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初次交锋38(1 / 2)

话音刚落,一旁的天子亲军就围了过来,冷冷的注视着群臣。

“皇帝!”一直默默观察的孙太后终于坐不住了,起身惊呼道:“慎言!

你身为天子,怎么意气用事!

诸位臣公都是大明的柱石,殚精竭虑都是为了我大明江山,怎能因言获罪!”

朱祁镇没有回头,而是缓缓举起了手。

孙太后见状大惊失色,也不顾仪态,跑到朱祁镇身边,紧紧抱着他的手,愠怒道:“皇帝!

你是要毁了大明的根基么?

先帝对你的教诲你全忘了么?

你莫非想变成桀纣那样的昏君?!”

就在这时,胡濙突然脱下官帽,轻轻摆放在身前,躬身平静道:“所谓君臣父子,礼法使然,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

陛下让臣脱官服,臣不能不脱。

但臣下狱前,还有话想说。”

胡濙顿了下,也不管朱祁镇答不答应,自顾自道:“昔日先帝命我辅佐陛下。

先帝之信任,令老臣诚惶诚恐,唯效死以报天恩。

自陛下登基以来,老臣自问尽心尽力,恐有半点闪失,有负圣恩。

十四年来,陛下征伐虽有所获,但百姓却早已不堪重负,流民日增,田亩荒废。如今大明各处烽烟不停,已经证明我大明急需休养生息,否则类似的暴乱,只会越来越多。

古语有云,上兵伐谋,若只重杀伐,于国无益。此次陛下得胜还朝,还认清奸佞,清除国贼,老臣真心为陛下贺。

但老臣的想法依旧不变,只重军务不重民生,终非长久之计。

老臣的话说完了,谢陛下降罪。”

胡濙深深行了一礼,面容间竟多了几分萧索之意。

话音刚落,王佐也跟着脱下了官帽,放在身前,恭敬的行了一礼。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朝臣走出了队列,将官帽放在了自己身前。

到最后,只剩下寥寥数名文官还站在原地。

而随军出征的勋贵武将看到这一幕,均将凝重的目光投向了朱祁镇。

此时孙太后彻底慌了,就连瞳孔都开始微微颤抖。

朱祁镇能感觉到,孙太后握着他的手,从温热变成了冰凉。

看着沉默不语、眼神坚定的群臣,他面无表情,扭头看向默不作声的曹鼐,冷漠道:“曹首辅,你为何不出来和他们站在一起?

若真要向朕进谏,你这个首辅的分量,可比他们加起来都要大。”

曹鼐闻言用余光扫了眼身边同样没有动的邝埜,旋即行礼平静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说吧,今天一次性都说个干净。”朱祁镇看着去掉了官帽的众人,冷冷道:“朕倒要看看,说到最后,这朝中还能剩几人。”

“陛下,臣认为,罪在曹吉祥!”曹鼐坚定道;“若非他挑拨离间,口出虚言,也不会让陛下和诸臣公不睦!

臣,请斩曹吉祥!”

“这话刚刚胡尚书已经说过了!”

“臣以为不一样!”曹鼐上前一步,沉声道:“这曹吉祥所言,句句均是捕风捉影。

臣曾听闻,正统十三年他随军出征时,曾搜刮蕃将健卒收归帐下,班师后将其蓄养家中,彼时王振势大,因此无人敢言。

臣以为,曹吉祥定是在正统初年随靖远伯出征时,便有过此等行为,被靖远伯制止因此怀恨在心,今日所为,不过因获罪想要报复,便先陷靖远伯于不忠不义,再令陛下与群臣生隙。

此等不忠不义之徒,其罪当诛!

臣请斩此獠,明正典刑!”

此话一出,没有摘帽的于谦先暗暗松了口气,和身边同样没有出列的王直交换了下眼神,心中满是庆幸。

幸好有曹首辅在,不然今日真的无法收场了。

真到了那一步,恐怕他也必须要站出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