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相约三事】37(1 / 2)

……

凤鸣山外,褒斜道口。

魏营之内,杨延昭已将曹婴挟持到了营外,二人随即共乘一马,往阳平关口方向而去。杨延昭此时忧心汉军退兵一事,故意放慢了马速,用以拖延魏军时间。

魏军此时,眼见自家公主被擒,一时之间,都在踌躇不定。

魏参军程武,自是知晓杨延昭之武勇,当下无人能敌;又投鼠忌器,不敢施放冷箭,怕杨延昭孤注一掷,伤害曹婴。思索再三之下,终是没有下令军士上前营救,只得命令军士,于百步之外,遥遥地跟着二人。

于是当下,沙场之中,出现了一幅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

前方是一男一女共乘一骑,策马缓行,似游山玩水一般。后方则是数万披甲执刃的兵士,徐徐跟随,犹如二人护卫。

曹婴此刻,已无初遇杨延昭之时那般慌乱,反而是对这位不惜折节行曹沫之事,也要保全自家军队的敌营将领,产生了浓厚兴趣。

片刻之后,曹婴缓缓开口。不经意间流露的语气,已无皇家天娇那般盛气凌人,反而多了些许娇弱女子般的温柔。

“杨将军,不得不承认,本宫对你越来越好奇了……”

杨延昭轻轻策动着坐下沙里飞,同时全神戒备身后魏军动向。听见身前曹婴同自己搭话,以为她又要出言蛊惑自己,于是言道。

“闭嘴……”

曹婴闻言,莞尔一笑。

“杨将军此前独闯万军的勇气到哪里去了?本宫乃是女流之辈,又被将军所执,难道将军连跟本宫说几句话的都不敢吗?”

杨延昭闻言继续冷道。

“公主究竟想说什么?”

“本宫只是有些想不通,观你举止风度,似乎不像那种阴险狡诈之恶徒。是什么原因驱使你不惜折节,也要行此下策?”

“关于这个问题,在下刚刚在帐内已经回答过公主了。六郎所作一切,都是为了报答丞相知遇之恩。”

曹婴闻听此言,冷哼道。

“哼,真是迂腐之见。什么样的恩惠竟然还能比得上你自己性命重要?”

听到曹婴如此叙说,杨延昭心知二人本就不是同类之人,于是也不打算再跟这个女人废话。

“道不同,不相为谋。公主与六郎不是同路之人,既然公主觉得无法理解,那么六郎再做解释,也只是图费口舌罢了。六郎此番,只为拯救我汉军儿郎性命。公主且放心,待得六郎脱身之后,自会放公主离去……”

言毕,杨延昭估摸着汉军差不多已经走远,目光陡然一凛,两腿一夹马腹,那沙里飞便如同离弦之箭一般,甩开身后数万魏军,朝着阳平关风驰电掣而去。

沙里飞乃是凉州名驹,号称日行千里,自是寻常马匹不能比拟。此时陡然加速,令曹婴心下不由一紧,身体不自觉地靠紧在杨延昭的怀里。一双纤纤玉手,也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杨延昭的衣角……

少时,汉魏边境。

杨延昭望见远处摇晃着汉军旌旗的关隘,知晓自己已然安全。又回过头去,望见魏兵尚未追来,于是便将曹婴轻轻放下马来,打算就此策马离去。

曹婴一路和杨延昭紧紧依偎,又见杨延昭一路对自己秋毫无犯,举止并无失仪。反倒是自己内心跳动极快,如同小鹿乱撞一般。

此刻曹婴双颊绯红,见到杨延昭欲走,竟是不由自主地失神道。

“等一下!”

杨延昭闻言一愣,以为这曹魏公主似要反悔,于是冷冷言道。

“公主可还有事?莫非是要出尔反尔不成……”

曹婴闻言,略显尴尬,连忙轻咳数下,以作掩饰,旋即面露惋惜之色道。

“本宫乃是一言九鼎之人,自是不会反悔。而且你这人也颇有君子风度,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

曹婴眼神变得有些迷离起来,似乎想到了很久之前的事情,缓缓道。

“祖父曾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其人一生,遭遇无数背叛。前番将军曾言,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别人。本宫想知道,如果将军之后遭遇背叛,又该如何自处?”

此言一出,杨延昭登时沉默不语。曹婴所言确实不假,他前世的确遭遇过诸多背叛,甚至因此陷入过绝体绝命的危机之中。

莫说前世,就说不久之前的天水一战中,太守马遵的所作所为,仍然历历在目。

但就算如此,杨延昭依旧选择相信诸葛亮,相信诸葛亮不会抛弃自己,于是当下言道。

“公主所言不错,在下虽然遭遇过背叛,但是并不会因此就不再相信别人,至少六郎相信,诸葛丞相永远不会对在下失约……”

曹婴闻言,冷冷道。

“你这人好不晓事,那诸葛亮究竟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仅仅只是因为期望就选择相信,这未必太过天真了……”

言至于此,曹婴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甄皇后的旧事。

曹婴之父,乃是魏文帝曹丕,过去于邺城与其母甄氏相遇,二人琴瑟相和,甚是恩爱。

后来,曹丕又纳郭氏为妃,更加宠爱,又因郭氏于曹丕前终日进谗,慢慢地就冷落了甄氏。甄氏晚年之时,仍然相信曹丕会回心转意,终日以泪洗面,却终究没有等到那一天的到来,便郁郁而终。

后来,曹婴及皇兄曹叡,不得已认郭氏为母,向其献媚,才换得活命之机,这才有了今日地位。

一想到这里,曹婴就对杨延昭口中的天真之语,感到十分厌烦。

此刻的曹婴,一双凤目,泫然欲泣,双颊又现绯红之色,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而且曹婴看向杨延昭的表情,也十分复杂。

但杨延昭对此却是恍如未闻,只是看到曹婴此时神情有异,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思索自己究竟是哪里惹到了这位曹家公主。

良久之后,杨延昭登时反应过来,当时挟持曹婴的时候,自己好像做出了一些逾越之举,碰到了一些不该碰的地方,以为曹家公主是因为自己的轻薄之举,感到羞愤。

于是当下,杨延昭端坐于马上,对曹婴抱拳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