字 标签:三国:吾名杨六郎,季汉大将军,乱世一愚夫 更新:2024-06-26 15:12:37

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贪狼星落,时任高阳关副部都属的名将杨延昭于遗憾中闭上双眼。延昭一生,戍边二十余载,体恤士卒,治军严整。智勇善战,令辽人数次饮恨关下,未能踏足中原一步。时人评曰:南六斗星固 ...

魏太和元年,季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秋。

魏蜀交界,箕谷-祁山道。

秋风凛冽,拂过山丘,荒草摇曳,似有阵阵悲歌。

山脚之下,汉军兵士披甲执刃,列队北行。

土山之巅,一青衫小将临风而立,俯瞰着徐徐北进的汉军军阵,神情略带忧思。

青衫小将前世名曰杨延昭。然此刻其魂魄似从混沌中刚刚苏醒。

两世记忆如潮水般涌现。秋风阵阵,拂过他的身体。令杨延昭的脑海逐渐清明。

此间乃是三国乱世之际,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

前身名叫姜维,天水冀城人。自幼与母居。好郑玄学说,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其父姜冏,为郡功曹,殁于羌戎之叛。后赐维官天水中郎将,参本郡军事。

古道位于雍州地界,非天水郡辖地。为何身为天水郡中郎的原主姜维在此处出现?

“步军九千……马军一千……”

杨延昭立于土山之上,已然点清汉军兵力。

“不管怎么看,此军兵力过于稀少,想必是蜀军分队……”

似是狼虎嗅到血腥气便伺机出动,空气中弥漫的战争味道令杨延昭瞬间清醒了过来,明白所有事情。

他重生了。

原主姜维,正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季汉大将军。此刻仅仅只是魏国天水中郎将的他,正在探查入寇边境的蜀军动静。

正当杨延昭思索沉吟之际,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男人声音,似是呼喊他的名字。

“伯约!”

杨延昭回头望去,见到一位灰袍文士正气喘吁吁地朝自己策马奔来。

已然理清记忆的他,瞬间便知道了此人姓名。

来人名唤尹赏,官拜天水郡主簿,是原主姜维的同僚兼至交好友。

尹赏文官出身,骑术自然是不能跟长于行伍的原主姜维相提并论。他追着原主姜维的步伐一路跟到此地,已然是人困马乏,疲累不堪。

“伯约之马……何其快矣……好歹在下也是个文官,你……你就不能等等……在下吗?”

尹赏将马停于杨延昭身前,翻身下马,喘着大气,胸口不断起伏,一副疲累的模样,话语之间有些埋怨之意。

“尹兄此言差矣。在下也是文官出身,怎就不似尹兄这般狼狈?”杨延昭会心一笑,对尹赏的埋怨并不在意。

尹赏有些愠恼地白了杨延昭一眼,随后有些疑惑道。

“伯约,此间已是雍州地界,你一声不吭跑到此地,意欲何为?”

“尹兄且看……”杨延昭面色一凛,朝着山下指去。

尹赏面露狐疑之色,朝着杨延昭所指的方向看去。满目所见,皆是威武雄壮的汉军军士,此刻正在望北行进,已然跨越了魏蜀边界。

“夷陵之败不过六年,蜀人竟敢兴兵犯界?”尹赏神色大惊。

“尹兄,看到这副光景,想必你应该懂了吧……”

“不懂……”

杨延昭无奈的摇了摇头,原主记忆中的尹赏只是一郡主簿,对于行伍战阵之事天生缺乏嗅觉。当下只能继续对他解释道。

“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昔日武帝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靠的就是情报。此间之事,我于数月之前便已从来往商贾处悉之。蜀人如此行事,早在我意料之中……”

尹赏望向杨延昭,眼中仍有疑惑之色。

在他的认知里,蜀人刚刚经历夷陵大败,损兵折将。蜀主刘禅亲政不过六年,正是休养生息,积蓄民力之际,怎么想蜀人都不可能在这个时期进兵。

况且尹赏观察此时蜀军方向,正是通过北方的箕谷道往雍州行进,并没有入寇凉州的意图。

“蜀人果真出兵又如何?此军正往箕谷方向前进,意图似是入寇雍州。至少对我凉州境构成不了威胁吧……”

“尹兄此言差矣,我观此军数量,不过万余人,尹兄觉得蜀人仅靠这点人马就能对付郭刺史的五万大军吗?”

“或许蜀人夷陵新败不久,只能派出这样的部队?”

尹赏说得似乎有些道理。但杨延昭乃是北宋名将,在行军打仗方面有着不同的思维。只见杨延昭指向汉军阵中那面“赵”字旌旗,对尹赏解释道。

“尹兄,可见到那面旗帜没有?”

“‘赵’?莫非是在当阳长坂坡,于武皇帝军阵中七进七出的赵云,赵子龙?”

“正是如此。”杨延昭轻轻拍手,“赵子龙乃是蜀军名将。试想,如果你是诸葛亮,你派赵云这样级别的将领统军,来此的意图会是什么?”

“我懂了!”尹赏恍然大悟,“此必是蜀人分队也。”

“不错,诸葛亮用赵云为将,必是吸引我大魏的主力。”杨延昭点头。

“尹兄,此时你应该能猜出诸葛亮的真正意图吧……”

尹赏望着杨延昭,再次疑惑摇头。杨延昭有些无奈,只得继续对尹赏提示道。

“尹兄,我且问你,大魏诸州之中,哪一州在这十年内叛乱丛生,又是哪一州到现在为止许多郡县尚无太守治理?”

听到杨延昭的话,尹赏的眼中逐渐清明起来,他虽然不通于兵事,但是对这诸州见闻却极其知晓。杨延昭口中的那一州,放眼大魏只有一处地界满足。

那便是,凉州。

“莫非蜀人真要入寇我凉州不成?”

“没错,”杨延昭眼神一凛,眉宇之间尽是战意。“如果我是诸葛亮,行军方向只有一处……那便是,兵出祁山,直取陇西!”

尹赏神色大骇,只觉脊背之处一股凉意袭来,竟是被惊出一身冷汗。

“此事危急,必须马上禀报太守大人,早做打算。”

言毕,尹赏翻身上马,就欲离去。望向杨延昭的眼神满是惊异之色。

杨延昭点点头,但是双脚仍旧如同老树生根一般,浑然未动。

“伯约不和在下同去吗?”

杨延昭遥望着徐徐北进的汉军,心下已然有了打算。

“尹兄,在下之马乃是凉州名驹‘沙里飞’,可日行千里。此去天水,不日便可到达。你且骑此马先行一步,在下随后便到。”

“伯约……”尹赏望着杨延昭的眼神,心下有了一种不好的猜想。

“蜀军势大,伯约万不可鲁莽行事……”

见尹赏似乎猜出了自己内心想法,杨延昭笑道。

“尹兄放心,在下打算在此略施小计,拖延蜀军行军的步伐。”

尹赏听见杨延昭似乎打算留在此地,当下出言制止。

“伯约,你疯了吗?对面可是有一万人,你难道真要单骑去闯蜀军军阵不成?”

“尹兄放心,在下断不会行那无谋之事。”

“伯约……唉!”尹赏坐在马上,见自己似乎劝不住杨延昭,恨恨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罢了……伯约,你既胸有成竹,在下也不强求。只是此马跟随伯约多年,在下不忍夺君之爱。赠马一事,切勿再言。万一遇到危险,伯约还需仰仗此马之力脱身。”

“既如此,在下多谢尹兄。”

“伯约……万事小心……”

言毕,尹赏对着杨延昭拱手一礼,纵马离去。

见尹赏离去,杨延昭对着尹赏背影拱了拱手。随后提起插在一旁的铁枪,从怀中摸出一副状似狼头的银色面具,覆于面上。朝着山下纵马奔去。

……

——我是天水麒麟儿的分割线——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

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

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於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