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铁车连城】(1 / 2)

黄昏时分,天水议事厅。

众将听闻诸葛亮召集,纷纷前来。诸葛亮见文武皆至,遂命马谡阐述所得军情。

原来,羌王彻里吉受了雍州刺史郭淮厚礼,命元帅越吉与丞相雅丹率三万西羌狼兵,准备突袭汉军后方。

马谡将情况告知众文武之后,对诸葛亮恭敬一礼道。

“丞相,羌兵来者甚众,且从其行军方向上来看,八成是欲截断我军粮道。依在下拙见,丞相需亲率大军拒之……”

话未说完,就听帐下魏延出列,打断马谡道。

“参军未免有些小题大做,谅区区蛮人,何须丞相亲往?且分派某家一万军士,某家自会为丞相吞掉这三万蛮军。”

话音刚落,座下杨仪冷冷道。

“魏延!你前日天水之战时,也是先于军中夸下海口,却轻军冒进折损兵士。如今丞相自有安排,岂容你造次?”

魏延听见这杨仪又跳出来揭自己的短,当下银牙紧咬,怒视杨仪,不由分说就欲与他争论。

就在此时,诸葛亮喝住二人,道。

“如今乃是军情紧急之时,容不得汝二人在此做意气之争!权且退下,切莫再言!”

杨魏二人闻言,皆向诸葛亮告罪,随后相互瞪了一眼,便退回队列之中。

诸葛亮一副威严神情,缓缓扫过众人。思索沉吟片刻之后,就做出了部署。

“马岱!王平!吴懿!三将何在?”

被叫到名字的三人,随即出列,向诸葛亮行礼道。

“末将在!”

“马岱世居西凉,对羌人作战颇具经验。且令马岱为主将,吴王二人为副将。汝三人共率一万二千军士,前往天水城西八十里要道之处下寨,阻截来犯之军。可有疑惑?”

三人闻言领命。

马岱对诸葛亮恭敬一礼,眼眸之中战意昂然,当下上前接过将令,对着诸葛亮抱拳道。

“多谢丞相抬爱。族兄马超昔日扬威西凉,羌人皆称族兄为‘神威天将军’。今族兄虽已身故,其威名仍在。马岱不才,愿率麾下将士,重塑族兄威名!”

众将听闻马岱言语之中似是自信满满,又兼马超之勇皆被汉军所知。当下对诸葛亮的用人安排表示叹服。

王平看了一眼马岱,见其眼光之中似有飘然之色,心下里似乎感受到了一些危险的气息。他素来沉稳,于是上前进言道。

“丞相,马岱将军虽勇,但羌军势大,三倍于我。是否需要考虑增派援军?”

座下吴懿也点头道。

“丞相,子均之言甚是。我等汉军之中,只有马岱将军与羌人有作战经验,不如再派一将,为我等后援,方为万全之策。”

诸葛亮沉吟片刻后道。

“尔等所言有理……”

随后诸葛亮的眼光便落到了队伍最末端的杨延昭身上,高声道。

“六郎何在?”

杨延昭早就在等这个机会,听到诸葛亮叫自己的名字。当下抖擞精神,大步流星走到议事厅中央。目光炯炯,望向诸葛亮,随后抱拳高声道。

“杨六郎在此!”

“你可有信心,协助众位将军破敌?”

杨延昭闻言一喜,朗声道。

“丞相恩义,六郎感怀于心。如今正是为我大汉效命之时,丞相若有使命,六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延昭一番激情的演说,正说到诸葛亮的心坎里,只见诸葛亮淡然一笑,点头道。

“很好……”

“亮命你率中军第六营三千人,在马岱将军三十里后下寨,为三位将军后援,不得有误!”

“六郎领命!”

杨六郎大步向前,从诸葛亮手中接过将令,回到三将身后。路过马岱之时,马岱对杨延昭怒目而视,冷哼一声。这幅情景自然是被许多人都看见,一时之间,厅内鸦雀无声,略显压抑之感。

诸葛亮见到众人神情,心下已有盘算。于是当下退堂,命众人各自领兵而去,自不赘言。

……

翌日,天水城外平原。

马岱等人扎营完毕,升帐议事。就见帐下王平吴懿二人齐声说道。

“我等二人初至凉州,对羌人情况不熟,不知马将军可否跟我等讲解一番。”

马岱听后,当下对其二人讲解羌中情况。

原来,这羌人分有好多部落,西羌王彻里吉所部乃是目前实力最为强大的一部。且自曹操当政年间,经常派遣使臣入朝进贡。双方所交甚厚。

文帝曹丕当政之时,册封彻里吉为西羌王。其部落中人素来亲魏,故而郭淮只用一封书信,就能令彻里吉派兵而来。

王平吴懿二人听后,又道。

“不知羌人战斗力如何……”

马岱首次领兵出征,正欲立威。于是笑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