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那些反信(2 / 2)

我们忠心于朝廷,忠心于老板,根本就没有写给李守贞,这些信一定是你伪造的,目的就是要栽赃嫁祸,诬陷我们。

我们是好员工,你才是坏员工,人人得而诛之。

刘承祐不是明君,分辨不清黑白是非,上交反信的结果百分之九十九是,反贼们安然无恙。自己却得罪了所有的人,从此无法在朝堂上立足。

再说刘承祐原本就猜疑自己,先把自己弃之不用,束之高阁。你很会打仗是吧,你三头六臂,很有本事是吧?我偏偏就不用你,你又能怎么样?被岌岌可危的局势逼得走投无路了,才厚着脸皮请自己披挂上阵。这样的昏君庸君,何必为他卖命?

想想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吧,曹操弱袁绍强,没有多少人看好曹操。为了保住利益和官职,曹操阵营里无数人私下写信给袁绍,暗通款曲,眉来眼去。曹操获胜之后,搜出了许多反信,但是他决定既往不咎。一封信嘛,说明不了什么。阵营随时都会翻船,我自己都朝不保夕,提心吊胆,何况别人?为了安抚人心,将反信付之一炬。正是这种态度,不仅博得了恢宏大度的名声,还收获了无数粉丝。大家纷纷献计献策,为他的事业添砖加瓦。

为官的本质谈不上多么崇高,什么忧国忧民、为国为民,是书本里的东西。乱世之中混口饭吃,养家糊口而已。做好本职工作,问心无愧的领份工资,已经是凤毛麟角,十分难能可贵了。石家垮台了,就改投到刘家。刘家的饭如果是夹生的,吃下去消化不良或者闹肚子,何妨到李家去打工?

都是打工人,都不容易,何必为难打工人!放过别人,也就是成全自己。

想通了这些之后,郭威决定效法先贤,知道该怎么做了。一把火烧了反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这回事。至于刘承祐,他远在京师,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老板是好老板,员工也都是好员工,大家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王溥,字齐物,公元922年出生,乾祐元年甲科进士第一名,不但天资聪慧,而且十分好学。曾著《咏牡丹》诗,诗曰: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全诗不但朗朗上口,而且十分励志。

郭威眉目传情,含情脉脉,看着这位二十七八岁的状元郎,爱惜人才之心泛滥成灾。要不是他提醒,险些就铸成大错了。

状元郎,你年纪轻轻就见识不同凡响,我想和你交个朋友,不知是否高攀?

王溥虽然年轻,但是深谙为人处世及官场进退之道。如果没有后台靠山,没有伯乐提携,就算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状元,仕途也未必会一帆风顺。有了郭威这个靠山,日后必定会平步青云,升官快人一步。

两人虽然相差二十多岁,但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了忘年之交。

两名士兵把符氏带到郭威面前,她虽然头发凌乱,蓬头垢面,似乎逃难回来的一样,但是仍然不失雍容华贵的气质。落落大方,敛衽施礼,从容不迫的自报了家门。原来她十分机警,不愿做李氏父子失败的陪葬品,在李守贞纵火的时候就躲藏了起来,逃过一劫。

啊,原来是魏国公符彦卿的长女。

符彦卿,字冠侯,出身将门,是后唐宣武军节度使符审存的第四子,军中称为‘符第四’。虽然抱着金饭碗降临人间,但是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身上没有一丝官二代轻佻放荡的习气,反而自力更生,很早就上了战场。英雄儿女,凭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吃祖业啃老本,非吾所愿也!由于英勇善战,忠心耿耿,深受历朝君王器重。郭威还在颠沛流离,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名满天下了。如果说郭威是一夜成名的暴发户,符家就是根基深厚的贵族。无论底蕴还是内涵,都不可相提并论。

按说符氏是反贼的家眷,应该交给刘承祐刑讯逼供,严刑拷打,但是那样会得罪符彦卿。如果不交出符氏,势必又得罪刘承祐这个老板。正所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郭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内心经受痛苦的煎熬,权衡利弊,决定慷公家之慨,结私人之谊,放了符氏。不仅如此,还派遣自己的亲兵护送她回家。

刘承祐,当初你无情的抛弃了我,以牙还牙,以报还报,今天我也无情的抛弃你。

返回