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高祖 连载

大明汉高祖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耿竹 字数:8万字 标签:大明汉高祖,耿竹 更新:2024-06-24 10:31:42

公元前195年,长乐宫中一代帝王溘然长逝。公元1450年,瓦剌留学的土木堡战神,年轻的身体中多了一个苍老的灵魂。当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上,出现了一位曾白手起家、没脸没皮的帝王。历史的车轮,又会驶向何方?..... ...

正统十四年。

时值八月,北地难得的下起了连绵暴雨。

直到前两天,天空才堪堪放晴,久违的阳光为大地带来了几分暖意。

从天空看去,大地上数列如长龙般的军队,自西向东蜿蜒前行,浩浩荡荡向土木堡方向进发。

士兵们全副武装,甲胄兵刃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寒光。

这些都是随朱祁镇北狩的士卒。

其中有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老卒,有久经操练未曾见过血的新兵,还有些人是曾随宣宗北巡,力克蒙古的精锐。

他们远离故土,斗志昂扬的离开京城,出居庸关直奔大同,准备像先辈一样痛击瓦剌,扬大明国威。

但此刻,他们身上却看不到半点属于王者之师的气势,麻木和疲惫在他们脸上展露无遗。

士兵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道路上,脚步拖沓,队形松散,甚至有人连兵器都握不住,歪歪斜斜的靠在身上。

一眼望去,与其说是战士,不如说是一群残兵败将。

事实上,他们败了,败得很惨。

更可笑的是,他们甚至还没有和敌人正面决战过。

初到大同,他们便收到了撤军的命令。

离开大同后,上峰朝令夕改不说,更让他们感到惶恐和无助的是,在大同大胜的北元军队,好像已经包围了他们。

短短几天时间,一位国公、两位伯爵,连带数万精兵,变成敌人的刀下亡魂,由不得他们不心生沮丧。

后方的士兵还在惴惴不安,前方的士兵已经到了土木堡,开始安营扎寨。

土木堡不算小,它本来的用途便是长城防御系统的一部分。

但此刻,它要承接将近二十万大军,加上无数粮草辎重,让这座宽逾一百五十丈、足长三百余丈的船形城堡,在士兵沉重的脚步下,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

土木堡正中央,一杆大明龙旗随风飘扬,其上的金龙栩栩如生,张牙舞爪。

可不知为何,今日这风十分古怪,忽而向东忽而向西,将旗子吹皱在一起,让原本神武的金龙,看起来更像是一条瘦弱的四脚蛇,十分滑稽可笑。

但没有人注意到旗子的异常,负责搭建行营的军士总是忍不住抬头看向土木堡的城墙,眼中不时闪过一抹担忧。

两丈高的城墙,真的能挡住凶残的瓦剌么?

人困马乏,士气低落,无形之中,一朵肉眼难见的阴云将土木堡笼罩在其中。

就在这时,一名白发苍苍、面目方正的老将顶盔掼甲,带着几名亲卫在士卒中横冲直撞,将拦路的军士推到一边,直冲到行营大门前才堪堪止步。

“滚开!”面对拦住去路的禁军,张辅毫不掩饰怒气,冷喝道:“耽误了要事,你们十颗脑袋都赔不起!”

禁军却不为所动,默默拔刀出鞘,意思不言而喻。

张辅的亲卫怒了,上前一步指着禁军喝道:“混账!

国公爷你都不认得么?!

“吵什么?”一名圆脸无须,身着蟒服的男子,在两名小太监的陪同下,缓步从行营中走出,不耐烦道。

“陛下舟车劳顿,才刚刚躺下。

惊扰了陛下,你们担待的起么?!”

一看见来人,张辅眼中就闪过一抹杀意,强压着怒火道:“王公公,兹事体大,我要见陛下。”

“我都说了,陛下已经歇息了。”王振微笑道:“有什么话,对我说也是一样的。”

张辅深吸了口气,将到嘴边的脏话咽了回去,努力平静道:“那么请问王公公,为何不继续行军?

咱们距怀来县不过二十余里,那里防御完备,城高池深,距居庸关也近,到了那是进是退,咱们都能掌握主动权。

相比之下,土木堡还是太过简陋。

在这里,无论是将士休息还是陛下安危都得不得保障。”

张辅说到这顿了一下,盯着王振一字一顿道。

“烦请王公公向陛下进言继续行军,等到了怀来城再做修整也不迟。”

“英国公杞人忧天了不是。”王振微笑依旧,“有您在,定能护得陛下周全。”

“王振!”张辅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低吼道:“如今瓦剌连胜数阵,携大胜之威死死咬着咱们,不知何时就会追上!”

咱们在此地多拖延一刻,陛下就危险一分!

这个道理你不明白么?!”

王振眯起眼睛,笑容渐冷,淡淡道:“国公多虑了。

只不过是几场小败,何须慌张。

陛下在此,大明精锐在此,那蛮子岂敢冒犯天威?

再说了,不还有您和诸位大人在么。

难道说,您和诸位大人自认护不住陛下?

还是说...您觉得我大明必败无疑啊?”

听着王振的阴阳怪气,张辅亲卫已经怒不可遏,默默握紧了拳头。

张辅则是脸色一沉,深深地看了王振一眼,接着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

等走出不远,他突然将路边刚刚钉好的拴马桩踢翻在地,然后才快步向自己的军帐走去。

王振看着张辅发泄怒气,缓缓收敛笑容,不屑的冷哼了一声。

老东西,想倚老卖老,也不看看咱家是谁。

行军?现在走了,咱家那些宝贝你来赔么?

狗屁的国公,带着几十万大军连陛下周全都护不住,还敢在这大放厥词。

现在咱家不跟你计较,等回到京城咱家再慢慢和你算账。

王振轻蔑的扫了眼正在忙碌的军士,刚想去休息一下,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朱祁镇的呼唤声。

“来人啊!”

王振立马换上一副笑脸,弓着腰走进毡房,谄媚道:“陛下,奴婢在呢。”

毡房内,帝王陈设一应俱全,布置的如同寝宫一般奢华。

朱祁镇坐在临时搭建起的软榻上,紧皱眉头,正死死盯着双手,仿佛在看一件新奇的事物。

“陛下,您找我?”王振凑到朱祁镇身前,熟练的跪倒在地,侧歪着脑袋看向朱祁镇。

可一眼看去,他便愣在原地。

这...这是陛下么?

明明样貌没有发生改变,但他总觉的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无形之中散发出的气势如渊如狱,深不可测。

这种感觉,让他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见宣宗皇帝时的场景。

不!

此时朱祁镇带给他的压迫感,要比那时重得多!

朱祁镇只是扫了眼冷汗直冒的王振,便快速收回了视线,起身在毡房内转悠了起来,不时伸手拨弄下精巧华丽的摆设。

转到最后,他走到王振身边,突然一脚将王振踹翻在地。

王振吓得亡魂大冒,虽不知为何,但还是第一时间磕头谢罪。

听着王振的告饶声,朱祁镇终于停下脚步,心中感慨万千。

是真的,不是做梦。

朕真的没有死!

脑中那些记忆竟然都是真的!

朕的大汉...真的亡了。

除暴秦,败项羽,七载立国,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前尘往事在脑海中翻涌,最终化为无声的叹息,从朱祁镇口中轻轻吐出。

朕编的瞎话都成真了!

朕莫非真是赤帝之子?

如果不是,又怎能重活一世?

想到这,朱祁镇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眼中淡淡的哀伤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坚毅和些许的兴奋。

既然天命如此,朕岂能不受?!

大汉亡了,那就再造一个!

从今天开始。

朕,便是朱祁镇!

朱祁镇轻吸了口气,重新坐在床榻上,闭目开始翻阅脑海中的记忆。

可他越看眉头就皱得越紧。

自己的处境好像有些不太妙啊?

朱祁镇...不,朕之前究竟在做些什么?

二十万大军,竟然连敌人面都没看到就开始后撤?

撤退就撤退,为什么还要听人建议中途改道,白白葬送了数万精兵?

建议改道者,当诛九族!

朕记得提建议那人叫......

朱祁镇猛地睁开眼睛,冷冷得看向王振,目光之寒让王振如沐三九寒风。

王振正想试探的问一句,见状连忙像只鸵鸟一样趴在地上,恨不得将头塞进土里,心中惊骇不已。

陛下这是怎么了?

怎么感觉像变了一个人?

“王振,你......”朱祁镇刚刚开口,账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其中一个焦急的声音尤为突出。

“陛下,微臣邝埜(kuangye)求见!

您万不可听信小人谗言在此修整,需速速班师,否则祸事至矣!

陛下,微臣求您了!

陛下!

陛下!!”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